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法政学院XX班XXX
摘要目的:探究大学生幸福感的现状以及特点,从而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并根据结果提出相应的提升大学生幸福的措施。
方法:采用了总体幸福感量表,对123名广东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幸福感在性别、年级上差异不显著,但在文理科上差异显著。
关键词:性别文理科年级幸福感
引言
幸福是每个人的追求目标,幸福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着不同的理解。
冯霞认
为幸福感指的是人们根据自定的评价标准,对自身的生活满意感和情感状况所作
的整体性的评估与心理体验,包括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
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和
心理状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
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是近年来的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课题,同时也是积极心
理学中最引人注目的领域。
对人们幸福感的研究,能够有效地了解人们的心理发
展状况和衡量国民生活质量,同时也是检验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工作的间接手段,
为如何改进和提升他们的工作提供信息。
一:调查目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幸福感的现状以及特点,深入了解各层次大学生的心
理发展状况,从而更好地关爱大学生,构建和谐幸福校园。
我们开展了以大学本
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不同层次或背景的大学生幸福感的相关
状况。
二:调查内容:
1、调查时间
2012年12月1日到2012年12月10日。
2、调查对象
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抽取了在广东范围之内的大学生,其中女生75人,
男生48人;一年级17人,二年级67人,三年级14人,四年级25人;理科生
75人,文科生48人。
3、调查方式以及过程
以网上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23份,回收123份,有效问卷为123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
问卷为一张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 Fazio,1977,简称GWB)该量表由美国国立统计中心制定,共33个题目。
本研究中采用国内段建
华。
(1996)对该量表的修订,即采用该量表的前18项对被试进行施测,单个项
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0.48和0.78之间,分量表与总表的相关为0.56和0.88
之间,内部一致性系数在男性为0.91、在女性为0.95。
在回收所有的问卷后,
我们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4、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性别在幸福感的得分上的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123名大学生在幸福感的得分上,虽然女生的幸福感得分比男生要高但差异统计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p=0.911>0.5)。
有研究表明,女性比
男性更容易感到消极情绪。
随着现代思想的发展,女性地位逐渐提到提升,社会
也提供女性更多的关爱,传统社会等级观念对女性的压抑少了,这是导致女性比
男性幸福感稍高。
表1 123名大学生在幸福感总分上的性别差异比较
男生女生 F sig
幸福感80.85±10.09 81.05±9.31 0.677 0.911
4.2 不同年级在幸福感得分的差异比较
由表2直接看出123名大学生在幸福感的得分上也没有体现出年级差异(p=0.842>0.5),但有随着年级的递增而下降的趋势。
大一新生刚进大学,对
大学的一切感到新奇,但随着年级的上升,学业负担加重,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
恋爱,就业压力等渐渐增大了,这影响了大学生的幸福感。
表2 123名大学生在幸福感总分上的年级差异比较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F sig 幸福感82.12±6.40 81.22±10.56 79.14±8.94 80.56±9.26 0.277 0.842
4.3 文科和理科学生在幸福感得分上的比较
文科和理科在幸福感的得分上出现了差异(p=0.041<0.5),而且该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大学生人格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表明,人格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文科生比理科生更为敏感,相对而言容易体会到更多的消极情绪。
此外有研究对文理科学生进行了比较,发现文科生比理科生更为内向,理科生比文科生更热爱锻炼身体,平时比文科生更多地参与放松身心的活动,身体素质也比文科生要好,这也影响了文理科学生的幸福差异。
表3 123名大学生在幸福感总分上的文理科差异比较
文科理科 F sig
幸福感78.81±9.03 82.41±9.73 0.047 0.041
5 建议
(1)、大学生个人方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营造积极的自我概念,以肯定的态度接纳自己,同时也能接纳自己的短处乃至缺陷;正确归因,培养自己的控制感,摆脱无助感;正确认识挫折,积极地看到挫折的正反两面,采取积极乐观的应对态度而不是不怨天尤或自暴自弃的态度;在生活中要自主地培养应对挫折的耐受能力;积极地参加学校活动以及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心,在活动中享受乐趣,同时和同学,朋友培养良好的感情。
(2)学校方面:多关心学生的心理发展,开展心理咨询和生活辅导。
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提升大学生幸福的方案。
例如文科学生的幸福感稍低,多对文科生开展与幸福相关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加强对文科学生的支持;关爱女生的身心发展,在每个学院里设立女生部,落实好解决女生问题的工作;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提升学生幸福感,如帮助低年级同学明确大学的目标,老师或学校多为关心高年级同学的就业压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
(3)家庭以及方面:家长应以平等相处为主,管教为辅,了解及关注孩子的志趣和爱好,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社会方面应深入高校,加强与学校与社会的交流,创造更多机会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社会的关爱,为高年级学生的就业提
供更多支持。
6 参考文献
【1】冯霞. 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其主观幸福感影响研究[ 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2】崔凯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成就动机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3】韦蔚.90 后大学生人格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
【4】刘洋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与其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 ,19 (10)
【5】孟静.文理科不同专业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比较与研究.杂志网,2010
【6】宋妍.大学生幸福感的缺失与培养.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9,30(4)
【7】杨立宝.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 19 (4 ):463
【8】黄希庭.郑涌.如何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中国学术期刊网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