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职业大学文件
通职大…2013‟5号
南通职业大学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试行)
各院、部、处、办: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我校内涵建设水平,调动全校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教改能力,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价基本原则
1.以评促教、以评促改、以评促学
通过对教师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建立良好的学风。
2.“四位一体”全面评价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团队由来自相关企业和行业的校外专家、本专业的在读生和目前从事本专业并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学校教学督导,及本教学部门的同专业教师和业务领导共同组成。
由校外专家、学生、教学督导和同
行“四位一体”,对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价。
二、评价主要内容
1.教学内容评价
由校外专家及目前从事本专业并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共同评价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标准和所使用教材是否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否符合高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
2.教学方法评价
由本专业学生、教学督导和同行,共同评价该教师能否结合课程的特点和各章节的教学内容,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能否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能否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参与课程讨论和回答问题,努力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3.教学效果评价
由本专业在读生、学校教学督导和同行,共同评价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后,能否较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能,是否达到了课程教学的预期目标。
4. 教学质量评价
由教学质量监控中心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评价,结合被评课程学生考核的成绩(含统考、各种技能考试的成绩等),得出该教师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
三、评价办法
1.参评申报
学校每位专任教师每学期必须申报1门课程参加评价,教学部门中层干部和校内其他部门兼课教师每年可申报1门课程参加评价,申报时间安排在每学期初。
2.评价细则
(1)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将成为一项常规工作,学校每学期都将按时开展,具体评价工作由教学质量监控中心根据全校教师申报的课程情况统一安排,保证每个专任教师每年都有一门课程参加评价。
(2)每门参评课程必须首先通过校外专家的教学内容评价,具体要求参见《南通业大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3)学生评价采取网上评教、班级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等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4)教学督导评价采用随机课堂听课的方式,一般每门参评课程教学督导听课2次,其中现场听课不得少于1次。
(5)同行评价由各教学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任课教师申报的所有参评课程都要进行同专业教师的听课评价。
3.评价结果
综合校外专家评价、学生评价、教学督导评价和同行评价的结果,形成每门课程教师课程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
各项所占的比例为:校外专家15%,学生评价30%,教学督导评价30%,同行评价占15%,课程考核成绩占10%。
四、相关规定
1.每学期结束前,各教学部门将本部门被评课程的校外专家评价和同行评价结果汇总后交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中心,由教学质量监控中心负责对校外专家评价、学生评价、教学督导评价和同行评价的结果及被评课程的考核成绩进行统计汇总。
2.教师所任课程的评价结果可作为教师个人年终考核、晋升职称时的教学质量考核、参加与教学相关的各种评优、评先进的重要依据之一。
3.对连续两年课程评价结果为优秀(排名前20%)的教师,从第三年开始可免评两年(指相同课程),其免听年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取前两年评价结果的平均值。
4.对当年评课结果较差(排名后10%)的教师,由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中心协同该教师所在部门,帮助其分析问题寻找原因,促使其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对少数工作态度较差者,将采取批评教育的方式,促使其转变工作态度,对已造成严重影响者将根据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调离教学岗位。
附件:南通职业大学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南通职业大学
2013年2月28日
南通职业大学校长办公室2013年2月28日印发
附件
南通职业大学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试行)
一、课程教学内容评价
1.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标准和所使用的教材(含主要参考资料),是否符合高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课程教学内容中所突出的重点、难点和与强调的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的关键点,是否符合高职教育的实际需要;课程教学内容与计划学时数是否匹配。
2.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否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否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否紧紧围绕实际职业岗位的需要,能否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
3.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安排能否真正体现学以致用、学有所获、学有所长的高职教育思想。
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总分100分)
1.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共25分)
(1)教学文件齐全(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日历等),规格质量符合学校规定的要求,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的一致。
(5分)
(2)教学准备充分(备课笔记或多媒体课件、各种教学辅助材料、工具、设备等),课程教学进度与教学日历安
排基本一致。
(5分)
(3)授课语言表达清晰,教学内容讲解流畅,仪器设备操作熟练,演示自如。
(5分)
(4)严格要求学生,认真维护课堂纪律。
适时批评教育不良现象时,方法恰当,效果良好。
(5分)
(5)有效使用教学时间,课堂驾驭能力强。
(5分)
2.课堂教学内容(共20分)
(1)课堂教学围绕能力目标展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调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关键点。
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体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为专业教学服务的理念;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需要紧密联系,实践训练内容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
(10分)
(2)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职业能力或岗位技能培养的项目、任务、案例等,实现讲解与职业能力训练同步。
(10分)
3.教学方法(共30分)
(1)运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等方法,知能训练有机融合;在理论知识的讲授时体现“学中做”,在实践操作训练过程中体现“做中学”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15分)
(2)运用多种教学资源、技术、方法,通过恰当的媒体与板书展现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踊跃讨论和回答问题,使教学内容
易于学生掌握。
(10分)
(3)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内容与方法,促进学生及时消化和掌握教学内容。
(5分)
4.课堂教学效果(共20分)
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浓厚,踊跃参与课堂讨论并表达观点,师生互动良好,学生反映好。
三、学生评价(总分100分)
1.师德教风(共20分)
(1)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平时能遵纪守时,严格要求自己,注重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10分)
(2)严格要求学生,认真维护课堂纪律,适时批评教育不良现象时,方法恰当,效果良好。
(10分)
2.教学工作(共60分)
(1)平时课堂教学准备工作充分,讲课语言表达清晰,教学内容讲解流畅,仪器设备操作熟练、演示自如。
(15分)(2)讲课思路清晰明了、突出重点、讲清难点、重视关键点,并能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岗位能力的培养。
(15分)
(3)能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方法,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课堂教学效果好。
(10分)
(4)能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板书清楚,多媒体课件(含网络教学资源等)教学效果好。
(10分)
(5)课外作业布置适量,作业批改认真负责。
(5分)
(6)实践指导、辅导答疑认真负责。
(5分)
3.教学效果(共20分)
(1)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气氛浓厚,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10分)
(2)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专业技能,教学效果好。
(10分)
四、课程考核成绩评价(总分100分)
主要是通过被评价课程的学生考核成绩、岗位技能训练结果等客观数据,评价课程教学效果是否符合高职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是否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附件(相关附件请从教学质量监控中心FTP下载)
1.南通职业大学课程教学内容评价表(校外专家评价)2.南通职业大学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评价)3.南通职业大学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表(教学督导评价)
4.南通职业大学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表(同行评价)5.南通职业大学课程考核成绩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