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阳台加固施工方案设计

阳台加固施工方案设计

市十二化建高层住宅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写:立彬审核:桂英审批:付战勇编制单位:市远汇建筑工程法定代表人:卢俊芬编制时间:2012.09.2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主要施工方法 2三、投入物资和机械设备、主要机械计划 29四、劳动力计划安排 30五、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31六、确保安全生产技术组织措施 41七、确保工期技术组织措施 53八、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57九、施工总进度表 59十、环保及扬尘治理措施 59一、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市十二化建高层住宅加固工程。

(二)建设单位:市裕华区城区建设管理局。

(三)工程地点:市体育南大街。

(四)主要工程容:施工图纸围的全部容。

(五)工程期限:60日历天。

二、主要施工方法(一)脚手架工程施工工艺1、脚手架工程概况工程加固所搭设的脚手架采用碗扣件脚手架,便于快速支拆。

支撑搭设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搭设过程中必须符合施工规要求,由安全、技术、生产人员认可后,方许架设双层木方支撑。

植筋脚手架的搭设可以与后期模板脚手架一并使用,采用简易架,使用木板或脚手板搭设施工平台。

2、脚手架工程施工工艺(1)搭设流程:①柱施工:立柱钢管→水平钢管→铺脚手板→固定脚手板→模板施工完毕拆除。

②栏板施工:立柱钢管→水平钢管→调U型托至水平→铺脚手板→固定脚手板→施工完毕拆除。

(2)加固脚手架的搭设见图:(二)切割拆除工程施工工艺拆除原有窗户及防护栏,拆卸需要小心,现场做好遮挡措施,以免对室造成污染及破坏,拆除下的窗户防护栏需摆放整齐。

施工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做好各项防护措施,避免人身伤害。

完工后及时清理现场。

1、施工准备(1)材料要求及主要机具①切割设备:水钻(台式)、剔凿工具、风镐、液压钳等②辅材:金刚石水钻头(ф102)等。

(2)作业条件:脚手架和围挡搭设完毕,安全验收合格后。

(3)工艺流程:(4)施工步骤:①脚手架搭设柱植筋脚手架示意图板、梁加固脚手架示意图②定位放线③水钻成孔根据该工程及现场实际情况,安装好钻孔设备,依照洞孔变化尺寸大小和混凝土的厚度情况,本工程采取Ф102水钻沿水钻切割线进行切割,将拆除的混凝土与原结构混凝土断开,根据现场运输条件,将混凝土切割成每块150kg左右。

④使用剔凿工具将切割面凿平。

⑤清理工作面,以便于下一部安装施工。

⑥施工现场操作面不得有积水、垃圾,积水应及时排除或收集二次利用;当日施工垃圾当日清理干净并运至甲方指定位置(施工现场)。

(三)植筋工程施工工艺1、植筋分项工程概况本工程植筋作业主要是新增栏板与原结构连接时将钢筋植入原有楼板及梁中。

植筋锚固深度参见“植筋锚固深度参数表”所示。

植筋锚固深度参数表2、植筋工程施工工艺(1)植筋工程施工工艺流程:植筋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参见下表所示。

植筋施工工艺流程图(2)孔位定位:操作人员必须全面了解钻孔直径、深度、位置等技术指标。

在现场由总包单位测量人员提供水平控制线、高程控制线,再行投放到植筋部位。

植筋孔定位作业时可能会遇到原结构钢筋阻碍,控制植筋定位准确可采用剔凿原结构混凝土保护层,出露原结构钢筋,从而确定植筋孔位,以保证新结构成型质量。

当有较大的孔位偏移应报告设计单位确认。

(3)钻孔:植筋钻孔作业根据孔径、作业环境,选择适宜钻机,根据植筋孔径选择相应配套规格的钻杆。

一般,钻杆直径比钢筋直径大4~6mm,成孔直径符合设计要求。

钻杆长度应能满足钻孔深度。

操作工人戴好防护眼镜和手套。

检查作业面周边环境,不得有危险源和影响作业的物品。

电源线不得缠绕在钢筋、异物上。

钻孔时首先接通电锤电源试运转,查看钻杆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操作时保证垂直施加作用力。

