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完整而充分地聆听乐曲,感受西方交响音乐的美,拓宽国际音乐文化视野,理解多元音乐文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赏作品、讲授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法,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感受作品背后的人文内涵。
【知识与技能】能够充分聆听并记忆音乐主题,掌握乐曲的情绪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聆听并记忆音乐主题,结合作曲家生平理解乐曲表达的精神内涵。
【难点】学唱音乐主题,掌握乐曲背后的音乐史知识。
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教师为同学们展示电视剧的片段,并提问同学们:“刚刚我们在片段中听到的插曲叫什么名字呢?”学生自由回答。
(《欢乐颂》)2.教师介绍《欢乐颂》出自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这部交响曲被认为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高峰和总结,顺势导入本课。
(二)初步感知1.教师初次播放乐曲《欢乐颂》音频,并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师:《欢乐颂》是举世闻名的经典乐曲,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对《欢乐颂》的认识吗?西方的圣诞节和唱诗班都经常演唱;作者是贝多芬。
(学生根据已有的常识各抒己见即可。
)2.教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贝多芬的成就及代表作品,随后师生共同总结。
(贝多芬是古典主义时期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被人们称为“乐圣”。
一生最重再现要的贡献在于他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9部交响乐、一部声乐套曲和一部歌剧,代表作品有《第三(英雄)交响曲》《月光奏鸣曲》以及歌剧《费德里奥》等等。
)3.再次聆听歌曲,并请同学们思考乐曲选择什么音乐体裁来陈述乐思。
(交响乐)4.教师介绍交响曲的相关知识。
(交响曲是按照奏鸣曲的曲式原则创作而成的一种管弦乐套曲,结构宏大、内容深刻而富于戏剧性、写法复杂并且音色对比鲜明。
)(三)探究学习1.教师播放歌曲,并提问同学们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分别是怎样的?(坚定、庄严地;中速)2.老师再次播放《欢乐颂》的管弦乐演出视频,请同学们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特点划分部分。
(师:请同学们仔细思考一下,这首乐曲一共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两个部分,序奏和人声。
)3.引导同学们梳理《欢乐颂》的音乐要素。
(1)播放核心音乐“欢乐”主题,并提问乐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级进、平稳的上行和下行,无跳进)。
(2)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传达欢乐主题)(3)教师提问,引导同学们边聆听音频,边观察乐谱,探寻音乐作品的情绪变化。
(师:作者是如何传达欢乐主题的呢?通过情绪变化逐步推进。
)①学生自主探寻音乐情绪变化的过程。
(过程:由抒情到坚定的情绪变化)②师生共同总结音乐情绪的多种推进方法。
(力度:由弱渐强;配器:弦乐—管乐—打击乐—转折—加入人声;演奏/演唱形式:独奏/领唱—合奏/合唱)4.教师进一步追问,作者通过《第九(合唱)交响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同学们以小组讨论为单位展开思考。
(师:《欢乐颂》虽然只是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的第四乐章,但是这个“欢乐主题”曾经在前三个乐章中出现、又被中断过,最后在第四乐章加入人声将作品推向高潮》。
这样的做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主旨呢?冲破困境,得到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胜利和欢乐、团结和友爱。
)5.教师与同学们分享贝多芬的生平故事,将贝多芬戏剧性的人生与《第九(合唱)交响曲》相结合,辅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
(这首交响曲从忧郁的小调开始,最终由明亮的大调结束全曲,这正象征了贝多芬不畏惧苦难的束缚,冲破命运的牢笼,最终走向光明的人生轨迹。
)(四)拓展延伸请同学们观赏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拓宽音乐视野。
(1)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2)教师引领同学们理解贝多芬的卓越历史成就。
(贝多芬不但在交响曲上有着突出的成就,与此同时,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是西方音乐的经典之作,被誉为西方音乐史上的“新约圣经”。
)(五)小结作业1.师生以问答的形式共同总结本课主旨。
(生活中要勇于面对困难,克服瓶颈,生活终将迎来光明。
)2.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一下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曲》,并思考两位古典大师在音乐创作中形成迥异的音乐风格的社会原因是什么?用文字的形式带来,200字左右,下节课与同学们共同交流讨论。
五、板书设计高中美术《维伦多夫的裸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雕塑作品《维伦多夫的裸女》的出土时间、地点等相关知识,掌握欣赏雕塑作品的方式方法。
2.通过欣赏不同的雕塑作品,体验雕塑独特的艺术魅力。
3.感受雕塑的独特美感,体会雕塑与其所处时代社会形态以及思想观念的密切联系,提升美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雕塑作品《维伦多夫的裸女》相关知识,掌握欣赏雕塑作品的方式方法。
【教学难点】雕塑作品的赏析方式。
微博@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源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收集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活动一:感知图片,导入新课图片导入,教师出示《米洛斯的维纳斯》,请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兴趣。
并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米洛斯的维纳斯》相关信息以及看到这个维纳斯雕塑的感受等。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米洛斯的维纳斯虽断臂,但很美。
