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中师范大学历年自然地理学试题华中师范大学1998年研究人学考试试题专业:自然地理科目:自然地理学方向:城市土地与环境旅游地貌学一、简述地球的巨大质量和体积所具有的地理意义。
(10分)二、简述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10分)三、按形成方式,简述自然界矿物形成的基本类型。
(8分)四、简述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东、西岸洋流的性质。
(8分)五、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包括哪些。
(7分)?六、在较长时期内,人类生产生活最基本的水源是哪一部分水资源?为什么(9分)?七、土壤资源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其基本特点是什么(10分)?八、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两者在运行过程中区别是什么?如何理解能量转化的“百分之十率”(10分)?九、城市是独特的人工生态系统,试分析城市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的不同特点。
(14分)十、合理利用农业土地资源,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的统一,你如何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生态效益”的含义(14分)?华中师范大学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自然地理科目:自然地理学基础方向:一、简答题(共58分)1.试对南、北两半球的海陆分布进行简单分析比较,并简述由此引起的两者气候的基本特征。
(8分)2.地震波的体波又分为哪两种类型?发生地震时,这两类地震波到达地面的对序地面物质的震动方向如何?我国台湾处在世界哪一地震主要分布带上?(12分).3.简述东亚季风与西南季风成因与特点上的主要差别。
(10分)4.简析在夏季和冬季湖泊水体温度的垂直分布状况。
(6分)5.为什么热带地区的岩溶地貌特别发育?(6分)6.为什么说气候是土壤形成和发育的重要因素?(8分)7.简述生态系统的组分结构。
(8分)二、综合论述题(共42分)1.当前世界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哪些主要特点和趋向?简述你对人类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前景的基本观点。
(20分)2.建立合理的农业土地利用结构,主要应注意哪些问题?(22分)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自然地理专业科目:自然地理学方向:1.地球在宇宙中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天体都有联系,为什么说地球与太阳的关系最为密切(10分)?2.地球表面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空间,试述地球表面具有哪些基本特征(12分)? 3.简述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0分)。
4.简述洪水及按洪水来源的洪水的基本类型(6分)。
5.简述地球上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8分)。
6.风化壳的割面形态可分哪几带(8分)?7.风沙作用有哪几种形式(7分)?8.论述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说明如何按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开展城市的建设与更新工作(14分)?9.论述土壤分布的规律性(12分)。
10.什么是土地结构?在农业用地结构中应注意哪些问题(13分)?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试题一.回答题(56分)1.简述全球海陆分布大势,它影响地球气候在分布上有哪些最显著的特点?(10分)2.简述板块构造说的基本论点,并指出对全球构造的基本格局起控制作用的六大板块。
(5分)3.为什么无线电波的传播一般不要转播塔,而电视波的传播往往需要设立转播塔?(4分)4.简述全球等温线时空分布的基本特点。
(8分)5.简述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及其基本原理。
(9分)6.我国河流分类常以河流径流的年内动态差异为标志进行,那么长江中下游干支流属哪种类型?并简述其基本特征。
(7分)7.简述风沙流动对环境的主要危害方式,影响我国风沙流动主要是哪两个风系?我国沙丘移动的主要趋势如何?(7分)8.简述人们在开发利用土壤资源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6分)二.论述题(44分)1.论述径流形成的基本过程。
(12分)2.论述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的组成结构。
(18分)3.我国将农业生产用地共分8个等级,试述各等级土地的主要利用方向及改良的基本途径。
(14分)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试题一.简答题(共54分)1.简述地球大小的地理意义(6分)。
2.简述李四光地质力学包括哪几种构造体系(6分)?3.大气降温过程有哪几种途径(8分)?4.简述大气经向三圈环流中的信风环流圈(Hadley环流圈)的形成过程(6分)。
5.拉梅奇(Ramage,1971)所绘制的全球季风分布图,其判别季风的主要依据是什么(8分)?6.太阳天文辐射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6分)?7.简述地球上水循环的“海陆循环”过程(6分)。
8.简述绿色植物对美化环境有哪些主要作用(8分)?二.论述题(共46分)1.试论述全球气温水平分布的基本特点。
(15分)2.简析我国土地沙化的基本状况,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应特别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13分)3.试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分(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
(18分)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试题一.简答题(82分)1.地球表面有哪些基本特征?(9分)2.什么叫三圈环流?它是怎样形成的?(12分)3.简述海底扩张说的要点。
(12分)4.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怎样流动的?(12分)5.马克耶夫亚欧大陆理想自然带分布有哪些基本特点?(10分)6.自然区划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什么是自上而下的方法?(15分)7.什么叫自然综合体?(6分)8.什么叫生物多样性?(6分)二.论述题(68分)1.试述土壤圈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19分)2.简述土地评价的对象、原则与方法。
(19分)3.如何正确理解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试举例说明。
(30分)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试题一.简答题(70分)1.简述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0分)2.为什么说气候是影响土壤地理分布的基本要素?(10分)3.什么是地震?世界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10分)4.根据降水的形成原因,可将其分为哪几种基本类型?(8分)5.河流根据其地理-地质特点常分为五段,试述各段的特点。
(10分)6.简述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层次及其价值。
(12分)7.简述信风环流圈的形成过程。
(4分)8.地球表面有哪些基本特征?(6分)二.论述题(80分)1.试述道库恰耶夫自然带学说的基本要点及20世纪后期地带性规律研究的进展。
(30分)2.简述土地评价对象、原则及土壤诊断-土地潜力分等法的依据。
(30分)3.试述太阳辐射的自然地理学意义。
(20分)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试题一.简答题(20分)1.简述板块学说的基本思想。
(10分)2.地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0分)二.论述题(130分)1.试述地球表层的基本特征。
(15分)2.试述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5分)3.海洋资源分为哪几类?如何保护海洋资源?(20分)4.结合生态系统的功能谈谈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0分)5.试分析气候变化的原因。
