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美版美术二上《小扇子》优秀教学案例附点评

人美版美术二上《小扇子》优秀教学案例附点评

《小扇子》教学设计
钟奕勇宁阳学校
一、教学设计思路:
《小扇子》是二年级美术教学中的“综合•探究”学习领域的内容。

扇子是学生很熟悉的一件物品,教学过程中通过背古诗一一扇子的历史一一扇子的结构分析一一制作小扇子一一展示评价小扇子等环节的设计。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从而制作出形象各异、材料不同、用途不同的扇子来,达到使学生学会自己动手装饰美化生活,提高学生手工制作的技能及审美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二、教案
们折好的是半圆形的,那这把圆形扇子又应该怎么做呢?
(教师用课件放出另一种圆形折扇)引导学生从刚才制作的扇形折扇中得到启发。

B、便携式圆扇的制作。

教师拿着圆扇,说:这样的圆扇好像不方便携带,我该怎样做把既能打开,又能合上的圆扇呢?嗯,那让我们来试一下吧。

看看行不行••••把掌声送给他!师:我们来仔细看下这些扇子,是不是比小朋友的脸还要大啊?那我们在画扇面的时候能不能画的很小啊?为什么啊?师:哦,小朋友们都知道呀。

那做的时候就要注意
了!
4、和这些扇子比一比,你打算怎么设计制作你的小生答:这样就不容易装
饰,而且实用性也不大
了。

生动手试一试
生答;是。

生:不能,因为不美观。

相互交流、启发。

培养学生合作学
习能力。

主动探索,动
手动脑,学习知
识和技能
启发学生创新
思维,拓展制作
方法。

三、点评:
新课程以全新的理念出现以来,我们的美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在教学中大胆,积极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手工制作的技能及审美能力,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从教师角色上看,本节课我做到了在教学过程中由“传授者”变为“促进者”,“参与者”,“组织者”,例如“你来做一做” “比比谁最棒!”“你来评一评”等既尊重学生又激励学生奋进活动。

从教学方法上看,改变了传统的,枯燥单一的专业化的技能训练,
创设与教学内容想吻合的教学情境,提供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由说一说生活当中的扇子,努力缩短美术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依次展示课前搜集的实物让学生欣赏,引发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再配合优美的古典音乐,用多媒体展示更多更美的扇子,融合众多艺术风格于一体。

从学生学习方法上看,从学生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主动地感知,体验,表现,给了学生极大的空间,让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节课下来,我感到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以下是我的一些感
想:
1、赏析感悟,热爱生活。

在课上我将精心准备的课件展示出来并通过解说让学生了解各个时期的扇子,既开阔了眼界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直观的了解扇子的历史和文化。

接着我又出示了亲手制作精美的小扇子,再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制作兴趣。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启发学生从生活中找出适合制作扇子的图案和废旧材料,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习惯。

2、评价方式,丰富多彩。

教学中我能适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如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手势、一句赞同的话,都
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制作、评价的过程中,我也积极引导学生来参与评价,用他们自己的眼光和表现来评价作业。

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送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对他们说上一句温馨的话,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乐趣。

3、关注差异,体验成功。

教师要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心理需求。

在作业设计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设计制作小扇子。

如能力强一点的可以自己创造设计;中等的学生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再进行变化设计;差一点的可以用几何形来制作。

通过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会做一把扇子,取得成功。

4、语言艺术,加强完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大量的信息传递和交流都是语言来实现的。

如果一堂美术课,教师只是滔滔不绝地把绘画知识倒给学生,或者简简单单地告诉学生要画些什么然后让学生自己画,这是绝对不行的。

所以,需要我们教师“用艺术的语言来阐述艺术”,来激发学生兴趣,来启发学生思维,来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表现美。

一节课下来,我深感自己语言的贫乏,每个环节中的过渡语设计还不巧妙、连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语言的亲和力还不够,这些都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的。

我们只有在教学中多多反思,改正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