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形势介绍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形势介绍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形势介绍1、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2013年5月28日至6月1日,第二届京交会在北京开幕,同期举行中国电子商务大会。

会上,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司长李晋奇发布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2)》。

他指出,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势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8万亿元,同比增长%。

其中,网络零售额超过万亿元,同比增长%。

电子商务服务业正在成为新兴产业,全年行业规模超过2000亿元。

报告指出,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几大特点,包括网络购物大面积普及,销售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万亿元,增速约为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倍。

同时,传统企业应对市场冲击,加大电子商务转型力度,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商业影响显著,越来越多的传统商业企业涌入电子商务领域。

报告还称,跨境电子商务成为新的发展热点,模式创新成为新的增长点。

对此,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顾大伟表示,近年来,中国的出口增速逐渐趋缓,过去五年中,出口年均增长不到10%,但同期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强劲。

2011年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万亿元,同比增长33%;2012年跨境交易额2万亿元,增速远高于外贸增速。

在现阶段的跨境电子商务中,还是以B2B为主要的商业模式。

(1)市场规模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2 年中国B2B 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万亿,同比增长27%,相较2011 年下滑两个百分点。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张周平认为, B2B 市场增长放缓主要原因受世界经济放缓、国内经济逐渐减速的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导致企业库存压力加大、采购意愿下降,给我国中小企业B2B 电子商务发展带来极大挑战。

(2)企业规模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 年12 月,我国B2B 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达11350 家,同比增长8%,相较2011 年下降6 个百分点。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张周平认为,受经济不景气、人力成本急剧上升等因素的影响,B2B 服务企业也备受影响,裁员、转型、倒闭现象不时出现,老牌B2B网站“万国商业网”宣布倒闭;深圳商机网宣布转型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商;环球资源裁员等。

(3)市场营收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2 年中国B2B 电子商务服务商的营收规模约为160 亿元,同比增长23%。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认为,2012 年B2B 电子商务服务商的营收规模与去年相比增速放缓,其原因除了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外, B2B 电子商务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后,原有平台业务模式遭遇瓶颈。

在营收上,目前几大上市公司中公布财报的主要有:环球资源、上海钢联、焦点科技、慧聪网、网盛生意宝,主要营收数据为:环球资源:2012 年公司的净营业收入为2 亿3,170 万美元,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的净收入为3,220 万美元,未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的净收入为3,710 万美元。

上海钢联:2012 年实现营业总收入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营业利润为3,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利润总额为4,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焦点科技:2012 年公司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亿元,同比减少%。

慧聪网:2012 年,公司营业收入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毛利润亿元,同比增长%;净利润6672 万元,2011 同比增长62%。

网盛生意宝:201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

实现净利润万元,同比增长%。

(4)市场份额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2 年B2B 电子商务服务商营收(包括线下服务收入)份额中,阿里巴巴继续排名首位,市场份额为45%。

(因统计的几大服务商中还有环球市场公司2012 年财报未发布,未发布的该份额排名按照各公司之前财报数据预测以及业绩预告作参考依据)而环球资源(深圳环球资源网络服务有限公司(NASDAQ:GSOL))、我的钢铁网(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300226,SZ))、慧聪网(北京慧聪国际资讯有限公司())、中国制造网(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315,SZ))、环球市场集团(股票代码:GMC)、网盛生意宝(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002095,SZ))分别位列二~七位,分别占比%、%、%、%、%、%。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张周平认为,为了突破自身发展瓶颈以及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B2B 服务商都迫切希望通过改革突显竞争优势。

上述主要表现有:阿里巴巴B2B 退市对平台服务模式进行升级;网盛生意宝开拓B2B支付、担保业务;慧聪网联手民生银行布局互联网金融等。

在以上几个主要的B2B电子商务平台中,其中慧聪网和我的钢铁网主要从事的是国内贸易,据估计,阿里巴巴的跨境电子商务营收占其整个B2B份额的80%左右。

2、跨境电子商务的新特点(1)跨境电子商务产品丰富度大大增加,对外商的吸引程度提高跨境电子商务网站的兴起,带动了进出口产品品种的多元化。

除婚纱、美容、计算机和手机配件、电子产品、服装等传统强项外,玩具、母婴、安全监控、照相器材、家具花园和汽车配件等冷门领域持续翻倍增长。

与此同时,有越来越多种类的中国制造产品通过外贸电子商务平台走向全球市场,这些变化趋势表明外贸电商有条件在更大范围内支持中国产品的海外销售。

新兴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采购需求非常强烈,其中俄罗斯、巴西、印度、荷兰、阿根廷、智利、墨西哥、哥伦比亚等新兴市场通过网络渠道与我国企业开展外贸活动的意愿非常明显。

(2)外贸零售市场为新兴的增量市场,外贸B2C模式正在迅速兴起随着国际贸易形式的变化,整个外贸流通领域的发展趋势将不断缩短。

在这个趋势中,传统外贸渠道将不断衰减,外贸零售市场将快速崛起,并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增量市场。

