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磁屏蔽

电磁屏蔽

电磁屏蔽该词条缺少基本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帮助词条更加完善!立刻编辑>>电磁屏蔽是用导电材料减少交变电磁场向指定区域穿透的屏蔽。

电磁屏蔽的作用原理是利用屏蔽体对电磁能流的反射、吸收和引导作用,其与屏蔽结构表面和屏蔽体内部感生的电荷、电流与极化现象密切相关。

雷电电磁脉冲以雷击点为中心向周围传播,其影响范围可达2公里外甚至更远,而不仅仅局限于被雷击中的建筑物本身或其内部设备。

电磁屏蔽技术主要包括空点电磁屏蔽技术和线路电磁屏蔽技术两部分。

1电磁屏蔽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缩写EMC,就是指某电子设备既不干扰其它设备,同时也不受其它设备的影响。

电磁兼容性和我们所熟悉的安全性一样,是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安全性涉及人身和财产,而电磁兼容性则涉及人身和环境保护。

电子元件对外界的干扰,称为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波会与电子元件作用,产生被干扰现象,称为EMS(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

例如,TV荧光屏上常见的“雪花”,便表示接受到的讯号被干扰。

因为屏蔽体对来自导线、电缆、元部件、电路或系统等外部的干扰电磁波和内部电磁波均起着吸收能量(涡流损耗)、反射能量(电磁波在屏蔽体上的界面反射)和抵消能量(电磁感应在屏蔽层上产生反向电磁场,可抵消部分干扰电磁波)的作用,所以屏蔽体具有减弱干扰的功能。

⑴当干扰电磁场的频率较高时,利用低电阻率的金属材料中产生的涡流,形成对外来电磁波的抵消作用,从而达到屏蔽的效果。

⑵当干扰电磁波的频率较低时,要采用高导磁率的材料,从而使磁力线限制在屏蔽体内部,防止扩散到屏蔽的空间去。

⑶在某些场合下,如果要求对高频和低频电磁场都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时,往往采用不同的金属材料组成多层屏蔽体。

[1]2原理许多人不了解电磁屏蔽的原理,认为只要用金属做一个箱子,然后将箱子接地,就能够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

在这种概念指导下结果是失败。

因为,电磁屏蔽与屏蔽体接地与否并没有关系。

真正影响屏蔽体屏蔽效能的只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整个屏蔽体表面必须是导电连续的,另一个是不能有直接穿透屏蔽体的导体。

屏蔽体上有很多导电不连续点,最主要的一类是屏蔽体不同部分结合处形成的不导电缝隙。

这些不导电的缝隙就产生了电磁泄漏,如同流体会从容器上的缝隙上泄漏一样。

解决这种泄漏的一个方法是在缝隙处填充导电弹性材料,消除不导电点。

这就像在流体容器的缝隙处填充橡胶的道理一样。

这种弹性导电填充材料就是电磁密封衬垫。

在许多文献中将电磁屏蔽体比喻成液体密封容器,似乎只有当用导电弹性材料将缝隙密封到滴水不漏的程度才能够防止电磁波泄漏。

实际上这是不确切的。

因为缝隙或孔洞是否会泄漏电磁波,取决于缝隙或孔洞相对于电磁波波长的尺寸。

当波长远大于开口尺寸时,并不会产生明显的泄漏。

[2]3机理a、当电磁波到达屏蔽体表面时,由于空气与金属的交界面上阻抗的不连续,对入射波产生的反射。

这种反射不要求屏蔽材料必须有一定的厚度,只要求交界面上的不连续;b、未被表面反射掉而进入屏蔽体的能量,在体内向前传播的过程中,被屏蔽材料所衰减。

也就是所谓的吸收;c、在屏蔽体内尚未衰减掉的剩余能量,传到材料的另一表面时,遇到金属-空气阻抗不连续的交界面,会形成再次反射,并重新返回屏蔽体内。

这种反射在两个金属的交界面上可能有多次的反射。

总之,电磁屏蔽体对电磁的衰减主要是基于电磁波的反射和电磁波的吸收。

如今有许多关于产品辐射和传导发射限制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有些还规定了对各种干扰的最低敏感度要求。

通常,对于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有不同的标准。

虽然一个产品要获得市场的成功,满足这些标准是必要的,但符合这些标准是自愿的。

但是,有些国家给出的是规范,而不是标准,因此要在这些国家销售产品,符合标准是强制性的。

有些规范不仅规定了标准,还赋予当局罚没不符合产品的权力。

[3]4应用范围笔记本电脑、GPS、ADSL和移动电话等3C产品都会因高频电磁波干扰产生杂讯,影响通讯品质。

另若人体长期暴露于强力电磁场下,则可能易患癌症病变。

因此防电磁干扰已是必备而且势在必行的制程。

导电漆.EMI导电漆喷涂技术具有高导电性、高电磁屏蔽效率、喷涂操作简单(同表面喷漆操作一样只须要在塑胶外壳内喷上薄薄一层导电漆)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通讯制品(移动电话)、电脑(笔记本)、便携式电子产品、消费电子、网络硬件(服务器等)、医疗仪器、家用电子产品和航天及国防等电子设备的EMI屏蔽。

腾飞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的TF-801导电漆适用于各种塑胶制品的屏蔽(PC、PC+ABS、ABS等)。

喷涂导电漆解决了因做金属屏蔽罩受空间限制、操作、成本压力的限制,因其导电漆喷涂操作极其简单,做到了塑胶金属化,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及推广。

