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种电荷》学案

《两种电荷》学案

《两种电荷》学案
一、填空题
1、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电,B与C 一定能相互。

(填“排斥”“吸引”)
2、台式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保证电脑的稳定性,需要打开主机箱盖除尘,这是因为散热风扇的扇叶在转动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带上了,可以轻小物体,所以灰尘会附着在扇叶上。

3、如图所示的仪器叫.用带电体接触它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两金
属箔片上,两箔片就张开,则两箔片上带的是(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4、如图所示,将塑料绳一端扎紧,另一端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

用手从上向下捋几次,观
察到细丝蓬散开来,是因为细丝与手摩擦后带上(选填“同”或“异”)种电荷而相互。

5、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多彩的颜色是由红、、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电视机屏
幕上容易“沾”上灰尘,是因为屏幕上。

6、现有:①花生油、②铅笔芯、③水银、④塑料盒、⑤铜钥匙等物品,其中属于导体的是,常温常压下属于液体的有。

(均填序号)
7、与丝绸摩擦的A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带正电;用久的风扇扇叶上布满灰尘主要是由于风扇旋转与空气发生,带电体具有的性质。

8、通过的方法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上电的现象叫做摩擦起电,实质是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当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球时,发现两金属箔片张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9、雷电是云层与大地之间或云层与云层之间的放电现象,放电的两者所带的是______种电荷,云层所带电荷是因______而获得的。

10、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警示:“严禁用塑料桶运汽油”。

这是因为在运输过程中汽油会不断与筒壁摩擦,使塑料桶,存在火灾隐患。

某同学上学途中经过加油站时,闻到汽油味,这是由于。

若把玻璃棒和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会张开,金属箔片张开的原因是。

11、石墨、玻璃、空气、盐的水溶液等几种物质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有;属于导体的有。

12、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孙发现了比原子小的带电的电子,从而揭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金属锡的原子核带有50个元电荷,它的原子核外带有个电子。

二、选择题
13、下列现象中,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A.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衣时,会听到啪啪声
B.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越蓬松
C.吸尘器能够把地上的碎纸屑吸起来
D.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许多脏物
14、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说明验电器()
A.不带电B.带正电C.带负电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
15、用细线悬挂着的三个小球,将任意两个小球靠近时都能相互吸引,这三个小球()
A.只有一个带电荷B.肯定有一个不带电,另外两个带异种电荷
C.肯定有一个不带电,另外两个带同种电荷D.三个都带电荷
16、如图是A,B,C三个轻质塑料小球的相互作用情况,若A带正电,则C的带电情况是()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C.可能不带电D.无法判断
17、如图所示的是A、B、C三个用细线悬挂的轻质小球,靠近时发生相互作用的情形,关于各小球带电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能A带负电,B带正电,C带负电 B.可能A带负电,B不带电,C带正电
C.可能A带正电,B带正电,C不带电 D.可能A不带电,B带负电,C带正电
18、毛皮与塑料尺摩擦,由于毛皮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所以结果是()
A. 塑料尺得到电子带负电
B. 塑料尺失去电子带正电
C. 毛皮得到电子带负电
D.毛皮失去电子带负电
19、如图1甲所示,验电器A带负电,B不带电。

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如图乙所示),金属棒中()
A、电流方向由A到B
B、电流方向由B到A
C、有电流但方向无法确定
D、始终无电流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 B.铜线能导电是因为在铜线内部存在自由移动的正电荷C.电阻箱不能准确读出连入电路的电阻值 D.验电器可以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1、中央电视台的“三星智力快车”节目介绍说,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因此蜜蜂在飞行中就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蜜蜂带负电B.蜜蜂带正电C.空气不带电D.空气带负电
22、a、b、c、d四个通草球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右图所示,则d球()
A.与a球带同种电荷 B.与b球带同种电荷
C.与c球带同种电荷 D.不带电或与a球带异种电荷
23、下列四组物质属于导体的一组是()
A.人、大地、油B.金属、电木、橡胶 C.石墨、大地、盐水 D.玻璃、纯水、陶瓷
三、实验、探究题
24、我国古代对电现象的认识,是从雷电及摩擦起电现象开始的。

古人的著作里面有关这方面的记载:(1)《淮南子·坠形训》认为:“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

其中的“阴”指负电荷,“阳”指正电荷,云层带电是因为云层与空气摩擦使发生转移,这种现象叫。

(2)《南齐书》中有对雷击的记述:“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

“电火烧塔下佛面”是因为佛面的金属膜属于,强大的放电电流通过佛面的金属膜,金属被熔化。

“而窗户不异也”是因为窗户为木制,木头属于,所以仍保持原样。

25、在“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中:
(1)发现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会相互,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去靠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之间会相互。

如图16,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2)把其它经过摩擦而带电的物体分别去靠近上面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发现若跟玻璃棒吸引的,就会跟橡胶棒排斥;而跟橡胶棒吸引的,就会跟玻璃棒排斥,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