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种电荷教学案

两种电荷教学案

王屋一中教学案
年级九学科物理课题两种电荷时间
学习目标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物体带电的性质;
2.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原理,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
4.会使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5.知道摩擦起电及物体是否显电性的原因。

知识要点1.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原子的结构
3.导体和绝缘体
学习流程学点一:两种电荷
1. 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

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

习惯上我们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2.认真观察15.1-1演示实验,并阅读33页内容,完成有关问题:
①经摩擦过的玻璃棒、橡胶棒(能或不能)吸引轻小物体。

②自然界只有种电荷: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叫,可用“+”表示。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

可用“-”表示。

③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异种电荷。

3.电荷量: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其单位是,简称,符号。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即带电物体都有的性质。

图2 能 力 测 试 巩 固 提 升
巩固新知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用丝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
那么小球可能带 电,也有可能 。

2.将带电的梳子靠近自来水龙头放出的细水流时,就会观察到 。

3.电线的芯线是用金属来做的,因为金属是 ;电线芯线的外面包上一层橡胶或塑料,因为橡胶或塑料是 。

4.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存在大量的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的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 的范围内,不能 。

5.玻璃棒和绸子相互摩擦时, 上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 上,因此玻璃棒因 了电子而带上 电荷。

拓展应用
1.两个悬挂着的通草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2所示,那么A 球一定是 ( )
A.带正电荷
B.带负电荷
C.不带电
D.带与B 球相同的电荷 2.A 、B 、C 、D 四个带电体,已知D 带正电,A 和C 互相排
斥,C 和B 互相吸引,而B 和D 也互相排斥,则( )
A.A 、C 带正电,B 带负电
B.A 、C 带负电,B 带正电
C.B 、C 带正电,A 带负电
D.A 所带电性不能确定
3. 三只轻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其中任意两只球靠近时都互相吸引,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
A.三球都带电
B.有两球带同种电荷,第三球不带电
C. 只有一球带电
D.有两球带异种电荷,第三球不带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