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教学实录执教:赵志祥师:这篇课文是中国著名的大画家、大学者……哪一位写的?生:(齐)丰子恺(老舍)师:有的同学说是老舍,老舍写过一篇《猫》,他是个大作家。
既是大作家,又是大画家的这个人,就是本文的作者,他叫丰子恺。
我想同学们已经把课文读过好多遍了。
生:(齐)对!师:那现在咱能不能不用看书,回想一下,这篇课文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哪一句话,哪一个词,或者是哪一段,或者是哪一个什么什么。
只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都可以交流一下。
谁愿意说?生:架子,那个白鹅架子,架子十足的那句话。
师:“白鹅架子十足”的那句话,想不起来了是吗?没关系,待会从课文中把它找到。
请坐。
师:还有谁来说?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描写鹅吃饭的那一段。
师:描写鹅吃饭的那一段,书上好像有一个词,叫吃什么来着?生:慢条斯理。
师:不是,叫吃什么来着?生:吃相。
师:哎,对,吃相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不错。
还有吗?再接着说。
生:我喜欢《白鹅》这一课的中心句。
师:哇──了不起!这个同学读书很会动脑筋,说话和别人不一样。
他说他喜欢《白鹅》这一课的中心句。
请问,哪一句?生:具体的是哪一句我也记不清楚了。
(笑声)师:没关系,你请坐。
孩子们,咱们打开书,帮助他一起找,找到了再说,看谁能找到,找到中心句。
(生齐翻书自己找)找到的可以拿笔把它划下来,我看画的准不准。
(边巡视辅导边调控)嗯,帅,厉害,一下子就找到了,划的不错。
对,划好了就举一下手,我会过去看。
(走到一个举手的学生跟前)能再去掉一句,只留一句就更好了。
(又走到一个举手的学生跟前)嗯,划的准,好。
真厉害,咱班同学真了不起,一下就找到了中心句。
能读一读中心句吗?谁来?生:鹅的高傲正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师:划这一句的举手。
(众生纷纷举手)师:把手放下。
划对这一句的都了不起。
这一句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句,不过呢,还要加上一点,这是中心内容的句子。
还有一句也叫中心句?请你。
生: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到,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啊!师:嗯,你划的这个地方很准,如果请你把这段缩句,缩到最短,只选其中的一小部分,你选哪里?还请你,你来。
生: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师:请坐。
划这一句的举手。
好!划这句的同学也是非常了不起!请看黑板。
我有一个习惯,我比较喜欢老师写字的时候,学生也跟着我一起写。
写在书上就可以了,你觉得书上哪个地方合适写,就写在哪个地方,好吗?准备动作真快。
我还发现你们握笔的姿势都是正确的。
坐姿也非常美,嗯,真不错!最好不仅看老师写什么字,还要看老师怎样写好看这个字。
(师在黑板上“白鹅”前添加“高傲的”三个字,然后巡视)嗯,不少同学很聪明,对,他就在课题前边写上“高傲的”三个字。
有的同学在课题的旁边写了“高傲的白鹅”五个字,这都是非常好的方式,不错。
师:好!坐端正,看黑板,咱们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高傲的白鹅。
师:这篇文章的题目叫《白鹅》,如果给他改个题目叫“高傲的白鹅”,行不行?生:(齐答)行!师:假如你非常的傲慢,老师会表扬你还是骂你?生:骂。
警告。
师:对!会警告你,肯定会批评你。
但是请问,高傲的白鹅,前面还加了一个好一个高傲的白鹅,那丰子恺老先生是在批评那个白鹅的高傲呢,还是怎么回事?生:在夸奖。
师:我总觉得,一个人,管甭他是什么人,或是动物,他高傲了都不大能夸奖他。
生:我认为丰子恺先生是在批评那个白鹅。
