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
• 腹膜透析是治疗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衰竭的有效肾脏替代治疗方法 之一,与血液透析相比具备下列特点:①持续性溶质交换,血液渗透 压变化平稳,心血管状态稳定,更适用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特别是血 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②持续性超滤,患者血容量变化平稳,可以 避免肾脏灌注不足和缺血,有利于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保护;③对中分 子尿毒症毒素的清除效果好;④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等 传染病的交叉感染危险性低;⑤采取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 的治疗方式,经培训后可由患者自己完成治疗,不需要护士,只需定 期门诊复查;⑥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不需要特殊的医疗仪器,可以节 省血液透析所需的透析室、透析机、透析器和医护人力成本,降低治 疗费用。因此,腹膜透析更适合经济欠发达或交通不便地域,以及基 层医疗单位开展。
附录
• 一、腹膜透析患者须知 152 • 二、腹膜透析授权委托书 154 • 三、腹膜透析置管术知情同意书 155 • 四、腹膜透析病历 156 • 五、相关计算公式 160 • 六、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抗生素选择 164
第 1 章 腹膜透析室(中心)建立及资格认定
• 一、腹膜透析的定义和特点
•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利用人体腹膜作为半透膜, 以腹腔作为交换空间,通过弥散和对流作用,清除体内过多水分、代 谢产物和毒素,达到血液净化、替代肾脏功能的治疗技术。
目 录-第一篇 腹膜透析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1
• 第1 章 腹膜透析室(中心)建立及资格认定 2 • 一、腹膜透析的定义和特点 2 • 二、腹膜透析室(中心)的功能和建立条件 2 • 三、腹膜透析室(中心)的资格认证标准 3 • 第2 章 腹膜透析室(中心)结构布局 4 • 一、医师、护士办公区 4 • 二、接诊区 4 • 三、培训区 4 • 四、操作治疗区 4 • 五、手术室 5 • 六、污物处理区 5 • 七、储藏区 5 • 第3 章 腹膜透析室(中心)的人员资质标准 6 • 一、医师 6 • 二、护士 6 • 三、医师和护士与患者的比例 7 • 第4 章 腹膜透析室(中心)管理规程 8 • 一、病历管理 8 • 二、随访制度 8
• 一、医师、护士办公区 • 办公区为医护人员处理日常医疗文书,登记和上报各种腹膜透析相关
数据,以及讨论医疗问题和业务学习的区域,必须配备电脑和网络设 备,并安装有腹膜透析管理数据库,能满足向卫生部批准的中华医学 会肾脏病学分会建立的腹膜透析登记系统上报数据的要求。 • 二、接诊区 • 接诊区为接待初次诊疗或定期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的区域。医师为患 者确定或调整腹膜透析处方,开具药品处方和化验单等,并配备血压 计、体重秤等基本医疗设施。应实行患者实名制管理,建立腹膜透析 患者登记及医疗文书管理制度。 • 三、培训区 • 培训区为患者培训和宣教的区域。必须配备电视机、电脑或录放机等 多媒体设备,以及教学挂图、教具等培训设施。
• 2.新建腹膜透析室(中心)应向县级或县级以上卫 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该级卫生行政部门检查验 收、确认满足建立标准并经审批之后方可开业。
• 拟建立腹膜透析培训中心的医疗单位应经省或直辖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专家委员会审核,合格后 方可建立。
第 2 章 腹膜透析室(中心)结构布局
• 腹膜透析室(中心)应该合理布局,功能分区明确,符合功能流程 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要求,并达到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必须具 备接诊区、培训区、操作治疗区、储藏区、污物处理区和医护人员办 公区。二级(含)以上医疗单位的具备腹膜透析导管置管资质的腹膜 透析室(中心)可以设置手术室。
• 第11 章 腹膜透析操作 30 • 一、治疗模式的选择与指征 30 • 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操作 31 • 三、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 33 • 第12 章 腹膜透析随访内容和监测频度 34 • 一、随访内容 34 • 二、检测频度 35 • 第13 章 腹膜透析患者的管理与培训 38 • 一、患者的管理 38 • 二、透前宣教 40 • 三、开始治疗的培训与宣教 40 • 四、长期随访中的宣教与再培训 • 第14 章 腹膜透析液 42 • 一、葡萄糖腹膜透析液 43 • 二、新型腹膜透析液
第四篇 标准化的腹膜透析患者手册
• 第24 章 腹膜透析基础知识 128 • 第25 章 安全地进行腹膜透析换液操作 130 • 第26 章 导管及出口处的护理 134 • 第27 章 液体平衡与合理饮食 138 • 第28 章 了解你使用的药物 144 • 第29 章 腹膜透析液与相关物品的订购和储存 146 • 第30 章 腹膜透析时常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48
• 为此,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组织全国从事腹膜 透析工作的一线专家,历时4 个月余,完成了《腹 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2010 版》的编写。本书编写过 程中,强调了先进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既要反映 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又要考虑到临床上能否实 施;要求内容系统、详实,而具体操作步骤简明扼 要,力求让基层医院的医护人员照此规程就能规范 操作。本书编写充分吸取了国内大型腹膜透析中心 的临床经验,广泛征求了全国腹膜透析一线专家的 意见;并在编著者间反复交叉审稿和修改的基础上, 先后召开三次审稿、定稿会议,三易其稿,最终完 成。
第 2 章 腹膜透析室(中心)结构布局(续)
