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护理一年级《中医学基础》试题(卷)一、名词解释(2×5=10)1.阴阳2.藏象3.胃气4.主诉5.大汗二、填空题(1×20=20)1.土之母为,之子为。
2.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包括、、奇恒之府。
3. 、、、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4.经络系统是由、、连属部分组成。
5.面部赤色主和戴阳证。
6.脉诊时常采用“寸口诊法”,寸口脉分寸、、尺三部,两手共六部脉,分候各脏腑,左寸候,左尺候,右关候,左关候。
7.我国大部分人属黄种人,其正常的面色是、明润含蓄。
8.正常舌象常概括为“淡红舌、”。
9.以寒邪为病的四肢关节疼痛称为痹,以湿邪为病的四肢关节疼痛称为痹,以风邪为病的四肢关节疼痛称为痹。
三、单项选择题(30×1=30分,注意选准后请将答案依次写在下面的方框内,否则不得分)1.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A.《黄帝内经》B.《针灸甲乙经》C.《难经》D.《脉经》E.《本草纲目》2.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是()A.上午B.前半夜C.下午D.后半夜E.以上说法都不对3.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是()A.炎上B.稼穑C.润下D.从革E.曲直4.阴阳的转化是()A.绝对的B.有条件的C.偶然的D.必然的E.以说法上都对5.五行相侮正确的是()A.木侮土B.水侮火C.金侮火D.水侮木E.土侮金6.下列哪一项不是心的生理功能()A.主神志B.主血脉C.主藏血D.其华在面E.开窍于舌7.与水液代谢相关的脏腑是()A.心肝肾B.肺脾肾C.心肝脾D. 肝脾肾E.脾胃肾8.有“后天之本”之称的是()A.肝B.心C.脾D.胃E.肾9.具有调节体温,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气是()第 1 页共6 页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中气10.经络系统中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A.奇经八脉B.十二经别C.十二正经D.浮络 E .以上都对11.奇经八脉中,“一源三岐”的是()A.督、冲、任B.冲、任、带C.督、带、冲D.任、带、督E.以上都不对12.以下是手太阴肺经的循行部位的是()A.上至外侧前缘B.上肢内侧前缘C.上肢内侧后缘D.上肢外侧中缘E.下肢内侧前缘13.“六淫”是指()A.六气B.六气的太过或不及C.六种毒气D.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E.风寒暑是燥火14.在六淫中,最易伤肺的邪气是()A.湿邪B.风邪C.寒邪D.暑邪E.燥邪15.诸湿肿满皆属于()A.肝B.心C.脾D.肺E.肾16.与气陷病变相关的脏是()A.肝B.心C.脾D.肺E.肾17.头两侧痛,病属()A.太阳经B.阳明经C.少阳经D.厥阴经E.太阴经18.脾和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A.先天和后天的相互资生、促进B.先天和后天的相互转化、制约C.水液的代谢和气血的生成D.气血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E.水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19.纯属外邪,而无内邪之说的是()A.风B.寒C.暑D.湿E.火 20.病因有多种,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病因()A.外感六淫B.内生无邪C.七情内伤D.饮食劳逸E.虫兽外伤21.风邪的致病特点是()A.其性开泄B.易伤津血C.易于动血D.其性重浊E.其性粘滞22.何邪致病以疼痛为临床特点()A.风B.暑C.寒D.湿E.燥23.火邪、暑邪共同的致病特点是()A.易伤津耗气B.易于动血C.易于夹湿D.易于生风E.易于伤肺24.正气强弱主要取决于()A.气候因素B.地域因素C.饮食习惯D.生活与工作环境E.体质与精神状态25. 正常脉象一息()A.二到三至B.三到四至C.四到五至D.二到四至E.三到五至26.血为气之母主要是指()A.气能生血B.气能摄血C.血能养气D.血能摄气E.气随血脱27.导致津液的输布障碍,水湿痰饮内停的最主要因素是()A.肺的宣降失职B.脾的运化功能失健C.肝的疏泄功能失常D.肾的主水功能失调E.三焦疏通水道不利28.病人日间汗出,活动后加甚属于()A.大汗B.盗汗C.自汗D.战汗E.绝汗29.湿邪致病,病程长,病势缠绵,这是由于()A.