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3.2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1)
3.2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1)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的
核心环节
灾前准备 灾中应急 灾后恢复
一、灾前准备
1、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
储备救灾物资------- 是救灾的物
质基础
重要性
2、灾前准备阶段的两个核心问题
储备什么?储备多少?
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
灾种
灾情大小
灾种
需要储备的物品
生活类物品 救生类物品 医用物品 取暖御寒类物品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教学目标
1.结合救灾情景的回忆和感觉,归 纳灾前、灾中和灾后的救灾重点。 2.基于灾害应急预案的基本目的, 理解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应对某一 种自然灾害,可以使灾害救助得到保 障。 3.基于灾害应急过程,阐述个人应 如何服从国家或上级的行动计划。
自然灾害的救援和救助
是指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 府的指导下,动员和组织社会 力量,通过多种方式来减少甚 至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恢复基本生存 条件,以保障灾区人民生存与 发展而开展的社会性行动。
储备到哪?
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
储备到哪?
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
①
②
③
⑤ ⑧
⑦
④ ⑨
⑥
⑩
我国十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
为什么选在这些城市?
及时运达灾区
铁路运输 空运:最远的地方7小时之内到达
如果自然灾害发生
谁去救?
承担救灾任务的主要人员
一般由各地政府领导下的解放军和 武警官兵承担主要的救灾任务,近年 出现专业救援队。
三、灾后恢复
灾后恢复的核心措施是什么?
(1)修复、重建基础设施: 生命线:供水、供电、通信„ 生产线: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 (2)恢复生活、生产秩序:
灾后恢复的目的是什么?
(1)将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 (2)增强对未来灾害的抵抗能力:
灾后恢复中对灾民的主要救援形式有 哪些?
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国际救济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的
核心环节
灾前准备 灾中应急 灾后恢复
未雨绸缪 雪中送炭 亡羊补牢
专业救援队的最大优势是以其 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提高救灾 的效率。
中国国家地震救援队
中国国家地震救援队
二、灾中应急
1、概念:
灾中应急是指在灾害发生和灾情形 成过程中立即采取的行动和对策
2、主要目的:
尽可能地挽救生命,保护财产安全, 并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二、灾中应急
3、灾害应急的范围:
目的:
①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 章可循,有条不紊,高速高效。 ②对于不可准确预测的突发性灾害,应 急预案就显得更为重要。
思考:为你的家乡拟定这类一个 灾害发生的应急预案。 提示: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是应急机构的组成和职责; 二是应急通信保障; 三是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和资金、 物资的准备; 四是应急、救助装备的准备; 五是灾害评估准备; 六是应急行动方案。
探生仪器 医疗机械 燃料和燃具 地震 外伤用药 防寒毡 破拆工具 滑坡 救灾食物 防疫药品 棉衣被 顶升设备 消炎药 棉帐篷 泥石 油毛毡 小型起重 净水剂 单帐篷 流 设备 消毒液 毛毯、睡袋
救灾食物 水灾 节水设施
救生舟 救生艇 救生圈 救生衣
医疗用 品 净水剂 消毒液
燃料和燃具 防寒毡 棉衣被 棉帐篷 单帐篷 毛毯、睡袋
一般应包括对交通、通信、供水、排水、 供电、供气、输油等生命线工程采取紧急 防护措施;对可能因灾害引发水灾、火灾、 爆炸等的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质储存设 施、水坝、堤岸等次生灾害源进行检查加 固等,以此来维护交通、通信系统的安全, 确保救灾通信的疏畅,确保抢险救灾人员、 物资输送和灾民疏散的畅通等。
4、“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 的环节:
应急交通线是否畅通
交通通行能力直接关系到救 援人员和救援物资的到达时间, 所以在受灾时要实行交通管制、 清理路障,以保证救援区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区的交通畅通。
5、救灾应急预案
——政府应对灾害的纲领性紧急行动 方案,关系到各个部门能否快速高效 地投入救灾工作,使灾情减到最少。
中国
防灾抗灾工作方针
“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救灾工作方针:
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 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
我国的救灾管理体系:
以民政部为主要管理部门,形成了政府无 偿救济、军队与民众合作救灾,以及全国 与地区救灾调配的管理体系。
灾后“重建家园”的意义是什么?
点拨:
结合图3.14回答问题。一个地方 遭受某种自然灾害,就像一个人遭受 了某种伤害受了伤,“重建家园”就 像治疗伤口一样。它的意义在于:通 过抢救和重建生命线及生产线,以及 恢复生活和生产秩序,以达到“将灾 害损失减到最小程度”和“增强对未 来灾害的抵御能力”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