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德国社会学家()A、法约尔B、马克斯〃韦伯C、古立克D、厄威克2.公共组织的纵向结构形成公共组织的()A、部门制B、"条块"制C、职能制D、层级制3.目前各国的行政组织大多采用的组织结构形式是()A、直线式B、直线职能式C、矩阵式D、事业部式4.公共组织中正式组织的特点有()A、领导者自然形成B、成员相对固定C、自发地建立D、自发地分工5.我国行政组织建立坚持因事设位、因事择人,这即是坚持()A、职能原则B、服务原则C、统一原则D、系统原则6.“阻力虽然较小一些,但是不能触及公共组织内的根本性问题,而且时间缓慢,零打零碎,收效不是很大。
”评价的是哪一个类型的变革方式?()A、突变式变革B、渐进式变革C、计划式变革D、混合式变革7.公共组织外部环境诸方面中最基本的是()A、政治环境B、法律环境C、文化环境D、经济环境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明公共组织()A、人员的重要性B、经费的重要性C、行政目标的重要性D、物资设备的重要性9.公共组织结构中最基本的细胞、最基本的要素是()。
A、职位B、职能C、单位D、部门10.注重于对已发生的错误进行检查改进属于()。
A.事前控制 B.过程控制 C.事后控制 D.直接控制11.为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形势,某局长决定用公费为局里副科级以上干部配备手机,有人提出这违背有关的规定,该局长却说这是“例外原则”。
你认为该局长这样做()。
A.正确的,符合用权的例外原则 B.错误的,是对例外原则的曲解C.符合例外原则,但不符合民主原则 D.B和C12.我国政府中有人事、教育、科技、卫生等部门的设臵,设臵这些部门的基本标准和方法是()。
A.按职能设计 B.按行业设计 C.接服务对象设计 D.按重要性设计13.和公共组织的关系最密切、最直接和最复杂的环境是()A.政治环境 B.经济环境 C.文化环境 D.自然环境14.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首先将生态理论引入行政学领域的是()A.雷格斯B.高斯C.西蒙D.泰勒15.在我国,属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是()A.图书馆 B.杂志社 C.消费者协会 D.动物园二、多项选择题1、从社会发展史来看,组织产生于人类的()。
A、生产斗争B、社会斗争C、家庭斗争D、夫妻斗争E、父子斗争2、构成公共组织的物质要素包括()。
A、人员、经费B、物资设备C、组织目标D、权责结构E、人际关系3、巴纳德认为组织的三要素是()。
A、共同的目标B、协作的意愿C、沟通的信息D、较多的层级E严格的规章4、公共组织横向分工的标准包括()。
A、业务性质B、权力责任C、管理程序D、管理对象E、地区5、公共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互依性表现在()。
A、公共组织适应外部需要而产生B、公共组织的目标、规模、结构等决定于外部环境的需要C、公共组织的物质要素需从外部环境输入D、公共组织对输入的能量、信息有所选择和取E、公共组织能控制和改善外部环境6、公共组织职能的变革涉及()。
A、职能关系B、职能方式C、职能设臵D、职能重心E、职能配臵7、在自然经济中,较为突出的行政组织功能是()。
A、经济功能B、社会服务功能C、教育功能D、政治功能E、社会治安功能8、雷格斯将公共行政模式划分为()。
A、融合型B、分散型C、棱柱型D、衍射型E、集中型9、亚太公共组织文化主要是指()等地的公共组织文化。
A、香港B、新加坡C、澳门D、法国E、英国10、公共组织外部环境的特征有()。
C、教育功能D、政治功能E、社会治安功能三、案例选择题(阅读下面案例,完成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三个20世纪60年代名牌大学的大学生,毕业后各奔前程,少有来往,某天在党校学习时不期而遇,想不到由于工作的需要,他们都被推上了领导岗位,分别在三个局担任局长工作。
B约A、C两位老同学星期回到家一叙。
老同学聚会,自然而然地谈起了各自走马上任后的情况。
A说,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分头召集机关处室负责人的座谈会,通过这种座谈形式,让大家了解自己,也使自己熟悉各处室负责人,从而对局内的整个情况有个大概了解。
B与A的情况不同,他选择的第一件事是,与局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逐个谈心,向他们了解局里的情况,同时也谈了自己新上任的一些想法,借以沟通思想,使彼此有所了解,为今后顺利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
C走马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是,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地开展调查研究,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上掌握了该局的历史、现状,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同时与上下左右沟通了思想,建立了感情,密切了相互之间的联系。
A与B两人对C的做法很感兴趣,C接着说,他上任后的第二件事是,要求全局各处室,群策群力,拿出“两制一规范”的方案。
所谓“两制”,就是岗位责任制、奖惩制;所谓“一规范”,就是职位分类规范。
C亲自挂帅抓这项工作,他与各处室领导密切配合,分工合作,出主意,想办法,制定了岗位责任制,奖惩制,职位分类规范。
使大家明确,局机关是为基层服务的,通过“两制一规范”的制定,使局机关全体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减少了扯皮现象,克服了官僚主义,提高了工作效率,做到优胜劣汰,奖罚分明。
这样,逐步建立起一支素质好,技术过硬,清正廉洁,效率高,有实绩的干部队伍。
C上任后的第三件事是,提议创办一张(快讯)小报,他与大家一起讨论办报方针和信息输入、信息输出渠道等事宜,通过讨论使小报编辑人员明确,这是一张信息快报,要求编辑人员把从国外书报杂志中看到的有关新技术、新知识、新书目及时传递,其中,涉及到经济、科技、规划、管理等新动向的信息,要及时反映给局领导。
C谈完后,三个老同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位局长上任后,A、B两人通过接触领导,C通过各种形式广泛调查研究开始各自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你认为哪种方式最好?()A.A局长的方式 B.B局长的方式C.C局长的方式 D.没有最好,关键在于适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