当在标定的孔位施时遇到原结构钢筋,经设计单位认可,可略事调整钻孔位置,避开钢筋。

钻孔深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若意外产生废孔,将孔彻底清净之后,用胶粘剂填实封堵。

(4)清孔(界面处理):①成孔后的孔洞应彻底清除孔粉尘碎屑,避免粉尘碎屑产生隔离作用而影响胶粘剂粘结效果。

植筋孔洞钻好后应先用毛刷清孔;再用洁净无油的压缩空气或手动吹气筒(皮老虎)清除孔粉尘,如此反复处理不应少于3次,直至无粉尘碎屑为止。

必要时尚应用于净棉纱、毛刷蘸少量工业丙酮擦净孔壁,以保证孔壁与胶粘剂能有良好粘结效果。

②植筋孔壁的干燥程度应符合胶粘剂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要求混凝土构件待植筋孔洞干燥时必须满足,否则应用热风机对孔鼓吹热风干燥处理,保证粘结剂固化之前孔干燥,以确保粘结剂固化效果。

③植筋孔应完整,不得有裂缝和其他局部损伤。

④植筋孔壁清理洁净后,若未立即注胶植筋,则应用干净的棉纱将孔洞严密封堵,避免灰尘和异物落入污染,保护待用。

(5)验孔:同一部位植筋孔完成后,项目部质检员会同监理单位在现场查验,确认成孔孔位、孔径、孔深及界面处理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中合格质量的要求。

(6)配胶:当采用自动搅拌注射筒包装的胶粘剂时,其植筋施工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

当采用现场配置的植筋胶粘剂时,应在无尘土飞扬的专用操作间操作,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配比和工艺要求严格执行,且安排专人负责。

配胶应用精确的计量器具,如天平和小于5kg的台秤。

称量器具应干净。

现场配置的植筋胶粘剂时先称量胶粘剂(A组份),后称量固化剂(B组份)。

配制时取洁净容器将二者按比例在容器中混合,并用低速搅拌器搅拌5~10分钟左右,直至二者混合均匀为止。

搅拌好的胶液应色泽均匀,无结块,无气泡产生。

搅拌时最好沿同一方向搅拌,尽量避免混入空气形成气泡。

配胶时应根据工作环境温度确定胶粘剂的每次配置量,每次配量不宜过多,以免时间过长,胶粘剂变质后影响施工和胶粘质量。

在搅拌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应防止灰尘、油、水等杂质混入,并应按规定的可操作时间完成植筋施工。

一般,植筋胶应现配现用,每次配胶量不宜大于5kg,一次配制胶粘剂宜在30分钟全部用完。

过时作废的胶粘剂废弃不用。

(7)注胶植筋注胶作业可用胶粘剂灌注器或其它方法向孔填塞。

灌注方式应不妨碍孔中的空气排出。

灌注量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确定,一般取注入孔约2/3,并以植入钢筋后有少许胶液溢出孔口为度。

注入植筋胶后,应立即插入蘸满胶粘剂的钢筋,并按顺时针方向边转边插,强力向推进,并适当转动锚筋以利排除胶空气,直到达到规定的深度。

从注入胶粘剂到植好钢筋所费的时间,应少于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可操作时间。

否则应拔掉钢筋,并立即清除失效的胶粘剂;重新按原工序返工处理。

当胶粘剂充满孔洞后,把溢出的多余胶液清理干净。

对水平植筋应注意外口胶液流淌情况,应予复补或用垫片阻挡。

所植入的钢筋必须校正方向,使植入的钢筋与孔壁之间的间隙均匀。

胶粘剂固化前,不得触动所植钢筋。

(8)固化养护在胶粘剂固化前不得扰动所植入的钢筋。

独立或成排钢筋应做支护,确保位置居中,定位正确,防止人为影响而发生位移。

所植入的钢筋应静态养护,做好成品保护。

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一般视施工环境温度条件养护时间至少需要1d。

当胶粘剂固化并经现场拉拔承载力检验合格之后方可加载施工。

3、植筋工程质量验收标准(1)植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①植筋分项工程检验批划分本工程中植筋工作量较小且集中在同一区域,可按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②植筋分项工程的检验批质量验收植筋分项工程各检验批验收时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等依据《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送审稿)》中有关要求进行施工质量验收。

