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命名
Ipomoea batatas
Zea mays
三、比较生物的学名和人的姓名
梅:Prunus mume
麻雀:Passer ammodendri
桃:Prunus persica
喜鹊:Pica pica
学以至用:
1、梅的学名是:Prunus mume。下列 各种生物中,与其分类地位较近的是 ( )
A、喜鹊:Pica pica
在亚马逊河流域的森林中, 生活着一种世界上最小的 猴子——狨猴,又称指猴。 这种猴长大后身高仅10— 12厘米,重80—100克。 新生猴只有蚕豆般大小, 重13克。这种猴子喜欢捉 虱子吃,且生性温顺,因 此饲养它们便成为当地印 第安人的嗜好。
第一节 生物的命名
一、生物的俗名
人们对于自己所认识 的生物都要给予一定的 名称,这种人们习惯使 用的名称通常叫做俗名
家猫:Felis domestica
(1)对比你自己的姓名,说说看,生物学名的哪一部 分相当于你的姓?哪一部分相当于你的名呢?
(2)俗语说“照猫画虎”,可见猫和虎比较相像。现 在请你判断:按自然分类法,科学家在给这些动物命 名的过程中,认为猫和狮这两种动物中哪种动物与虎 的亲缘关系较近。
3、以下是一些名称中有“鱼”的动物的学名,请比较并回 答下列问题: 带鱼:Trichiurus haumela 鲫鱼:Carassius auratus 甲鱼:Amyda sinensis 娃娃鱼:Megalobatrachus davidianus 衣鱼:Lepisma saccharina 鲍鱼:Haliotis giganrean
土豆
= 马铃薯
番茄
= 西红柿
同物异名
甘薯
江苏:山芋 四川:红薯 上海:番薯 东北:地瓜
白头翁
白头翁
同名异物
杜鹃花
杜鹃鸟
芙蓉花
芙蓉鸟
画眉
话梅
读音误解
章鱼
鳄鱼
使用俗名带来的种种不便:
同物异名
同名异物 读音误解
二、生物的学名
瑞典植物学家
生物分类学之父
林奈
(1707—1778)
双 名 法
4、
实践应用
校园植物挂牌
扁鼻的蛇
活 动
食蚁兽
叶呈心形的阿尼卡菊
仙女草
六线蜥蜴
蝙蝠 家蝇
二星瓢虫
海马
白头鹰
创立世界通用的生物命 名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人们平时喜欢用俗名而不是学 名,这是为什么?
2、一种生物的俗名是多样的,而 学名却是统一的。生物的名称从 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为什么 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美人鱼:Dugong dugon
根据你已有的经验和你的猜测,你认为真正是鱼的动物有哪 些?
文昌鱼(Branchiostoma) 脊索动物, 外形像小鱼,体侧扁,长约5厘米,半透明, 头尾尖,体内有一条脊索,有背鳍、臀鳍和 尾鳍。生活在沿海泥沙中,吃浮游生物。文 昌鱼说它是“鱼”,实际上并不是鱼。它是 介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的动物,而 更趋向于脊椎动物。是地球上最早的由无脊 椎到脊椎的过渡。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文昌 鱼演化为各种脊椎动物。文昌鱼是福建厦门 的名贵特产,俗名鳄鱼虫,它的主要产地在 厦门市同安县刘五店,并因刘五店岛屿上有 个文昌鱼阁而得名。文昌鱼是珍稀名贵的海 洋野生头索动物,列为中国二类重点保护对 象。
B、桃:Prunus persica
C、玉米:Zea mays
D、麻雀:Passer montanus
2、以下是几种动物的学名,试对它们的学名进行比较, 并回答下列问题。
金钱豹:Panthera pardus 狮:Panthera leo
虎:Panthera tigris
豹猫:Felis bengalensis逊雨林的新发现
拉塞尔博士是国 际自然保护协会 (IUCN)成员,致 力于研究并保护世界 生物多样性,他从 1977年起担任该协 会灵长类专家组主席。 迄今为止,他已发现 了许多新的猿猴属种。
这就是故事中被发现的新物种
侏儒小猿(Callithrix humilis)是迄今发现的世 界第二小猿猴。这种猿猴 的身体大约只有10厘米, 体重仅为158克左右。
( 生 银杉 物 的 Cathaya argytophylla Chunet Kuang 学 名 ) 属名 + 种名 + 命名者姓名
现代人的学名 Homo sapiens Homo为属名,意指人 sapiens是形容词,表示有智慧
的意思
生物的学名为什么使用拉丁文字?
1、拉丁文是二千多年前居住在亚平宁半岛罗马地区 拉丁民族的语言,后来这个民族征服了欧洲大部分 地区和中东一部分,建立了罗马帝国,拉丁语就成为 整个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后来罗马帝国解体,形成 了很多独立国家,这些独立国家在拉丁文基础上结 合本地区的方言又组成了各国自己的语言,如法国, 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罗马尼亚等国的语言有很 多近似之处,常称拉丁语系,就是这个原因。 2、这种文字语义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废弃文字; 3、该文字逻辑性强; 4、该文字语义只有一种含义,不会发生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