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年地理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请把答案涂在机读上)
读下图,完成1一2题。
1.图中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制约性
C.整体性
D.平衡性
2.引起图中生态环境失调的主导自然要素是
A.气候
B.大气
C.水文
D.生物
读下面四幅“海拔5000米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回答下列两题。
3.四座山位置分布纬度最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山地垂直自然带的递变规律是
A.由热量差异造成的
B.由水分差异造成的
C.由热量和水分差异造成的
D.由海陆分布差异造成的
读世界某区域图,据此回答5题。
5.关于图中C处的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经度地带性分布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垂直地带性分布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属于纬度地带性分布
D.温带荒漠带,属于非地带性分布
读我国东部雨带移动示意图,回答6—7题。
6.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雨带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是
A.4—6月
B.6—7月
C.7—8月
D.5—8月
7.若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进入Ⅰ地区,则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的灾害情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8.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资源北方少、南方多
B.耕地资源东部多、西部少
C.有色金属资源南方多、北方少
D.煤炭资源南方多、北方少
9.河南省古称为豫州,“豫”字形象地比喻为一个人牵了一头大象,这说明古代河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A.冷干
B.暖湿
C.冷湿
D.暖干
10.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