③植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植筋分项工程各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a.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b.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

2、植筋分项工程材料质量验收标准(1)主控项目①植筋用胶粘剂进场时,应对其品种、型号、级别、包装和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按《(GB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中的方法进行钢—混凝土粘结正粘接强度及钢套筒粘结抗剪强度复试检验,质量检验结论符合《(GB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A级胶”性能指标规定。

胶粘剂进场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包装、标志、出厂检测报告和进场复试报告。

严禁使用过期胶粘剂、无合格证书的胶粘剂及包装破损或无出厂包装的胶粘剂。

②植筋用胶粘剂的填料应在厂家制胶生产时添加,严禁在施工现场掺入。

③植筋用钢筋应为热轧带肋钢筋,其性能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GB14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钢筋》的规定。

④当胶粘剂或钢筋的品种、型号、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出具设计变更通知书。

(2)一般项目植筋用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和锈斑。

3、植筋分项工程界面处理质量验收标准(1)主控项目①植筋孔洞钻好后应先用毛刷清孔;再用洁净无油的压缩空气或手动吹气筒(皮老虎)清除孔粉尘,如此反复处理不应少于3次,直至无粉尘碎屑为止。

必要时尚应用于净棉纱、毛刷蘸少量工业丙酮擦净孔壁。

②植筋孔壁的干燥程度应符合胶粘剂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③植筋孔应完整,不得有裂缝和其它局部损伤。

(2)一般项目①植入前再次复查钢筋锈蚀情况,若有新锈,应用砂纸擦拭处理。

②植筋孔壁清理洁净后,若未立即注胶植筋,则应用干净的棉纱将孔洞严密封堵,避免灰尘和异物落入污染,保护待用。

4、植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1)主控项目①当采用自动搅拌注射筒包装的胶粘剂时,其植筋施工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

当采用现场配置的植筋胶粘剂时,应在无尘土飞扬的专用操作间操作,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配比和工艺要求严格执行,且安排专人负责。

配胶时应根据工作环境温度确定胶粘剂的每次配置量,每次配量不宜过多,以免时间过长,胶粘剂变质后影响施工和胶粘质量。

在搅拌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应防止灰尘、油、水等杂质混入,并应按规定的可操作时间完成植筋施工。

②注胶作业可用胶粘剂灌注器或其它方法向孔填塞。

灌注方式应不妨碍孔中的空气排出。

灌注量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确定,一般取注入孔约2/3,并以植入钢筋后有少许胶液溢出孔口为度。

③注入植筋胶后,应立即插入蘸满胶粘剂的钢筋,并按顺时针方向边转边插,强力向推进,并适当转动锚筋以利排除胶空气,直到达到规定的深度。

从注入胶粘剂到植好钢筋所费的时间,应少于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可操作时间。

否则应拔掉钢筋,并立即清除失效的胶粘剂;重新按原工序返工处理。

④所植入的钢筋必须校正方向,使植入的钢筋与孔壁之间的间隙均匀。

胶粘剂固化前,不得触动所植钢筋。

(2)一般项目植筋钻孔孔径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植筋钻孔孔径允许偏差钻孔深度及垂直度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植筋钻孔深度、垂直度和位置的允许偏差5、植筋工程施工质量检验(1)植筋的胶粘剂完全固化时,应抽样进行现场拉拔承载力检验。

(2)植筋承载力现场检验抽样规则①对重要构件,应按其批量的1%,且不少于5件进行随机抽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