教师出示《维伦多夫的维纳斯》给学生欣赏,并揭示课题:《维伦多夫的维纳斯》。
活动二:赏析作品,引发思考(一)感知《维伦多夫的维纳斯》,讲解作品相关知识。
1.教师检查学生课前收集资料情况,微博@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源并提问:对于这个维纳斯,大家了解多少呢?学生踊跃回答,教师总结:1908年,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家在奥地利维也纳小镇维伦多夫发现了这尊高11.5厘米的裸女雕塑,于是命名为《维伦多夫的维纳斯》,也被称为“原始的维纳斯”。
2.感知《维伦多夫的维纳斯》,体会该作品的表现风格特点。
微博@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源学生观察作品,得出该作品采用圆雕的方式呈现,表现风格比较夸张、比较概括。
(二)赏析作品,比较分析作品1.教师出示《维伦多夫的维纳斯》与《米洛斯的维纳斯》提问:两个作品的区别,雕塑家是如何来塑造形象的?学生四人一小组交流并回答问题:①雕塑家塑造裸女的形象进行夸张,表现在胸部、臀部以及腹部等女性特征部分,做了大幅度夸张。
②雕塑家在脸、五官表现上比较的概括,直接用帽子盖住,被弱化到几乎不存在的地步。
③整个作品采用石灰岩制作,突出了作品的体积感和重量感。
教师总结:采用夸张、概括等手段塑造形象。
2.教师讲解该作品的作用——这种造型是作为神灵的偶像,插在松软土地上以供崇拜。
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雕塑家要用这些表现手法去表现作品?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原始艺术家造此女像有意夸张和强调了女性的特征,体现出原始人对于母性和生殖的崇拜意识。
活动三:对比鉴赏教师出示作品《持角杯的维纳斯》,有学生体会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
在法国南部的劳塞尔岩洞中,人们发现了六个人物雕刻形象,其中最著名的一件是一个浮雕女性人体形象,被后人称为《持角杯的维纳斯》,或称为《持角杯的女巫》。
雕像中的女性面部和足部的刻画十分模糊,而能体现女性生殖特征的部位却刻画的十分夸张。
她右手拿着一只牛角,左手搭在隆起的腹部上,披肩的长发绕过了她的左肩。
从形象上看,她显然是在主持一种巫术仪式,也许在祈祷本族人狩猎满载而归,也许是在祝愿氏族的昌盛。
可能还有更深一层的观念,或者表现一个早已被历史遗忘掉的某种更古老的传说。
这种典型的女性雕刻形象表现了原始人类对种族繁衍的崇尚,被认为是原始艺术的开端。
微博@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源活动四:交流评议,拓展提高在西班牙和英国等地洞穴的壁上可以看到反映妊娠妇女腹中胎儿图像的壁画。
在土耳其中部的洞穴中发现看来是生育女神以坐姿在分娩的壁画,在她双足之间有个小孩。
这些都反映在历史上人类对生育、分娩的朦胧认识。
五、板书设计健美操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案一.教学内容:安全常识和韵律活动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怎样预防运动损伤事故。
2.了解预防运动损伤及事故的要求,逐步学会一些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技能。
3.对科学锻炼身体有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知道动物模仿操的名称,动作方法。
能随音乐节拍进行练习,发挥自己创编动作体会乐。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体育课伤害事故发生的注意点。
难点:使体育课上的安全意识在脑海里得到深化,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自发的运用。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卡片、红五角星。
五.教法与学法:1.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索、尝试、发现寻求答案。
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去发挥,去探索,去想象。
2.菜用启发、诱导学生进入教学情景,通过电化教学,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并渗透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能力的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尝试与猜想和学生实际参与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过程1.导入揭示课题。
①出示杂技图片,思考问题。
学生大胆猜想,各叙己见。
②教师归纳出示课题。
2.学生看故事录象。
揭示问题:天鹅有危险吗?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归纳知识点:听从指挥有秩序。
3.教师提问:上体育课前对于身体不舒服的同学应采用什么方法?学生口答,教师加以说明。
出示第二个知识点:身体不适停运动。
4.引导学生自己猜想:体育课上还有那些安全知识?学生讨论,各自发表见解。
5.验证与思考:电脑聪聪带了几个动画故事,里面讲的也是一些安全知识,想知道是什么吗?让学生自己选择看的顺序,出示解答、评比、总结。
出示三个知识点:做好准备防扭伤,相互帮助学保护,检查器械再运动。
6.学生自己小结,学到什么知识?7.室内活动:动物摸仿操。
学生看录象,然后跟着进行分解练习。
跟音乐完整练习。
学生创编动作进行练习。
8.课堂小结:同学之间互评各自的表现,看谁得的五角星多。
再次记忆学到的知识。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和游戏练习90%的学生学会接力跑的传接棒动作技术,并能在比赛中熟练运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可以提高跑的能力和协调敏捷等身体素质,对田径合作产生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接力跑、交接棒安排激发机智,果断,拼搏进取,团结协作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交接棒方法【难点】传接棒配合的默契程度、接力区交接棒的过程三、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3分钟)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7分钟)1.热身游戏:送鸡毛信规则:男生赛道长200米,女生赛道长100米,听到比赛开始的信号后,记熟由场务发放的十位数字,记熟数字后进行200、100米跑,回到终点后背出自己对应的数字,准确无误之后停表,背不准确者需重新记忆同一组数字,再进行200、100米跑,中途有忘记数字者可以返回起点,再进行记忆后,重新跑完全程。
比赛中不得穿越中间草坪,有穿越者取消比赛资格,最先跑完全程并准确背出数字的前三人获胜。
2.徒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