• 四、操作治疗区 • 操作治疗区是用于腹膜透析患者换液、样本采集以及出口护理的区域。应配备
恒温箱、弹簧秤、婴儿秤(称量透析液用)、体重秤、输液架(悬挂腹膜透析 液)、治疗车、洗手池、紫外线灯、挂钟、有盖式污物桶、血压计、诊疗床, 以及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配备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抢救车(内含抢救 必备物品及药品)和基本抢救设备(如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 • 1. 操作治疗区应保持安静, 光线充足。环境标准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 • (1)细菌菌落总数:空气≤ 500 cfu/m3,物体表面≤ 10 cfu/cm2,医护人员手 ≤10 cfu/cm2。 • (2)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在 可疑污染情况下立即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 2.应当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 术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①进入患者皮下组织、腹腔或血液循环的医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②接触患者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 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③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 须一用一灭菌。 • 3.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 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 4.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
第三篇 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处理
• 第18 章 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及处理 72 • 一、非感染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 72 • 二、相关感染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 81 • 第19 章 腹膜转运特性评估-腹膜平衡试验 96 • 一、标准腹膜平衡试验 96 • 二、改良腹膜平衡试验 99 • 第20 章 腹膜透析充分性评估及充分性标准 101 • 一、充分性指标与标准 101 • 二、充分性评估 101 • 三、透析不充分的原因 103 • 四、提高透析充分性的策略 103 • 第21 章 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状况评估及容量超负荷的处理 107 • 一、容量超负荷的原因 107 • 二、容量状况的评估 108 • 三、容量超负荷和超滤衰竭的处理 111 • 第22 章 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估及营养不良的治疗 115 • 一、营养状况的评估 115 • 二、营养不良的原因 119 • 三、营养不良的预防和治疗 121 • 第23 章 腹膜透析钙磷代谢紊乱及处理 123 • 一、钙磷代谢紊乱的评估 123 • 二、钙磷代谢紊乱的治疗 124
• 3.腹膜透析室(中心)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各项规章 制度、人员岗位职责、相关诊疗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规章制 度至少包括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监测和报 告制度、设备设施及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制度、患者登记和医疗 文书管理制度、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等。
• 4.开展腹膜透析的医疗单位必须具备血常规、血生化、体液 细胞计数、微生物检测和培养、X 线片等基本实验室检验与辅 助检查条件。
二、腹膜透析室(中心)的功能和建立条件
• 腹膜透析室(中心)是医疗单位开展腹膜透析的场所,主要 用于患者的培训和宣教、腹膜透析导管置入[ 二级(含)以上 医院]、腹膜透析治疗以及腹膜透析患者的随访和腹膜平衡试验 的实施。
• 1.建立腹膜透析室(中心)必须具备符合资质要求的医师和 护士。
• 2.建立腹膜透析室(中心)必须具备符合标准的结构布局和 功能区域。
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
Peritoneal Dialysis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 主 编 陈香美 副 主 编 倪兆慧 袁伟杰 陈孟华 付 平 梅长林何娅妮 主编助理 周建辉 孙雪峰
北京 2010 版
前言
• 慢性肾脏病进展导致的终末期肾脏疾病需要血液 净化治疗。但由于血液净化治疗费用昂贵,我国目 前众多尿毒症患者还不能接受治疗,许多患者因病 致贫、因病返贫。因此,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尿毒 症患者血液净化治疗率,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 公共卫生问题。
第二篇 腹膜透析临床标准操作规程
• 第5 章 腹膜透析定义及概述 12 • 第6 章 腹膜透析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3 • 一、适应证 13 • 二、禁忌证 14 • 第7 章 腹膜透析的退出指征 • 第8 章 腹膜透析治疗前准备 17 • 一、患者的评估 17 • 二、患者宣教 17 • 三、置管术术前准备 18 • 第9 章 腹膜透析导管的置入及护理 20 • 一、导管的种类 20 • 二、导管置入术 20 • 三、置管术后早期护理 23 • 四、导管及出口处的护理 23 • 五、拔管指征 23 • 六、拔管后再置入 24 • 第10 章 腹膜透析处方制定及调整 25 • 一、初始处方的制定 25 • 二、处方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