(30分)6.结合索恰瓦的地理系统学逻辑原则,简述地理系统的演变。
(30分)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试题一.简答题(共30分)1.简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0分)2.简述气候系统的特性。
(10分)3.简述水循环的过程。
(10分)二.论述题(共120分)1.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30分)2.道库恰耶夫自然地带学说的要点。
(30分)3.试述城市生态系统及其特点。
(30分)4.我国地震主要发生在哪些区域?为什么说板块间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因素?1998年研究生人学考试试题专业:人文地理科目:人文地理学方向:区域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一、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理论?(20分)二、论述并评价三种典型的区位理论模式?(25分)三、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有哪些?请选择四个重要分支学科对其研究对象与内容分别论述之。
(25分)四、论人地关系的协调原则及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0分)华中师范大学1999年研究人学考试试题专业:人文地理科目:人文地理学方向:旅游文化、区域可持续发展一、简述人地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特点(18分)。
二、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理论有哪些(16分)?三、论述行为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16分)。
四、阐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它们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5分)。
五、分析下段文字的人文地理学价值(25分)。
江南饶薪,取火于木;江北饶煤,取火于土。
西北山高,陆行而无舟楫;东南泽广,舟行而鲜车马。
海南人食鱼虾,北人厌其腥;塞北人食乳酷,南人恶其;河北人食胡葱蒜,江南畏其幸辣。
而身不自觉,此皆水土积习,不能强同。
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南土湿,北土燥;南宜稻,北宜黍、粟、、菽。
天造地设,开辟已然,不可强也。
……自昔以、冀、河、洛为中国,楚、吴、越为麦,今声名文物,反以东南为盛,大河南北不无少让何?客有云:“此天运循环,地脉移动,彼此乘除之理”。
今日东南之独盛也,然东南他日盛而久,其未势有不转而云贵、百?——摘自明代王士性《广志绎》。
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研究人学考试试题专业:人文地理学科目:人文地理学理论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人地关系:2.人口容量:3.城市化:4.文化区:5.行为地理学:二、简述题(35分):1.简述近代地理学中人地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特征。
(15分)2.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0分)3.产业分布有哪些特性和基本规律?(10分)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论述中国的人地关系现状及其协调对策。
2.试以中国为例,说明不同区域的文化风格对不用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学试题1.略论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演变过程。
(20分)2.试说明文化、文化地理、文化景观的基本概念及其人文地理学中的作用与地位。
(20分)3.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我国的人口政策。
(20分)4.略述全球政治地理的基本格局。
(20分)5.可持续发展与人文地理学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地理学如何在可持续发展中发展。
(20分)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学试题一.论述人地关系在人文地理学理论与实践中的作用(20分)二.论述人本主义思想给人文地理学发展带来的影响(20分)三.从文化地理学角度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20分)四.从历史地理角度举例说明环境变迁中的人为影响(20分)五.对中国的区域发展模式,学术界存在着“梯度论”和“反梯度论”两种观点,请在评述这两种观点的基础上谈谈你对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的看法(20分)华中师范大学03年人文地理学试题一,在概述人文地理学的本质属性与学科特性的基础上,论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四种主要方法论.(30分)二,解析文化的结构,并论述文化的空间分布形态和时间扩散机制.(30分)三,根据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和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分析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和发展趋势.(30分)四,概述可持续发展的由来背景,内涵实质,论述可持续发展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关系.(30分)五,解释下列名词的定义及其特征.(9题,共30分)现代农业(3分)民族(3分)民俗(3分)语言(3分)宗教(3分)旅游资源(3分)地理物象(3分)国家核心区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6分)04年人文地理学试题一,在概述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的基础上,论述现代人文地理学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原因.(30分)二,城市的形成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分别论述城市布局与地理区位,交通条件,自然环境的关系.(30分)三,什么是行为空间?人类日常活动有多种类型的行为空间,请分别论述这些行为空间的主要特征.(30分)四,为什么说可持续发展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人文地理学应该怎样开展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30分)五,简答下列名词(每题3分,共30分)人文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文化景观环境感知可持续发展适度人口聚落旅游目的地旅游动机国家权力2005年人文地理学试题一,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方法论的指导,请结合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分别对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哲学方法论加以概述和评价.(30分)二,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理论,请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分别对人地关系的主要思想流派加以概述和评价.(30分)三,旅游业的发展在世界许多地区方兴未艾,请联系实际分别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说明旅游开发对旅游目的地区域的影响.(30分)四,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引导我国未来发展的国家战略,服务社会是人文地理学这门经世致用之学的重要任务,你认为人文地理学应该怎样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请陈述你的观点.(30分)五,简述下列概念(每个3分,共30分)文化区域人口迁移适度人口地理人种民族特性城市体系地理物象行为空间国家核心区可持续发展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人文地理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