近几年来,外贸B2C作为一股新的外贸模式迅速兴起。

外贸B2C将传统的外贸6方缩短为三方乃至两方,即工厂或商户直达国外零售商再到消费者,或者直接到达消费者。

中国制造优势加上环节减少,国内的供应商赚取了更高利润,国外零售商和消费者享受到更廉价商品。

外贸B2C特点:●小订单、大市场(规模已达数百亿美元)●利润高、门槛低(缩短贸易流程,直达销售市场)●回客多、购买频(小批量,多批次,周转快)●投入小、上手快(无需建站、平台帮助推广)●物流快、支付易(国际快递和邮政小包物流支持,支付便捷)●市场广、机会多(面向全球,不同市场需求差异性强,抓机会)(3)“海淘”一族迅速崛起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2 年中国海外代购市场交易规模达483 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2012 年海外代购市场规模增速放缓,一方面由于海关“新政”的实施,另一方面因为“海淘”的崛起。

2012年,海关总署发布的第15号文件正式实施,对海外代购环节的邮寄和私人携带的征税标准进行了严格规定,同时海关执行环节也加强了监管。

此举同时也推高了海外代购的运营成本。

海外代购成本的提高催生了“海淘”一族在中国的兴起。

海外代购是通过中间方的购买,需要支付一定的代理费用,而“海淘”则是国内消费者直接登录海外网站,通过电子订购单发出购物请求,完成电子支付后,由海外购物网站通过国际快递发货,或由转运公司代收货物再转寄回国。

相比于海外代购模式,“海淘”模式更具有价格优势。

目前,中国海淘消费者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占比达到%。

另据支付宝年度对账单显示,2012年四线城市的网上支付用户数增长64%,网上支付金额增长68%,均超过二线城市。

海淘网购已经从发达地区开始向次发达地区逐渐普及。

“海淘”大热,国内消费者对外国产品的追逐,主要是基于其极具诱惑力的性价比。

一方面国内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得部分消费者对国内商品,特别是婴幼儿食品的质量产生怀疑;另一方面,消费者“海淘”回来的国外商品,即使加上运费和关税,也低于国内。

优质而价廉,促成了“海淘”大军爆炸式的增长。

但“海淘”也暗藏不少风险,一是送货周期较长;二是退换货、投诉难度大;三是钓鱼网站陷阱密布。

因此,“海淘”一族还应理性消费,并提高安全意识。

3、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1)跨境电子商务法律体系亟需建立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法律方面的冲击主要是因为现今应用于国际贸易的法律不健全而造成的。

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远远滞后于信息产业的发展。

尽管目前网络十分发达,但大部分还只能实现信息流通,而无法顺畅实现国与国之间货物与资金的流通。

货物与资金的流通依然由固有的国家体系来控制。

因而,跨境电子商务面临可跨国境的信息与被国境隔断的货物与资金的流通这一双重结构,这也造成跨境交易的不清晰、不顺畅。

尤其是大多数国家仍未能实现个人小额进口税制的系统化管理,同一国家的通关处理也由于现场通关员的业务能力不同而存在不同尺度。

所以,目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制定一些相应的电子商务法律,以解决电子商务上发生的各种纠纷。

对外经贸大学党委书记王玲女士说,电子商务跨境交易,是一种不可逆转潮流。

从相关资料来看,尽管欧洲发展很快,但本质上和中国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中国市场也将成为电子商务跨境交易的最大市场,因而相关法律、监管和消费者保护等问题成为了最重要的研究课题。

王玲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政府部门间进行国际合作,探索新的监管方式和方法,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在使用电子商务服务中的权益,促进各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据悉,中德两国政府2010年决定,进行电子商务监管的合作研究,并通过此研究来给今后的网络交易提供借鉴。

欧洲大学研究所欧洲法学院米克利茨教授指出,虽然中德双方甚至欧盟在网络商品交易中存在很多相同特点,但在法律、法规和监管方面存在很多不同。

通过双方的比较研究,发现在网络商品交易中还存在很多挑战。

由于跨境信用卡支付的增多,需要遵循多国、多地区的不同规则,跨境支付保护成为一大特点;另外,当在国际网络商品交易中出现矛盾时,如何进行调解,遵循何种解决方案,也亟需一个国际一体化的网络商品交易框架出台。

鉴于电子商务发展受到技术、信用水平的缺陷和法律滞后的阻碍,电子商务立法既要以确定性的安排弥补技术和信用的不足,又要给其发展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

构建这样的法律体系需要制定新的法律,也要合理解释原有法律和创造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配套法律规范。

(2)信用评价和标识需统一电子商务具有虚拟的特点,它不仅具有传统商务活动的风险,而且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特点。

交易双方的行为、市场中介的行为等都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不守信用的行为在电子商务领域中更加突出。

而建立电子商务信用保障体系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如缺乏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企业内部电子商务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信用中介服务落后、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和奖惩机制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