湿为阴邪,阻遏气机B.湿邪伤阳C.湿性粘滞D.湿性重浊E.湿性趋下30.七情致病首先影响脏腑()A.气机B.气血C.气化D.精血E.血液第 2 页共6 页四、多选题(2×5=10,注意每题至少有两项答案正确,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选准后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方框内,否则不得分)1.神的表现主要有()A.有神B.少神C.失神D.假神E.以上都不对2.以下属于中医学四大经典的是()A.《黄帝内经》B.《针灸甲乙经》C.《难经》D.《伤寒杂病论》E.《神农本草经》3.七情影响脏腑气机,导致气血运行紊乱,主要体现在()A.怒则气上B.喜则气缓C.恐则气下D.惊则其乱E.悲则气结4.及历代医书记载,脏腑的病变反映于舌面,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以下关于该规律说法正确的()A.舌尖应心肺B.舌中应脾胃C.舌根应肾D.舌两边应肝胆E.以上都不对5.疾病的转归主要有()A.痊愈B.死亡C.缠绵D.后遗E.以上都不对五、判断题(1×10=10)()1.《伤寒论》分为《伤寒杂病论》与《金匮要略》两部分。
()2.肺有“娇脏”之称,肾有“水脏”之称,胃有“太仓”之称。
()3.关于气血关系可以概括为:血为气之帅,气为血之母。
()4.冷痛见于寒证,灼痛见于热证。
()5.可以在体质常见的常人和孕妇出现的生理性脉象称为生理性滑脉()6.胆的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7.阴阳的消长平衡属于质变。
()8.五脏属阴,六腑属阳。
()9..心与大肠相表里,肺与小肠相表里。
()10.有一分畏寒便有一分表证。
六、简答题(20)1.描述十二正经的走向及交接规律?(可用箭头描述)(4分)2.简述畏寒和恶寒有何区别?(3分)3.简述望诊的注意事项?(3分)第 3 页共6 页4.简述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5分)5.简述气的生理功能?(5分)第 4 页共6 页第 5 页 共 6 页灵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护理一年级《中医学基础》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2×5=10)1.阴阳:宇宙间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藏象: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及其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3.胃气:脾胃功能的概括。
4.主诉:患者就诊时感到最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是本次就诊的主要原因。
5.大汗:全身大量汗出者为大汗。
二、填空题(1×20=20)1. 火 , 金2. 五脏 、 六腑3. 精 、 气 、 血4. 经脉 、 络脉5.热证6.关 ,心,肾 ,脾胃,肝胆7.红黄隐隐、8.“薄白苔”9.痛,着,行 三、单项选择题(30×1=30分)1-5 BBEBC 6-10 CBCDC 11-15 ABDEC 16-20 CCACB 21-25 ACAEC 26-30 CBCCA四、多选题(2×5=10)1 .ABCD 2.ACDE 3.ABCD 4.ABCD 5.ABCD 五、判断题(1×10=10)1.╳2.√3.╳4.√5.√6.√7.╳8.√9.╳ 10. ╳ 六、简答题(20)1.描述十二正经的走向及交接规律?(可用箭头描述)(4分)答:手三阴经,从脏走收;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
2.请说出恶寒和畏寒有何区别?(3分)答:畏寒指患者自觉寒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不能缓解者,多见于外感表证;畏寒指患者自觉寒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能缓解者,多见于里证。
3.简述望诊的注意事项?(3分)答:一是望诊应在自然光下进行,注意避开有色光源;二是诊室温度适宜;三是充分暴露受检部位,以便进行完整细致的观察。
4.简述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5分)答:(1)外感性 (2)季节性 (3)地域性 (4)单一性与相兼性 (5)转化性 5.简述气的生理功能?(5分)答:(1)推动作用 (2)温煦作用 (3)防御作用 (4)固摄作用 (5)气化作用第 6 页共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