师:在批评那只白鹅?待会再说说你那独特的理由。
生:我也认为丰子恺先生是在夸奖那个白鹅。
生:我和前两位同学的观点相同。
师:夸奖?生:对!生:我也认为丰子恺先生是在夸奖那个白鹅。
生:我认为丰子恺先生是在批评那个白鹅。
师:好了,同学们,除了夸奖、批评还有别的意见吗?别的意见说,相同的就不用再说了。
生:十分惊奇,我觉得他十分的惊奇。
师:哦,你觉得丰子恺对这只白鹅感到十分的惊奇?生:有点好奇,有点想不通,它为什么这样的高傲呢?师:哇赛!如果丰子恺爷爷在这里一定会把你搂到怀里夸你是个好孙子。
(笑声)生:我认为丰子恺爷爷是在赞扬这个白鹅。
师:是在赞扬它的高傲?生:是的。
师:比夸奖更深了一层?生:我觉得丰子恺爷爷是在赞赏这个白鹅。
师:在赞赏这个白鹅。
我总觉得你说的好像更贴近丰子恺爷爷的心思。
师:我有一个想法……生:老师我想说……师:好,你说。
生:我认为丰子恺爷爷是喜欢这只白鹅的高傲。
师:我现在宣布,他的想法……(老师的话再次被学生打断)生:我认为丰子恺爷爷是非常欣赏这只白鹅的高傲。
生:我觉得丰子恺爷爷非常惊讶这只白鹅为什么这样高傲。
师:和他差不多,请坐下。
生:它的高傲不是来自它的表现,而是来自它的本身的。
师:你这句话我听起来明白,不知道大家明不明白。
很有哲理的一句话。
咱们时间不多,不能在这探讨,你回家把这句话写下来,让同学们好好的讨论讨论,如果大家懂了就说明你说的很有哲理,如果大家觉得还不懂,你要想法把它写得更清楚一点,行不行?生:行!师:说话算数?生:好!师:孩子们都谈完了大家的看法。
我想谈谈我的看法行吗?生:(齐答)行。
师:我比较赞同这位同学的观点,“喜欢这只白鹅!”我更赞同这位同学的观点,“欣赏这只白鹅!”。
因为在丰子恺爷爷的心目中这只小动物很可爱。
可爱就可爱在它的高傲上。
正像同学们刚才说得中心句一样,从它的叫声、步态,刚才那位同学说得尤其是它的吃相当中看出它的高傲。
这高傲可不是咱们平时说得骄傲,这个高傲看起来很有趣,很可爱,仿佛是自己的一个小孩子,一个小宝宝,这么好玩,这么的天真。
他是怀着这样一种感情写的。
咱们应该读过老舍爷爷的《猫》,对吧?生:(齐答)对!师:这么一个淘气的猫,人家老舍在那写文章,它跑到人家稿纸上在那乱踩;抓着花枝荡秋千,枝折花落。
可是呢,你从来不会责打它,淘气还不责打它。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高傲的鹅,丰子恺爷爷是批评它还是欣赏它?生:(齐答)欣赏!师:对!咱们要再写几个字了,写三个字。
孩子们,这三个字你们应该自己知道写什么了。
(师在黑板上“高傲的白鹅”前加一个“好一个”,然后边巡视边有感情的朗读:“好一个高傲的白鹅”。
)师:原话是“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如果有兴趣可以给那个“动物”旁边加上“白鹅”,意思都一样──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好一个高傲的白鹅。
(学生在书上添写“白鹅”二字)师:我顺便问一下,老师老让你们在书上写这个写那个,这叫什么方法?生:(齐答)做笔记!师:说得太大了,具体是做笔记的哪一种呢?这叫什么,在重要的地方圈点勾画,还要写上自己感受到的东西?教大家一个新名词,这叫“批注”。
哪两个字知道吗?生:知道,“批”是“批评”的“批”,“注”是“注视”的“注”。
师:对,“批评”的“批”,“注视”的“注”。
批注是一个好方法,以后啊,你们自己的书啊,就不用再摘抄了,只要是你自己花钱买的书,属于你自己的,看哪一段好就划下来,有什么想法直接在书上写下来。
这叫做“批注”。
但是到图书馆,别人的书千万不要乱画。
明白了吗?(生答“明白”)师:好了,大家说了半天,明白了丰子恺爷爷写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
包括中心思想,就是要表达的一个思想感情,都清清楚楚了。
刚才我记得好像那位同学说了,它高傲有三点,但是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它的吃相,对不对?大家来看一看吃相,象咱们聪明人应该都知道课文的最后一部分是写的什么啊?生:吃相师:吃相,现在我想考大家一个最难的问题:如果我要用书上的两个词语,八个字,来概括鹅的吃相,你能找准吗?两个词语,八个字,就在书上,现在开始读书。
