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对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情况的汇报[1]DOC

关于对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情况的汇报[1]DOC

永和县城关小学
关于对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情况的汇报
为进一步维护学校及周边良好的治安秩序,按照省、市、县、局净化环境大整治有关文件精神,我们认真对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进行了专项整治,确保了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保障学生有健康的成长环境。

一、学校概况:
永和县城关小学,创办于1912年,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优良办学传统并在迅速崛起的“百年老校”,被定为省级义务教育示范小学。

学校占地面积7749平方米,建筑面积3347平方米,现有教学楼2栋,办公楼1栋,教学班30个(附设特教班一个),学生1719人;教职工106人,专任教师100人,其中,高级教师41人,一级教师51人,二级8人,教师学历100%达标。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覆盖全校的组织网络。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范玲玲同志任组长、副校长白慧平同志任副组长,政教主任及大队辅导员为组员的“城关小学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从而形成了覆盖全校的整治组织网络,强有力地保障了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

(二)明确任务,认真制定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我校召开了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制定我校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方案。

对整治工作的任务目标、工作重点、主要措施、实施步骤均提出明确的要求,全校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按照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开展卫生习惯专题教育活动
多年来,学校把学生养成教育,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尤其是集体卫生和个人卫生常抓不懈。

本学期学校通过主题班会6次,校园广播8次,宣传橱窗10块,电子屏6幅等形式进行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

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城市秩序、维护市政设施、爱护环境卫生等习惯教育。

(四)开展志愿者活动
政教处牵头组织学生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组织学生到县文庙广场及社区清理卫生10次,并利用节假日让学生到公共场合当“卫生小护士”,督促游人不要乱丢果皮纸屑,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

(五)强化对学校卫生的日常监管
学校多年来一直狠抓卫生大扫除,值周领导和后勤处每日联合督查学校卫生情况,做到“一日两查,一周一评,一月一公布”;做到每天打扫,按时、按点清倒垃圾,做到“无死角、无遗漏”,确保校园干净。

(六)学校配合交警部门,做好对上下学期间交通秩序的维护工作。

学校在育才巷路口,派出两名保安人员常年协助交警管理学生上学、放学。

同时,学校组织“红领巾监督岗”协助交警维护秩序。

(七)加强教育,以宣传法律法规为重点提高防范意识。

我们充分发挥法制教育活动的作用,开展系列活动。

今年以来,学校办黑板报10多面,校园广播专题播报16次,举办图片展览6次,班会、队日活动11次;观看预防犯罪、抵制毒品的电视录像片3次,有1700多名学生参与;张贴法制宣传标语20余幅。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广大师生都能用法律法规要求自己,教师做到依法执教,教书育人,对有错误的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用正确地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人格塑造人,杜绝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学生能做到从小知法守法,培养优秀品德,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切实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和自我防卫能力。

预防校园暴力和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

(八)依法治校,健全规章制度,为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提供可靠保障。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文件精神,学校结合实际,完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教师手册》、《学生管理手册》《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告学生家长书》《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礼仪常规》等,同时严格了门卫制度,要按学校要求做好来访登记,严格执行《门卫管理制度》,严禁一切机动车辆、外来人员、陌生人员未经允许进入校内;学校坚持24小时值班,2人值班,领导带班,通讯工具保证24小时畅通,保卫人员加强校内外治安秩序管理,采取定点执勤与巡视相结合的方式,维护好校园治安秩序。

建立校园安全巡视工作制度,组成校园安全巡视工作小组,负责早入校、晚放学及午休、课间的安全巡视工作,安全员不定时在校园内进行巡视、排查、预防和及时处理各种治安隐患。

学生上学、放学期间,学校在采取定点执勤与巡视相结合的同时,在学生中组织红领巾监督岗,开展“做一日交警,促交通畅通”活动,让学生体验交警生活,熟识交通规则,自愿参加学校巡逻小队,与交警合作,疏散上下学高峰期校门周围交通拥堵人流。

学校成立督导检查组经常检查校园及周边环境重点防范场所的消防安全设备、防盗报警器、交通指示标志,做到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在依法治校的基础上,确保校园平安。

(九)从源头抓起,及时化解内部矛盾。

我们在具体工作中,一是坚持疏通源头,从改进教师教风等方面来抓。

广大教职员工从自身做起,端正工作态度,改进工作作风。

二是学校均设立了整治信息员,做到信息渠道畅通,及时掌握校情师意动态。

三是抓调处,及时把不安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中。

对查出的重点矛盾隐患问题,按照整治责任制
的要求,将问题逐一落实到各级领导和责任人。

学校包年级领导联系各年级做到包调查、包处理,使所有重点问题都得以妥善化解。

四是抓信访。

我们力求“阵地前移,重心下移”,采取切实措施,注重工作实效,切实做到了“管好自己人、办好自家事、看好自家门”,营造良好的“小环境”。

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做到事事有回音。

(十)协调联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我们与公安、交通、文化、工商等部门联合,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治理。

坚持取缔和清理整顿校园及周边地区非法、违规经营的出租房屋和网吧、电子游戏厅、音像厅等娱乐场所,以及音像书刊点,不法饮食摊点和其他各类非法经营的商业摊点;整顿学校及周边的交通秩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组织开展了“青少年网络文明行动”,活动的开展对于引导青少年养成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活方式。

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加强对网吧的监督,教育网吧经营业主、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自觉遵守《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积极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让学生远离网吧、文明上网;要求学校,在给学生上微机课时,引导学生正确上网、文明上网;同时学校组成专项检查组,定期对校园周边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我们能自行解决的自行解决,不能自行解决的,联合其它职能部门协调解决,以确保校园周边安全。

三、效果及存在问题
今年以来,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得到了加强,值得庆幸的是近日县上配备了特警协助管理育才巷,我校周边卫生治安秩序有了明显改善,影响学校的卫生治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希望特警能长期坚持这项工作。

虽然,环境得到改善,但距离上级和人民群众对我们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一是,交通环境复
杂影响学生的交通安全。

个别路段(个别道口)交通设施不全交通秩序混乱。

交通主干道旁的周边交通设施偏少,造成车辆随意行驶、人车混行现象严重,无法保障行人特别是未成年学生的交通安全。

二是,学校附近流动的饮食小摊点出售的食品没有必要的证件和质量卫生保障,在有治理时效果较好,但过后容易出现反弹。

三、下一步的工作
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综合工程,一个社会工程,必须依靠各级党政和综治部门及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持之以恒,加强治理,才能确保校园有一个安全和谐文明健康的周边环境。

今后,我们将加倍努力工作,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更加良好的教育环境。

1、进一步健全学校周边综合治理领导负责制、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并按照国家的有关法规和要求,建立学校及周边环境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落实有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定期分析研究工作现状,加大投入予以解决治理困难,形成科学化、常规化、制度化的周边环境治理制度,严厉打击侵害师生安全的涉校治安案件,严厉惩处有关妨碍学校师生安全的不法违规经营商家,对于学校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必须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2、加强学校与综治部门紧密联系,强化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日常安全管理和保卫。

继续对文化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进行整治,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3、强化学校的教育责任。

学校要落实多时段、多形式的教育要求,落实教育管理的检查、评估和责任制度,层层签定责任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分管领导亲自抓,班主任教师为主抓。

并加强与家长联系和对经营市场的巡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学生进入不健康娱乐场所、参与不健康娱乐活动的现象。

4、建立健全长效管理和监督查究机制。

将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整治工作不负责任、流于形式、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取消其评先创优资格,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对在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表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