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套PPT课件

最新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套PPT课件

(1)内容: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2)表达式: F1 ×L1=F2 ×L2 (3)阿基米德首先总结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分类
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三类杠杆: 若l1>l2,
省力杠杆
若l1= l2,
等臂杠杆
若l1<l2,
费力杠杆
小结: 判断杠杆的类型,实际就是比较动力 臂和阻力臂的大小
G=2×104N
试一试:人体杠杆
当曲肘把重物举起来的时 候,手臂也是一个杠杆(如 图)。
当你抬脚跟的时候,是脚跟后面 的肌肉在起作用,这实际上是一 个杠杆(如图)
二 滑轮
*你注意过旗杆顶端上的装置吗?
旗杆顶端装有滑轮
*在建筑工地上,我们常看到起重机,能将重物吊到很高的地方,那起重机上
是否有滑轮呢? 在起重机上有滑轮
1
竖直向下
2
竖直向下
2
斜向下
2
水平方向
“议一议”:
使用定滑轮有何特点呢?
(2)使用定滑轮的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但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
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N
F2
F1
F2
G
G
(3)定滑轮的实质: 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
F1
F2
F1
L2
L1
F2 G
F1 L1=L2
3、动滑轮:
(1)概念: 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 移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杠杆
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其中 法老胡夫的陵墓最大,建于公元前二十七世 纪,高146.5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由230万块重约2.5吨的大石块叠成,最大的 一块重约 16 吨!全部工程历时30余年。
• 观察下列工具,思考并讨论其共同特征。
共同特点
1、受力的作用
2、绕固定点转动
阻力
O 支点
L1
动力臂
F1
动力
画出各力和力臂
L1 O
L2
F2
F1
杠杆示意图:
L2阻力臂 O支点
F1动力
F2阻力
L1动力臂
o L2
F1
L1
F2
画出下图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F2
F1
L1 O L2
用力方向
o L2
L1
F2
F1
“做一做”:如图1是实验室里所用的杠杆。在图2中 画出杠杆的五要素。 L1 L2
O
F1 F2 图2
图1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处于静止时,我们就 说杠杆处于平衡了。
A、B两
图中的杠杆都处
于静止状态,实
A
验时采用哪幅图?
为什么?
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在杠杆上 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
B
问题研究:动力、动力臂与阻力、阻力臂之间有什么关系时 杠杆能够在水平位置平衡呢?
1、使用前,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对下列器具应用的杠杆进行分类:
等臂杠杆
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
请对下列器具应用的杠杆进行分类:
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
省力杠杆
省力杠杆
例题:
l1=9m F1=200N
l2=9cm O
F2
2001年6月22日在杭州动物园,一位物 理老师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称”出一头 大象的质量。在称象的过程中,他还动 用了吊车、铁笼和10m长的钢棒作为辅 助工具。实验中吊车吊钩的悬挂点距弹 簧测力计一端的距离为9m,距铁笼处的 距离为9cm,当钢棒处于水平状态时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0牛。若不计钢棒 和铁笼的物重,试估算大象的质量。 (g=10N/Kg)
3、比较坚硬
定义
在力的作用下, 能绕某一固定点 转动的硬棒,叫 做杠杆。
想一想:现实生活中,你还能举出哪些杠杆的实例呢?
问题:为什么小小的木棒可以撬起搬 不动的巨大石块呢?
杠杆 归纳五 要素
的五 要素
支点 动力 阻力
画力臂的要点:
• 过支点O向力 的方向作垂线
动力臂 阻力臂
L2
F2
阻力臂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注意到哪些装置上也有滑轮?
健身器
升降凉衣架
1、滑轮:
(1)概念:
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圆轮
(2)构造:
圆轮、 轴、 框架、 钩子
滑轮在使用时,根据轴的位置是否移动,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2、定滑轮:
(1)概念:
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变的滑轮,称为定滑 轮
“做一做”: 使用定滑轮的特点是什么?
“做一做”:使用动滑轮的特点是什么? a、将滑轮按右图安装好,在它的左侧挂上钩码,竖 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状态,读取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这个示数与钩码的重力有何关系
b、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实验 c、钩码个数不变,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记下示数
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要使动滑轮省一半的力,必须使绳子沿竖 直方向拉
G
使用定滑轮能改变施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把他们组合起来 呢?
4、滑轮组: (1)概念: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装置称为滑轮组
“做一做”:探究滑轮组的作用
a、将两个单滑轮按 照图示1安装好,绳 子自由端用弹簧测力 计拉住,读出示数填 入表格 b、按图2、3安装好, 分别测出弹簧测力 图1 计的示数,填入表 格
2、将数目不等的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分别作为动力 和阻力,调节钩码悬挂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分别测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填入表格中
3、改变动力、阻力的大小,按上述方法重复实验操作,将 所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中。
实验 序号
1
动力 F1/N
动力臂 L1/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m
2
3
“分析、得出结论”: 4、杠杆平衡条件:
a、将滑轮按右图安装好,在它的左侧挂上钩码,竖 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状态,读取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这个示数与钩码的重力有何关系
b、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实验
c、钩码个数不变,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记下示数
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钩码的重力/N 拉力的方向
(1) (2) (3) (4)
“议一议”:
钩码的重力/N 拉力的方向
1
竖直向下
2
竖直向下
2
斜向下
2
水平方向
使用动滑轮有何特点呢?
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N
(2)使用动滑轮的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但不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
F1
F1
F1
F2
F2
G
G
(3)动滑轮的实质: 动滑轮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
F2
L2
F1
O
L1
F2 L1=2L2
G
动滑轮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 那么,动力等于阻力的二分之一
1
1
即:F1= F2= G
2
2
1 问: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G,为何?
2
滑轮本身也有重力
F= 1(G+ G轮) 2
若匀速拉动,还有阻力的作用
1 若拉力F沿斜上方拉,F= G吗?
2
L2 O
L1 L1/
F2
F1 F1/
∵动力臂L1减小 ∴动力F增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