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教师版)

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教师版)

地球地图(教师版)最新考纲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见图例和注记。

4.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分析解读1.掌握经纬网特点,能够熟练判读从不同角度绘制的经纬网图。

2.能够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两点的相对位置、距离。

3.理解并掌握比例尺、方向、图例。

4.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分析与判读及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

5.掌握等高(深)线图的应用。

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由上图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________、赤道______的椭球体。

从上到下左侧为:4万 6 371右侧为:6 357 6 378稍扁略鼓二、地球仪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________。

1.北极星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3南北两极赤道南北东西缩短相等平行4.4.本初子午线赤道愈大愈大愈大愈大东半球西半球赤道本初子午180°30°60°回归线极圈5 经纬网的意义(1)概念:在地球仪上,____和____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

(2)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________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3)确定对称点①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相反,数值相等。

如A(40°N,20°W)与B(40°S,20°W)。

②关于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A(40°N,20°W)与C(40°N,160°E)。

③关于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如A(40°N,20°W)与D(40°S,160°E)。

经线纬线量算距离南北纬地轴地心考点一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典例导入1. 读“世界某海岛位置图”,判断该岛位于北京的(D)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疑难剖析利用经纬网确定两点方位应注意的问题(1)位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的关系。

(2)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

(3)按经线确定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则相反;按纬线确定东西方向则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地点,也没有最西的地点,判定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的差值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

如右图,为南半球,我们先画出A、B两点间的地球自转方向箭头,根据上述法则,A在西,B在东,B在A的东方。

考点二根据经纬网计算距离典例导入2. 读“世界某区域地图”,完成下题。

据坐标判断,图中甲山脉的长度约为(D)A.300千米B.2 000千米C.500千米D.1 110千米疑难剖析在经纬网图上,可以根据经纬度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1)同一经线上每隔1个纬度,实地距离相差约为111千米(2万千米180°),如图中AB 之间距离约为30×111千米。

(2)同一纬线上每隔1个经度实地距离相差约为111·cos θ千米 (θ为当地地理纬度),如AD 之间距离约为30×111·cos30°千米。

(3)南北纬60°纬线上经度相差1°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约为赤道上的一半。

(4)在不同纬线上经度1°所对应的弧长不相等,由赤道向两极递 减。

经纬网在区域定位中的作用典例下图为“四个地区的地理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在四幅图中出现的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有()A.2个B.3个C.4个D.5个(2)图中字母所示地点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带上的有()A.a、b B.a、c、dC.b、c、d D.a、b、c、d思维过程答案(1)D (2)B经纬线穿过的主要地形区记忆方法纬线北回归线红海、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海、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台湾岛、墨西哥湾一湾二海三半岛;还要经过台湾岛赤道刚果盆地、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亚马孙平原刚果苏门前,亚马加里面(曼)南回归线南非高原、马达加斯加岛、澳大利亚、南美洲的拉普拉塔河和巴拉那河、潘帕斯草原南非、澳洲、南美洲;拉普、巴拉向南流经线20°W 格陵兰岛、冰岛西侧、大西洋东部冰岛以西、格陵兰;大西洋中东部穿经线0°大不列颠岛、伊比利亚半岛、几内亚湾零度经线、大不列颠、伊比利亚、几内亚湾20°E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波罗的海、波德平原、巴尔干半岛、地中海、刚果盆地、南非高原、好望角斯堪的纳维亚山,波罗的海、巴尔干;波德平原、地中海,刚果、南非、好望穿40°E东欧平原、黑海、红海、东非高原东部边缘东经四十度,东欧平原穿;黑海和红海,东非高原边60°E乌拉尔山、咸海、伊朗高原、阿拉伯海北沿乌拉尔山、南过阿拉伯海、中穿伊朗和咸海120°E大兴安岭、渤海、台湾海峡、澳大利亚西部兴安、渤海、台湾海(峡),澳大利亚西部穿180°白令海、新西兰南北二岛以东白令海中,新西兰东考查点一利用经纬网判断方向1.读下图,判断甲地在乙地的(A)A.东南B.西北C.正南D.正北考查点二利用经纬网判断距离读“经纬网图”,回答第2题。

