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碳纳米管生产工艺的产业化前景

碳纳米管生产工艺的产业化前景

被评价工艺多层碳纳米管产品规格列于表 1。 生产成本只是整个工艺指标的一部分, 更为重要 的是需要在低成本生产的基础上, 使所生产出来 的产品具有综合的优秀物理性能, 例如分散性和导 电性。 有的工艺也具有很高的生长效率, 但是只 有学术研究的意义, 没有实用性。 例如有的工艺使 用 Mo / Mg 催化剂体系, 每克催化剂可以有 80 g 的 碳纳米管产率, 但是 Mo / Mg 体系的碳纳米管产品 密度非常高, 硬得和沙子一样, 极难被分散开 [8]。 其实, 和高产率的要求相比, 更难的是使产品具 有好的分散性、 导电性等综合物理性质, 这需要 长期的实验、 经验积累。 被评价工艺生产的碳纳 米管产品经过一家日本公司的导电油墨应用测试, 和国内另外两家公司的产品对比如表 2。
多层碳纳米管的生产, 还处于很初级的阶段, 均为百吨级的试验装置。 世界范围内现在公开报 道的主要有 6 家百吨级规模的工业试验生产装置 在运转, 都是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的路线: (1) 德国 Bayer 公司的碳纳米管项目, 预计年产 200 t [1]; (2) 法国 Arkeman 公司, 预计年产 200 t [2]; (3) 比利时 Nanocyl 公司, 预计年产 200 t [3]; (4) 美 国 Cnano 公 司 , 运 营 在 美 国 , 生 产 基 地 在 北 京 , 预计年产 500 t [4]; (5) 美国 Hyperion 公司, 产量 未知, 是最早开发碳纳米管 商业应用的公司[5]; (6) 日本昭和电工(Showa Denko K.K), 预计年产400 t [6]。
从价格方面来看, 多层碳纳米管的价格在 100 美元 / kg 左右, 和市场所能大量接受的价格还 差得远。
2 生产成本与产品质量
2.1 成本构成 多层碳纳米管的生产成本主要是由以下几
个要素构成的: 催化剂; 碳源; 工艺稀释气体; 能源消耗。 催化剂比较贵, 为了降低催化剂的 使用费用, 只有通过提高生长倍率来降低单位 产量的碳纳米管所消耗的催化剂成本。 复发表一些学术论文, 既没实际意义也浪费 了宝贵的科研资源; 另一方面, 化工企业很多是 靠资源简单加工和规模盈利, 没有靠技术开发盈 利的能力。 只有大型的化工企业才能组织好资金、 设备大型化、 市场、 生产原料等要素, 没有大型 化工企业的进入, 谈碳纳米管产业化是不现实的。 只有做基础工艺研究开发的和大型企业相互协作, 碳纳米管产业化才有可能性。
第 28 卷 第 7 期 2010 年 7 月
化学工业 CHEMICAL INDUSTRY
·35·
碳纳米管生产工艺的产业化前景
赵社涛
(昆明 650106)
摘 要:介绍了国内外碳纳米管技术研究进展情况、 生产成本构成、 以及市场应用前景。
关键词:碳纳米管; 工艺; 成本; 市场; 前景
文章编号:1673-9647 (2010) 7-0035-04
要想降低碳纳米管产品的生产成本, 更重要 的是充分回收没有反应的原料和回收热量, 只有 这样才能更进一步降低成本。 可惜, 国内基础工 艺研究机构和化工企业之间是割裂的。 一方面, 很多科研人员在实验室研究碳纳米管的学术制备, 没有从工业生产的角度考虑工艺的要求, 仅局限
第7期
赵社涛:碳纳米管生产工艺的产业化前景
多层碳纳米管 化学气相沉积法
10~40 1~10 >96 <2 <2 0.34 250 0.15 1~2 2 140 535
0.1~0.12
表 2 日本某公司导电油墨应用测试结果
产品厂家 A社 B社 被评价工艺产品样品
面电阻 (Ω·cm-2) 8.5×1011 3.0×109 1.0×103
注: 添加量均为 9%。
反应器, 所有的辅助设备都是围绕反应器在工作 的。 在反应器内, 提供了生长碳纳米管所需要的 合适的温度, 然后碳源、 稀释气、 催化剂连续的 被加入, 碳纳米管产品被连续的移出。
目前, 对生长设备研究报道较多的是流化床 反应器。 每个生产厂家的工艺参数不同, 催化剂 的密度和粒径不同。 催化剂的密度和粒径小一点, 有利于生产分散得好碳纳米管, 但是这和流化床 的操作要求是矛盾的。 催化剂的密度太低, 生产 出来的产品密度也较低, 容易被短时间内吹出反 应器, 停留时间不够; 催化剂的粒径较小, 更是 容易被吹出反应器, 降低催化剂的利用率。 碳纳 米管产品容易结块, 如果选择较低的气速, 产品 有可能在反应器上部堵塞反应器。 流化床的放大 还不能完全按照小试的尺寸按比例扩大, 有很强 的经验性。 所以, 是否要选择流化床作为大型生 产的反应器, 就看每个生产厂家的综合考虑了。
5 小直径、双层、单层碳纳米管的生产
根据直径和习惯, 碳纳米管可分为多层、 小 直径 (直径 3~10nm)、 双层、 单层碳纳米管。 这 几种碳纳米管, 催化剂的产率依次降低, 生产成 本依次增加。 小直径碳纳米管的性能介于普通多 层碳纳米管和双层、 单层碳纳米管之间, 碳管平 而直, 较少缠绕, 相比普通的多层碳纳米管有更 好的结晶度和导电性, 如果应用在聚合物中可以 有更少的添加量和更好的性能。 现在已经能实现 每克催化剂产数克小直径碳纳米管的产率, 如果 能在大的反应器中实现每克催化剂产 20 g 甚至更 高的碳纳米管产率, 那也是非常有经济意义的碳 纳米管品种, 将是普通多层碳纳米管的有力竞争 对手。 目前, 小直径碳纳米管的市场价格在 1 000 美元 / kg 以上。
