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厂
2010年度安全管理评审报告
一、2010年工作开展情况
2010年我厂安全工作以强化责任落实为主线,进一步健全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重点抓好作业现场的监督检查和停产检修期间的现场安全管理,加大事故隐患检查和综合治理力度,有效落实各种防范措施,千人负伤率为0,实现无死亡天,无重伤天,有力地促进了各方面工作的稳步和长足发展。
主要采取措施和所完成工作:
1、供水一车间等6个车间通过集团公司安全标准化车间复审验收,达到一星级标准,其中供水一车间、管道车间、电修车间达到二星级车间标准,被集团公司命名为二星级标准化车间;
2、组织进行了春节节前安全检查、春季安全大检查、“五.一”节前安全检查、“安全生产活动月”安全检查、专项隐患治理综合检查、“十.一”节前安全文明生产综合检查等安全检查,共检查整改各类隐患问题183项(个)、整改率95%;
3、组织焊工、起重作业人员、锅炉工、电工、厂内机动车辆驾驶人员、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147名完成专业安全技术培训取证、复审工作;
4、重新修订了动力厂安全生产、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重新制定和修订动力厂各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4个;
5、建立健全了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卡;
6、进一步修订补充和完善了厂及各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操作程序与动作标准》,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7、结合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工作的普及和厂实际,制定完善了厂应急救援预案体系,针对动力厂实际制定了20个厂应急救援母子预案;
8、厂长跟车间主任签订了安全责任目标书,车间与班组员工签订了安全责任目标书,从厂到车间到员工个人签订了三级危险危害因素告知书;
9、着手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建立健全了厂安全管理基础资料。
二、2010 年安全管理评审检查
1、对2010 年度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现在状况及达到的成效以检查表的形式进行检查如下:
动力厂安全管理评审检查表
注:1.类别栏“A”属否决项,“B”属非否决项。
2.根据现场实际确定的检查项目全部合格的,为符合安全要求。
3.A项中有一项不合格,视为不符合安全要求。
4.对A、B项中的不合格项均应采取整改措施,整改后由安全评价机构确认,能基本达到安全要求的,也视为基本符合安全要求。
5.本检查表所列检查内容中,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定、规范的,用“∨”表示;不符合的用“×”表示;有欠缺的用“⊿”表示;不涉及
的用“○”表示。
安全管理评审检查表检查结果统计
安全管理评审人员签字:
安全环保部:
装备工程部:武装保卫部: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通过安全管理评审检查表检查结果,目前我厂安全工作尚存在着一下问题和不足:
1、安全管理制度尽管已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但其符合性和有效性还需要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判别,特别是安全操作规程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合,需要结合事故教训和危险源点辨识进一步进行补充和完善;
2、事故(事件)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后的应急演练开展的少;
3、日常安全教育采取形式和达到效果上还需要强化,“三违”现象客观上仍然存在,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尚需进一步提高;
4、安全防护设施尚未达到“四有四必有”的要求,安全标志(警示)欠缺,部分张贴的安全标志与现场不符,安全色部分作业现场不明显;
5、绝大部分设备设施、电气设施老化、腐蚀严重;
6、尘毒岗位目标管理工作滞后,部分职工劳动防护用品不能正确佩戴;
7、隐患查处力度不够,个别隐患问题长期得不到彻底整改;
8、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进展缓慢。
四、今后工作重点及措施
1、以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为重点,加大现场综合治理力度,消除隐患问题、完善设备设施、搞好文明生产;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大考核力度,确保规章制度的执行;狠反“三违”,规范职工操作行为,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管理绩效,确保长周期的安全生产。
2、以危险源点辨识工作的普及为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全员安全生产意识的提高,同时强化各种防范措施的落实,减少和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
3、加大技术改造、安全投入力度,尽可能地消除事故隐患问题,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条件。
4、按照“四有四必有”的要求,重点抓好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善工作和安全标志(警示)的补充工作。
5、严格危险作业审批制度,严格危险作业安全措施的落实和现场监督监护工作,控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6、各级安全管理人员严格履行安全监督检查职责,及时杜绝违章现象,查处隐患问题。
7、严格尘毒岗位目标管理,完善通风除尘装置,不断改善作业条件,同时严格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减少和控制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