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实施方案

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实施方案

XX市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
实施方案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传统美德,提高广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形成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根据市《敬老安康幸福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市老龄委决定在全市范围内继续深入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

一、活动主题
参与志愿服务、温暖空巢、孤寡、高龄老人,倡导文明新风,共建幸福XX。

二、服务对象
面向全市的空巢困难老人,包括孤寡老人、“失能”老人、“三无”老人、“失独”高龄老人、子女不在本市工作身边无人照顾的高龄老人。

三、服务方式
以县(区)民政局、老龄办为主导,社区(村)为依托,以具有教育、医务、法律、心理学、应急救助等专业知识和文艺、体育等特长的社会志愿者为重点招募对象,以市慈善协会义工组织为骨干,分别组建文明单位干部职工、社区低龄健康老年人和青年志愿者、市义工队队员等四支“关爱行动”队伍,采取志愿者“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多种定向结对形式,与“空巢老人”签订帮扶协议,结成关爱对子,实施长效“关爱
行动”机制。

四、服务内容
(一)“六个一”生活照料服务。

利用我市社区“虚拟养老组织”和志愿服务队深入“空巢老人”家庭,每半月了解一次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确保及时掌握每一位老人的近期情况,每半月帮助老人做一次饭、打扫一次卫生、洗一次衣服被褥、购买一次生活必需品、解决一个急难问题,切实为“空巢、孤寡、高龄老人”提供生活方便和养老保障,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对于生活困难的空巢老人,实行重点关照、重点帮扶,根据老人需求,不定时即刻提供服务,做到急事随叫随到,努力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环境,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二)“五个一”心理抚慰服务。

组织广大志愿者,每半月给老人打一个问候电话、上门走访慰问一次、为老人读一次报纸、陪老人聊一次天、陪伴老人参与一次社会活动,有针对性地对老人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老人摆脱心理寂寞和精神孤独,使他们“巢空心不空”,保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

(三)“四个一”健康保健服务。

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空巢老人”提供健康保健服务。

每月组织开展一次老年健康保健知识讲座、对老人进行一次保健咨询志愿服务,每半年为老人免费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同时为每一位“空巢老人”建立一份健康状况信息档案,确保每一位“空巢老人”都能享受到全面周
到的健康保健服务。

(四)印发《12349敬老服务册》。

将医疗求助、警民联系、便民服务、困难救助、对口志愿服务服务者电话号码,以及常用的老年人法律法规,政府有关惠老政策规定等编印成《12349敬老服务册》,发放给“空巢老人”,确保老人一册在手,难有所帮、急有所助、病有所救。

(五)法律援助服务。

组织具有法律知识的志愿者,定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提供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援助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杜绝侵害“空巢老人”人身权、财产权、赡养权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六)文体健身服务。

依托社区或各类老年文艺体育团队,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室)、社区居民健身活动设施,经常性地组织“空巢老人”参加社区体育、文化娱乐等群体活动,使“空巢老人”老有所乐。

春节、重阳节等节日期间,组织文化志愿者开展进社区慰问演出活动,陪伴“空巢老人”观看文艺晚会、参与群众文体活动,丰富“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确保“空巢老人”欢度一个快乐、温暖、幸福佳节。

(七)综合服务。

通过市12349居家养老服务呼叫中心,组织开展综合关爱老人服务活动。

五、时间安排
从2014年7月起,在全市范围内按计划有序实施。

逐步形成关爱老人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定化的长效机制。

六、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抓好落实。

建立市老龄委牵头、各县(市、区)民政、老龄部门具体组织落实,市慈善义工组织为骨干,市直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本着“属地、就近、就熟、空巢老人”原则,组织开展志愿服务行动。

(二)摸清情况,满足需求。

各县(市、区)民政、老龄部门要对“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摸底调查,全面掌握“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经济来源、健康状况、精神心理状况、子女赡养状况、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尤其要重点摸清“困难空巢老人”在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文体活动等方面的实际需求,进行分类统计,建档成册。

确保所有“空巢老人”都纳入“关爱行动”范畴,都能享受到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

优先为困难空巢老人提供关爱志愿服务。

(三)宣传引导,典型引领。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市新闻媒体,要精心策划和组织“XX市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系列专题宣传报道,加大对关爱空巢老人工作重大意义的宣传,广泛宣传无私奉献、关爱老人的感人事迹。

县(市、区)要重点选择2-3个结对帮扶对象进行跟踪报道,树立典型,由点到面,使人们在感动的同时受到教育,号召广大市民向志愿者学习,积极参与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

(四)完善机制,着眼长效。

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是
我市推出的《敬老安康幸福工程》中重要举措之一,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不仅要形成热潮,更要着眼长效,形成我市敬老爱老助老新风尚、新品牌。

各级老龄组织要加强指导,及时沟通,协调解决重要问题。

建立检查督办制度,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抽查等形式,对落实方案情况进行督查考核,保证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严格工作考评制度,将完成目标任务的考核结果作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的考评依据。

(五)建档造册、做好台账。

各级民政、老龄部门要高度重视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如空巢老人档案、志愿者花名册、志愿者技能培训情况、开展各类志愿者活动的文字、图片资料等,结合已经出台的XX市“志愿助老服务公益积分制”实施方案(新市民(2014〕147 号)文件精神,让好人有好报,让志愿者在关爱别人、为社会义务奉献的同时,得到政府和社会对志愿者的关爱和相助,推进构筑和谐XX、幸福XX建设,实现全社会共享精神文明成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