(学生开始读书、讨论,教师巡视并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①不知道才要你自己找呀。
②可以讨论,可以互相看,看谁找得准,还要想想为什么。
③哎──你可以下位去问一下,只要你能问来!④哦,都可以。
这是我个人意见,你们再一起讨论看看行不行。
⑤你们两人一商量,找的和我找的一模一样,当然跟我找的一样的不一定就是完全正确的。
⑥哎,你找了哪里,在哪?我没看到你画出来嘛。
⑦厉害!厉害!你告诉他画的啊,那你就更厉害了!既独立学习又帮助同学,好,厉害!⑧哇,厉害厉害厉害!对,画下来来啊,孩子。
⑨哎!对,画下来。
⑩哎!真厉害!了不起!对,找到了就画下来。
)师:我发现还没有人找错!也就是“三眼一板”和“一丝不苟”。
好,咱们一起把这个词写一遍。
拿起笔,一起来啊!(师在黑板写“三眼一板、一丝不苟”)我说了,最好的是先看老师怎样写然后再动笔。
师:这就是它的吃相。
我不知有没有人反对我的意见,如果有就大胆说,没关系的。
生:还有一个。
师:还有一个?你说。
生:从容不迫。
师:从容不迫?你说得对!但是呢?从容不迫只说它吃相的一个部分。
你看,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边侍侯,你说这是吗?生:不是。
是前面。
师:哦,看前面,“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向前去,饮一口水……”对吧?生:对。
师:你们俩说的都有道理。
孩子们,咱们一起看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这两个同学厉害,我倒没注意啊!请看第四自然段的那一幅图的上边,最后一行,“它一定从容不迫地……”,看到没有?生:看到了。
师:这有一个从容不迫,这位同学说是,请说说你的观点?他说用这两个词来概括不行,你说为什么?生:因为它这里说,“鹅的步调从容不迫,大模大样地颇像京剧里净角出场”。
这是形容它的步调,并不是形容它的吃相。
师:这是讲它的步调是吧!但是他(指着一个学生)说的是这个地方啊。
这地方,是写步调的,你说的是哪个地方?指给我看看。
(学生指给老师看)你说的是第六自然段的开始,大家一起读第六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读。
生: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边侍侯像饭馆里的旁观一样。
师:对!那么请问,这四个字“从容不迫”能不能代替这八个字呢?生:能。
生:不能。
师:能不能?生:不能。
师:我个人认为,能!为什么?孩子们?前面的从容不迫只是说它的步调,而这个从容不迫地吃饭……生:吃饭就包括了……师:对,吃饭就包括了“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就是从容不迫,充分地表现了鹅吃相的高傲。
师:高傲是高傲哦,有人可要乘机钻空子了。
生:狗!师:哎呀!聪明人。
厉害!再说一遍,谁钻它的空子啊?生:(齐答)狗!师:岂止是狗,很多“人”都钻它的空子。
钻它空子钻得最能的是谁啊?生:(齐答)狗!师:对!描写最精彩的是哪一个自然段?生:(齐答)第六自然段。
师:告诉你们,我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啊?前面读得一般般,也没觉得怎么有意思,包括鹅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我还学了净角出场的样子拽了两拽。
知不知道净角是什么?知道的举手。
净角,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哦!哦,你说吧!什么是净角?生:戏里面分正派和黑派,净角就是正派人物。
师:净角就是正派人物。
好象我不太同意这个观点?请你再说说。
生:净角就是花脸师:哎!我比较同意他这个观点。
生:净角就是京剧和其他戏剧里面的花脸。
师:哎呀!你说的更加准确。
就是戏曲当中的那些花脸,一般的都叫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