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5单元第14章第1节生物的
命名和分类学案苏科版
年级:七年级学科:生物分课时:1 总课时:18时间:
课题:生物的命名和分类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
1.说出生物学名的重要性和双名法的表达方式
2.说出生物分类的目的、分类系统的七个等级及其关系
3.说出可被分类依据的生物特征
学习重难点
1.生物的科学分类方法和等级
2.确定科学分类所依据的主要特征
学习过程:
一.自学
自学课本P110--116,自主完成基础检测
基础检测
1.人们习惯使用的名称叫_________,由于国家、名族,语言、习惯各不相同,
所以俗名也千差万别。
生物俗名虽然_____________,但因为各种原因,引起
很多困难。
2.瑞典博物学家_________确立了一种生物命名法-------_________,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学名有______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________,第二部分是______。
都用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
3.双名法使每个物种___________全世界通用的科学名称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一种科学的国际通用的生物命名方法。
4.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_____________,把它们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等级。
其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等。
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___。
5.动物分成两大类:一类是_________动物;一类是_________动物。
脊椎动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无脊椎动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生物分类等级从小到大,生物种类越来越少,共同特征越来越多,亲缘关系越来越近
6.根据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等特点,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能力提升
1.生物界中,最大的分类单位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A.门、种B.界、科
C.界、种D.门、纲
2.生物分类单位越小()
A.共同特征越少,生物数量越少 B.共同特征越多,生物数量越少
C.共同特征越少,生物数量越多 D.共同特征越多,生物数量越多
3.下列分类等级中,所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少的是 ( )
A.食肉目
B.鱼纲
C.动物界
D.脊索动物门
4.在下列分类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的是()
A.种
B.科
C.纲
D.门
5.从生物在分类中的位置可以看出生物之间的哪种关系()
A.亲缘
B.食物
C.环境
D.外形
6.某同学将小麦、速生杨、松树归为一类,把海带、肾厥和满江红归为一类.他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种子的有无 B.果实的有无
C.陆生或水生 D.根、茎、叶的分化
7.认真观察和识别下图图片中的植物,并阅读(1)下面的图图分类表解,回答问题:
(1)根据如图分类检索表,在如图中找出与A、B、D对应的植物写在括号中,并将植物名称分别填写在横线上.被子植物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A和B是_______植物,D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2)C类植物的花因为没有,不能形成果皮.因此,我们把这类种子无果皮包被的植物叫________植物.
二、交流
三、评价
四、布置作业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