3 产业化研究
多层碳纳米管生产设备的核心就是碳纳米管
表 1 被评价工艺多层碳纳米管产品规格
材料 生产工艺 碳管直径 / nm 碳管长度 / μm 碳管纯度 /% 无定形碳含量 /% 煅烧后剩余残渣重量 /% 碳管平均层间距 / nm 比表面积 / (g·m-2) 堆积密度 / (g·mL-1) 真密度 / (g·mL-1) 充电容量 / (mA·h·g-1) 放电容量 / (mA·h·g-1) 体积电阻率 / (Ω·cm)
4 多层碳纳米管的市场前景
虽然碳纳米管的应用开发远不尽如人意, 和 人们所期望的还有不少的距离, 但是在导电材料 领域, 碳纳米管完全有希望和传统的导电炭黑相 竞争。 导电炭黑是导电材料市场的主角, 单是国 内每年就有数万吨的产量。 导电炭黑国内价格在 20~30 元 / kg, 进口的导电炭黑甚至在50~100 元 / kg。 导电炭黑能够赋予橡胶或塑料以抗静电或者导电 性能, 广泛用于橡胶、 塑料制品和电缆行业。 例 如, 抗静电包装— ——易燃品、 军火、 炸药、 电子 元件; 电子组件的操作— ——运输箱、 运输带、 托 盘; 薄膜— ——抗静电及导电薄膜, 包装膜; 汽车 工业— ——燃料喷射系统, 抗腐蚀系统, 燃料 箱 导 管 ; 电 缆 及 配 件— ——绝 缘 / 导 电 屏 蔽 , 可 剥 离 电 缆, 电缆护套。 在导电材料领域, 碳纳米管在不 少聚合物中的用量要少于最好的超导电炭黑, 所 得到的制品表面光洁度和力学性能要远好于炭黑 填充的制品。 此外, 碳纳米管对粘度和熔体流动 性能的影响非常小, 添加碳纳米管后甚至会有额 外的阻燃的 “副作用”。 碳纳米管对聚合物性能的 改善是综合性的, 而不是单方面的。 现在的问题 是, 碳纳米管的生产还没有真正进入大量的商品 生产阶段, 没有现实意义上的市场价格。 故仍以 被评价工艺为例, 使用被评价工艺, 回收利用原 料和热量的基础上, 经过测算, 碳纳米管可以做 到 30 元 / kg 左右的生产成本。 现在普遍预测, 多 层碳纳米管的价格降到 15 美元 / kg, 就 可 以 被 市 场大量的接受了。 为了促进市场的发展, 吨级的 生产、 连续稳定的质量、 用户可接受的价格都是 必须的条件。
以笔者所从事的开发研究 (下称被评价工艺) 为例, 对上述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 作粗略技术 经济评价。
620℃反应温度下, 用氮气携带液体碳源, 不 需要对催化剂预还原, 也不需要使用氢气作稀释
收稿日期: 2010-04-09 作 者 简 介 : 赵 社 涛 (1978-), 男 , 云 南 省 人 , 致 力 于 碳 纳 米 管 的
中图分类号:TQ21
文献标识码:A
1 产业现状
碳纳米管导热性是铜的 5 倍; 它的拉伸强度 达到 50~200 GPa, 是钢的 100 倍, 密度却只有钢 的 1 / 6; 其导电性根据结构的不同而异, 可以是 导体、 绝缘体、 半导体, 甚至可以仅次于超导体。 曾经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碳纳米管的研究热潮, 国 内 也 曾 经 “863 立 项 ” 来 推 动 碳 纳 米 管 技 术 在 国内的发展。 但到目前为止, 碳纳米管产业的发 展远没有当初人们期望的那么快。
产品中催化剂残留值太高。 过多的灰分会造成 应用方面的干扰, 尤其是电池、 电容器制造对 灰分更敏感。 试图用纯化的方法减少灰分, 会 大大增加成本, 在工业生产上是不能被接受的。 催化剂还决定着碳纳米管的物理性质, 碳纳米 管的形貌、 结构、 直径、 分散性、 导电性、 团聚 体的尺寸都是由催化剂所决定的, 可以说是催 化剂的性能决定了后续碳纳米管产品的所有物 理性质。 有的工艺试图用延长反应时间的方法 来提高催化剂的产率, 这样做会降低产品的导 电 性 , 通 常 反 应 时 间 不 超 过 2 h, 1 h 内最好。 所有烃类气体都可以作为碳源用来制造碳纳米 管, 例如甲烷、 乙烯、 乙炔、 苯、 酒精。 生长碳 纳米管的时候, 通常还需要加氢气或氮气对烃 类气体进行稀释, 以降低烃类气体的分压、 提 高产品品质。 低一点的碳分压有利于生长结晶 度更高的碳纳米管, 减少碳杂质的含量。 有时 候, 还需要还原性的气体对催化剂进行预还原, 以利于提高催化剂的生长效率。 多层碳纳米管 的 生 长 通 常 在 500~800℃的 范 围 内 进 行 , 需 要 电 炉进行加热, 电力的消耗在整个生产成本中占 有很大的比例。 2.2 与国外工艺生产成本比较
在聚合物增强领域, 碳纳米管对聚合物的增 强效果和人们的预期还差很远, 如何解决碳纳米 管在聚合物中的可控的分散、 良好的界面结合力, 还没有被攻克。 但也有一些初期的应用实例被开 发出来了, 拜尔公司把碳纳米管加到风力发电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