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专业术语解读1、黑臭水体:
所谓黑臭是有机污染的一种极端现象,是由于水体缺氧,有机物腐败而造成的一种现象。
黑臭状态是水体的一个极端状态,其本身的特点也与其他状态有很大不同。
其理化环境表现为强还原性质,有机无机污染极其严重,水体有异味,已经不适合水生生物生存,水生植被退化甚至灭绝,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只有少量耐污种存在。
食物链断裂,食物网支离破碎,生态系统结构严重失衡,功能严重退化甚至丧失。
2、河长制:
河长制,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辖区内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的一种长效机制。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3、湾长制:
“湾长制”是青岛市政府发布的海湾管理保护措施,是青岛在海湾管理保护方面的创新举措。
2017年9月14日,青岛在全国率先推行“湾长制”。
“湾长制”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以逐级压实地方党委政府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为核心,以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为主线,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维护海洋生态安全为目标,加快建立健全陆海统筹、河海兼顾、上下联动、协同共治的治理新模式。
4、BOD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缩写)
地面水体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的量,称生化需氧量,通常记为BOD,常用单位为毫克/升。
COD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缩写)
水体中能被氧化的物质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氧化剂的量,常用单位为毫克/升,通常记为COD。
二者的比较:COD的测定不受水质条件限制,测定的时间短。
但是COD不能区分可被生物氧化的和难以被生物氧化的有机物,不能表示出微生物所能氧化的有机物量,而且化学氧化剂不仅不能氧化全部有机物,反而会把某些还原性的无机物也氧化了。
所以采用BOD 作为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较为合适。
在水质条件限制不能做BOD 测定时,可用COD代替。
5悬浮物(通常用SS表示)
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
水中悬浮物含量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悬浮物是造成水浑浊的主要原因。
6、色度
一项感官性指标,各行业都有使用。
环保方面所说的色度是指水的表观颜色。
由溶解物质及不溶解性悬浮物产生的颜色。
7、氨氮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是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氨含量增高。
8、环评:
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简称,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
环评按照对象可分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9、环境影响报告书:
预测和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造成重大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对策措施的文件。
10、环境影响报告表:
预测和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造成轻度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对策措施的文件。
11、环境影响登记表:
预测和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只需在网上进行填报。
12、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