逐渐取代了以往贴锡箔、铜纸、做金属屏蔽罩的工艺。

屏蔽导电漆就是能用于喷涂的一种油漆干燥形成漆膜后能起到导电的作用,从而屏蔽电磁波干扰的功能.屏蔽就是对两个空间区域之间进行金属的隔离,以控制电场、磁场和电磁波由一个区域对另一个区域的感应和辐射。

具体讲,就是用屏蔽体将元部件、电路、组合件、电缆或整个系统的干扰源包围起来,防止干扰电磁场向外扩散;用屏蔽体将接收电路、设备或系统包围起来,防止它们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影响。

导电漆就是用导电金属粉末添加于特定的树脂原料中以制成能够喷涂的的油漆涂料.广泛使用的有以下具体的几种类型产品:添加银金属粉末的称之为"TF-801银导电漆";添加铜粉的称之为"TF-609铜导电漆";添加镍粉的为"TF-606镍导电漆";其中以"TF-801银铜导电漆"使用最为广泛.因为相比TF-828银导电漆价格便宜很多,相比TF-606镍导电导电性能也相对好很多.具体指标可参考如下:[4]5铜导电漆产品编号:TF-801包装规格:20kg/桶产品一TF-801是一款银铜导电漆。

直接喷涂在电子类产品壳体内部,漆膜干燥后能起到很好的屏蔽电磁辐射、抗电磁波干扰功能。

因其优良的导电性能和纯银导电漆相差无几,性价比又极高,如今被广泛应用于GPS、DVD、DVB、医疗器械等各类电子产品外壳内部。

颜色:金色或银色比重:1.15±0.05(ASTM D1475-98)粘度:触变混合物固体含量:45±1%理论庶盖率:8-12m2/kg(漆膜厚度=20微米)技术参数导电效应:≤0.025欧姆/平方厘米(漆膜厚度不少20微米)应用导电参数:1欧姆/20微米膜厚/距离10cm建议膜厚:20-25微米(ASTM D4138-94)使用素材稀释剂:普通天那水(开油水)开油比例:1:0.5(重量比)干燥条件:表干时间为15分钟,烘干时间为65±5℃/30±10分钟产品二TF-828是一款纯银导电漆。

直接喷涂在电子类产品壳体内部,漆膜干燥后能起到很好的屏蔽电磁辐射、抗电磁波干扰功能。

极其细腻的纯银导电漆膜和优良的导电性适用于高端的电子产品涂料特性颜色:银白比重:1.3±0.05(ASTM D1475-98)粘度:触变混合物固体含量:45±1%理论庶盖率:12m2/kg(漆膜厚度=13微米)技术参数导电效应:≤0.015欧姆/平方厘米(漆膜厚度不少13微米)应用导电参数: 1欧姆/15微米膜厚/距离10cm建议膜厚:15微米(ASTM D4138-94)测试条件测量出的结果应除去万用表本身及导线的电阻(即标底)方为TF-828漆膜的导电数值。

使用指引使用素材ABS、HIPS、PS、PC等塑料件(如有特殊材料该公司将为顾客另为调配适用的导电漆)稀释剂:普通天那水(开油水)开油比例:1:0.5(重量比)干燥条件:表干时间为15分钟,烘干时间为65±5℃/30±10分钟注意事项使用前,应将涂料于漆罐内完全搅拌均匀,方可使用。

经搅拌均匀后银金属粒子分散均匀。

产品三产品:镍导电漆产品编号:TF-606包装规格:4kg/罐产品介绍:TF-606是一款以镍金属粒子为导电的涂料。

直接喷涂在电子类产品壳体内部,漆膜干燥后能起到很好的屏蔽电磁辐射、抗电磁波干扰、消磁功能。

因其特殊的消磁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产品外壳内部。

颜色:深灰、黑灰或银灰比重:1.4±0.05(ASTM D1475-98)粘度:触变混合物固体含量:48±1%理论庶盖率:6-8m2/kg(漆膜厚度=25微米)技术参数导电效应:≤0.25欧姆/平方厘米(漆膜厚度不少25微米)应用导电参数:2欧姆/25微米膜厚/距离10cm建议膜厚: 25-30微米(ASTM D4138-94)[5]测试条件测量时是必须待喷涂膜已完全冷却干固。

应该用数字显示的万用表测量(一般万用表档位应调至<200Ω),测量出的结果应除去万用表本身及导线的电阻(即标底)方为TF-606漆膜的导电数值。

使用指引使用素材ABS、HIPS、PS、PC等塑料件稀释剂:普通天那水(开油水)开油比例:1:0.5(重量比)干燥条件:表干时间为15分钟,烘干时间为65±5℃/30±10分钟注意事项使用前,应将涂料于漆罐内完全搅拌均匀,方可使用。

经搅拌均匀后镍金属粒子分散均匀,喷涂出来的漆膜才能达到导电性能。

涂料稀释后,使用时最好经常搅拌做到不小于5min.搅拌一次,以达到最佳涂装后达到的导电效果;已稀释的产品应尽快用完,避免长期存放,因稀释后较易沉淀,但经搅拌后仍不影响使用特性效果。

防护措施:使用期间,确保作业环境通风良好,避免长期直接接触或吸入,切勿将油漆倒入水渠或下水道污染环境。

储存/保质期:密封储存于通风、干燥的室内环境。

6个月/25℃(原封)[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