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试卷
1.填空题15
1)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
2)宇宙中的天体包括: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
3)太阳系的共有8大行星和一个矮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矮行星冥王星。
4)南北纬23度27分称为南北回归线;太阳的视运动路线叫做黄道。
5)地球固体地表以内的构造可以分为三层,即地壳、地幔、地核。
6)沉积岩的三种接触关系分别为整合、假整合、不整合。
7)气象学把温度为0℃、纬度为45°的海平面气压作为标准大气压。
8)大气中的水汽产生凝结需要一定的条件,既要使水汽压达到饱和或过饱和,还必须有凝结核。
9)水循环的三个重要环节分别是蒸发、降水、径流。
10)地表岩石或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化成分改变,形成新物质的过程,称为风化过程或风化作用。
11)一个完全的生态系统由四类成分构成,即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类群。
12)生物之间关系的基本类型为竞争、捕食、寄生和原始合作与互利共生。
13)土壤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14)土壤水分主要分为吸湿水、毛管水和重力水等类型。
15) 大陆边缘主要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三个地貌类型。
2.选择题15
1)一个天文单位是(B)
A 1.496⨯104km
B 1.496⨯108 km
C 1.496⨯106 km
D 94 605⨯108 km 2)下列哪种岩石不属于岩浆岩(D)
A 花岗岩
B 玄武岩
C 橄榄岩
D 石灰岩
3)下列哪项不是沉积岩的特征(D)
A 层理
B 磨圆
C 流纹
D 化石
4)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C)
A 氮约占大气的78%
B 氧约占大气的21%
C 臭氧约占大气的0.01%
D 二氧化碳约占大气的0.03%
5) 一个标准大气压是(C)
A 1013.25 Pa
B 1013.25 kPa
C 1013.25 hPa
D 1013.25 N
6) 下列哪项不属于湖泊(C)
A 里海
B 洱海
C 地中海
D 死海
7)一条河流根据地理-地质特征可分为(D)
A 上游、下游;
B 河源、上游、中游、下游;
C 上游、中游、下游;
D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
8)河流的水位是指(A)
A 河流中某一标准基面或测站基面上的水面高度;
B 河流水面相对河底的高度;
C 河流断面的平均水深;
D 河堤的海拔高度。
9)下列哪项不属于描述径流的计量单位(B)
A 流量;B流域面积;C径流模数;D 径流深度
10)下列属于化学风化作用的是(A)
A 溶解;
B 升华;C变质;D 凝结。
11)按照中国的土壤粒级划分标准,粒径大于1mm小于2mm的颗粒属于(D)
A 粗沙粒;
B 粉粒;
C 细砂粒;
D 石砾。
12)下列哪项不属于土壤质量的内涵(D)
A 土壤肥力质量;
B 土壤环境质量;C土壤健康质量;D 土壤农业产量。
13)下列哪项属于冻土地貌类型(B)
A 石崖;
B 石环;
C 冰蘑菇;
D 石缝。
14)下列哪项不属于地下水(C)
A 潜水;
B 承压水;
C 土壤水;
D 上层滞水。
15)下列哪项属于地下水(A)
A 裂隙水;
B 毛管水;C薄膜水;D 包气带水。
3.名词解释24
1)洪积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水在河流出山口因比降突降、水流分散、水量减少而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
2)河流阶地;谷底因河流下切而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即为河流阶地。
3)岩溶地貌;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4)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间的夹角。
5)水汽压、饱和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饱和空气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也叫最大水汽压。
6)自然地理的地域分异规律。
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个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4.简答题20
1)气候和天气的区别是什么?
气候:长过程(最短年限30年)、相对稳定,时空大尺度,表达的是天气的平均状况;
天气:短过程、变动、时空小尺度,表达阴、晴、风雨、冷暖、气旋等局地的状况。
2)流水作用包括哪些过程?
流水对坡面、沟谷具有侵蚀作用,并对侵蚀产物进行搬运,当流水搬运能力小于所携带的泥沙是部分泥沙将发生堆积作用。
3)岩溶地貌主要有哪几类?
地表:石芽与溶沟、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平原、峰从、峰林与孤峰;地下:溶洞与地下河、暗湖。
4)湿地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物质产出功能、调节功能、生物多样性功能、人文功能
5.论述题20
1)分析地下水下降漏斗形成的原因,并举例说明有哪些危害。
地下水资源为可更新资源,可开采利用的水量主要是当年或一定水文周期内地下水的
补给量。
一个地区或一个流域在各种天然补给与消耗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地下水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由于地下水过量开采,地下水收支平衡遭到破坏,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
主要危害有:海水入侵、地面沉降(湿地消失、植被破坏、土壤沙化)。
2)分析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
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下切侵蚀、侧蚀、溯源侵蚀,下切侵蚀造成河床下切,形成河谷与河流阶地,侧蚀造成河谷展宽,溯源侵蚀使河谷向源头延伸,甚至发生河流的劫夺;河流的沉积作用在中下游平原地区形成河漫滩、洪积扇、冲积平原,在河口形成三角洲等;在平原地区,侵蚀和沉积的共同作用在河床形成深槽与浅滩、边滩与河漫滩、心滩与江心洲。
6.计算题6
已知流域面积为1800km2,年降水量为1900mm,出口断面的年平均流量为23.3 m3/s,求出该流域的年径流深度y(408.2mm)、径流系数 (0.215)、年径流模数(408216 m3/a /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