2.根据你的认识,A和B借鉴C的经验,上任后应该做的第二件事是什么?(A.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沟通思想。
B.制定配套的规章制度,严格管理。
C.办一份通信小报,加强沟通D.不分先后,全面铺开,同时进行3..从管理知识和实际经验看,你认为C上任后做的三件事哪一件是最根本的?(A. 抓调查研究 B.抓制度建设 C.抓信息沟通 D.抓身体力行4.A、B、C三位局长之所以都被推上局级领导岗位,不是偶然的。
从上述案例提供的信息分析,你认为下述原因哪一条更重要?()A. 他们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生 B.他们年龄合适,有实际工作经验,工作努力。
C.他们工作有思路,都注重沟通。
D.他们有敬业精神,注重学习,包括学习别人的领导工作经验。
5.如果你参加三位局长的讨论,从领导的职能出发,你认为C在其所做的三件事之后还应该做的一项工作是什么?()A.决策 B.用人 C.沟通 D.激励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事业单位组织:2.组织规模:3.例外原则: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在当代有效激励公共组织人员的原则有哪些?2.公共选择理论中政府失败的原因是什么?3.简述高绩效公共组织的特点。
4.西蒙的“管理人”假设的特征是什么?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1.试述公共组织和经济环境的互动模式。
2.公共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是什么?A卷〉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 15分)1:B 2:D 3:B 4:B 5:A 6:B 7:D 8:D 9:A 10:C 11:B;12:A 13:A 14:B15:C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1:AB 2:AB 3:ABC 4:ACDE 5:ABCDE 6:ABD 7:DE 8:ACD 9:ABC 10:ABE 二、案例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D 2:A 3:B 4:D 5:D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 15分)1.事业单位组织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1分),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2分),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2分)。
2.组织规模:指一个组织所拥有的人员数量及其实力大小。
(5分)3.泰罗提出的例外原则(1分)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只保留对“意外事项”即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2分),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负责处理,以集中精力处理重大的或最主要的事情(2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在当代,对公共组织人员进行有效激励的可贯彻的原则有:(1)利益原则: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基础之上的,这就意味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都以利益最大化为动机参与社会活动,所以公共组织人员也不例外。
为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就要考虑物质利益对他们的激励作用。
(1.5分)(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即根据他们的职责权限、工作难易程度和所需能力大小等标准给予不同的报酬,但同时要坚持公平原则和共同富裕的方针。
(1.5分)(3)同步激励原则:即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同步进行的原则,使二者相互促进,可使激励的效果更显著。
(2分)2.政府失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原因是多样的。
(1)公共决策失误的原因:由于政府部门的领导者同样具有自利的人之本性,故其在选择和制定决策时,对作为政府决策目标的所谓公共利益的理解往往难以符合公共利益的要求,决策的依据是不充分的信息和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原则(2分) (2)政府工作低效率的原因:缺乏竞争性机制;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缺乏监督信息;政府机构自我膨胀。
(3分)3. 高绩效公共组织的特点是:(1)可行的公共组织目标体系; (2)合理化的权责结构体系; (3)人性化的人事管理范式; (4)较高的灵敏度和创新能力; (5)建立在绩效评估基础上的内部竞争; (6)相对充分的外部竞争(各要点各1分,最后两个要点1分)4. 西蒙的“管理人”假设有两大基本特征:(1)他寻求的是满意而不是最优,因此,他用不着去考虑一切可能的备选行动方案;(2.5分)(2)他将世界看成是近乎空旷的,因而不去考虑事物之间的一切相互联系。
(2.5分)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1.在公共组织外部环境的研究中,经济环境因素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对公共组织来说,经济环境因素是一个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及由此产生的经济秩序对于公共组织的影响和作用。
(1)经济环境对公共组织的影响和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经济结构的组成不同,公共组织的构成也就不同;经济的发展水平会影响到公共组织的设臵;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相应的公共组织的设臵和运行也有不同;经济运行状况如何也会影响到公共组织的产生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