2.设A、B两地和A、D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S1和S2,则(B) A.S1=0.5S2B.S1=S2C.S1=1.5S2D.S1=2S2考查点三经纬网在区域定位中的作用甲、乙为我国两个省级行政中心,据此回答3~5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B.图1的比例尺大于图2C.甲地距离北京的直线距离比乙地远D.甲地的自转线速度较乙地大4.有关甲、乙两地所在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D)A.甲地年降水量比乙地少B.甲地海拔高,乙地海拔低C.甲地所在省区年太阳辐射强,风能资源丰富D.乙地所在省区地表崎岖,水能资源丰富5.甲地所在省区局部地区岩石大面积裸露,主要原因是(C)①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②流水侵蚀作用强③气候干旱少雨④植被破坏严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考查点四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6.读下面三幅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所属的半球是,B点与A点的距离为,所属的纬度地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5°S,15°W)南半球、东半球 1 110千米低纬度(2)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所属的半球是,C点和D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0°S,170°E)南半球、西半球277.5千米(3)图中F点的地理坐标是,所属的半球是,所属的温度带为,F点在E点的方向。

(3)(70°N,180°)北半球、西半球北温带西北(4)图中A点在C点的______方向,E点在C点的________方向。

(4)东北东北(5)一架飞机沿最短航线自C飞往D地,试说明其飞行方向。

(5)先向西南,再向西北飞行。

课时规范训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图表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中三条纵线表示经线,三条横线表示纬线,a、b相交于点O。

读图完成1~2题。

1.如果图中的经纬度差都是5°,则(C) A.图中四个方块所表示的面积一定相等B.图中的三条纬线和三条经线的长度一定都相等C.图中的三条经线长度一定相等D.图中O点一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2.如果纬线b刚好是北温带和热带的界线,则在O点上空俯视,所见的地球可能为下图中的(A)下图是一幅经纬网地图,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数码代表的四地中,位于西半球低纬度地区的是(D) A.①B.②C.③D.④4.图中①地位于④地的(A) A.东南方B.西北方C.东北方D.西南方5.某人从②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向至③地,其路程约为(B) A.6 600 km B.5 000 km C.3 330 km D.4 200 km下图为“2010年3月~2011年3月世界主要火山喷发地位置示意图”,回答6~7题。

6.图中火山喷发地丙、丁分别位于(B) A.太平洋东岸B.亚洲东南部和东部C.欧洲西部D.地中海沿岸7.图中(C) A.甲地火山喷发致使欧洲多国机场被迫关闭B.乙地火山喷发对其西北部地区的危害较大C.丙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丁地东侧海沟的形成与板块张裂有关读右图,回答8~9题。

8.若一架飞机由图中①地经②地飞往③地,其飞行方向是(C)A.一直向正东方向B.一直向正西方向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D.先向东北,后向西北9.飞机由图中①地经②地飞往③地的过程中,途经的大洲和大洋依次是(B) A.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B.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C.太平洋—亚洲—印度洋D.印度洋—非洲—大西洋某人幻想试图从(24°S,59°W)入地,并始终保持直线前进且穿越地心。

据此回答10~11题。

10.当他钻出地球另一端时,最可能看到下列何种景观(A)11.如该人沿经线圈过北极点飞行到达上题中的地点,他要飞行约(B) A.1 998千米B.19 980千米C.12 954千米D.15 318千米12.读下面的A、B、C、D四幅图。

图中的P点位置同时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低纬度地区、④在我国境内四个条件的是(D)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倍。

据此完成13~14题。

13.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D) A.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西北方向B.乙区域的面积约是甲区域的4倍C.甲乙两区域区时相差10小时D.乙区域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始终大于甲区域14.下列对甲区域的推测,最可能的是(.A) A.多海岸线曲折的峡湾型海岸B.经济落后,以渔业为主C.地势低平,耕地面积大D.气候以苔原和冰原气候为主15.下图为“世界某种地理事象的分布示意图”。

据图分析判断最有可能的地理事象及其分布原因是(C)A.淡水资源分布——气候因素B.煤炭资源分布——地形因素C.火山分布——构造运动D.渔业资源分布——洋流因素二、综合题(共40分)16.结合“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