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学心理学第三章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医学心理学第三章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应从整体上根据其经常性的行为方式作综合性
的评估,因为心理健康的人在特别恶劣的环境中,可能也会出现某些失常的
行为。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二、健康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疾病之间互为因果:不健康的心理可导致疾病的发生,而躯体的 疾病与痛苦又可影响个体的情绪,反过来又可影响心理的健康。
的心理健康。
谢 谢 观 看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二、中年期的心理健康
注意身心健康,避免心理负荷过重 合理安排时间及工作量:中年人要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避免 超负荷的工作,避免身心过劳。 学会处理各种烦恼、保持心态平和:注意保持心态的平和,学会心胸开阔地面对 现实,正确对待名与利。 缓解压力反应、维护身心健康:中年人有着诸多的压力,学会自我调整和缓解压 力显得尤为重要。当压力过大时,通过适当的方法宣泄和放松自己,定期参加体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二、健康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心理健康维护:加强心理健康和消除身心不健康因素,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促进:使人们能增强自我控制感并能改善他们的健康。
第二节
儿童心理健康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一、胎儿期及婴幼儿期心理健康
胎儿期心理健康 孕期营养及保健与胎儿健康:胎儿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而胎儿的营养 完全依赖于母体的供养,因此孕期的营养状况,将严重地影响胎儿的健康。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三、儿童期心理健康
儿童期的心理健康 科学合理安排学习 组织社会劳动 培养开拓创造性思维 注意“情商”的培养
第三节
青少年与青年心理健康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一、青少年时期心理健康
青少年期的生理心理特点 青少年期的生理特点:生长与发育快速,第二性征出现,性功能开始成熟。 青少年期的心理特点:认知活动具有一定的精确性和概括性,性意识开始觉
增加游戏活动:可增强体力、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二、幼儿期心理健康
幼儿期的生理心理特点
幼儿期的生理特点:神经纤维髓鞘基本形成,神经兴奋性逐渐增高。
幼儿期的心理特点:语言、感知觉、情感迅速发展;自我意识发展,个性初 步形成。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二、幼儿期心理健康
幼儿期的心理健康 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促进言语的发展,引导独立意识的建立,以玩耍与游戏 的方式诱发想象力,培养自律、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健全的性格等。
生心理障碍和器质性疾病。因此在围绝经期应更加注意心理卫生和保健工作。
第五节
老年期心理健康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一、老年期的生理心理特点
生理功能衰退
体表外形改变
器官功能下降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一、老年期的生理心理特点
心理特征发生变化 老年期个体的认知特点:感知觉功能下降。记忆力下降,无论是识记,还是再 认、重现能力均不如中青年。 老年期个体的情绪及人格特点:情绪趋于不稳定,表现为易兴奋、激惹、喜欢 唠叨,情绪激动后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人格总体上稳定、成熟、可塑性小。
生命周期(life cycle):是指从婴幼儿、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到死
亡的这种从生到死的过程。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一、人的发展与生命周期
发展的基本观点 发展是毕生的:人的整个一生都在发展,除了在生物意义上的发育、成熟以 外,其行为的变化过程贯穿整个一生。 发展是多维与多向的:发展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多维度的;心理发展存在着
孕妇的情绪与胎儿健康:孕妇情绪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其自身的健康,对
胎儿的健康影响很大。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一、胎儿期及婴幼儿期心理健康
婴儿期心理健康 母乳喂养,增进母爱。
增进母爱:母亲的爱抚对婴儿的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保证婴儿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大脑发育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促进运动与智力发展:适宜的信息刺激如视、听、触觉刺激促进婴儿运动、 感觉器官和智力的发展。
本章小结
本章对人的发展及生命周期的基本观点及心理发展的理论与发
展过程做了简要的表述,并对当前关于健康及心理健康的概念与心 理健康的判断标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根据人的发展阶段的不同,分别对不同时期包括儿童期、青少 年与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其心理健康分阶段 的进行了介绍,期望学生们对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及其在不同阶段的 心理特点与心理健康问题有所了解,以便能更好促进不同阶段人群
正确对待孩子的过失与无理取闹。
父母、老师言谈举止起重要的表率作用。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三、儿童期心理健康
儿童期的生理心理特点 儿童期的生理心理特点: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已接近成人,脑发育 趋于成熟。 儿童期的心理特点:智力发展迅速,个性全面发展但可塑性大,自我意
识与社会意识迅速增长。
意志活动控制力日渐增强,人格逐渐成熟。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二、青年期心理健康
青年期的心理健康 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 及时解决情绪情感问题
防止性的困扰
第四节
中年期心理健康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一、中年期的生理心理特点
生理功能逐渐减退 中年期的生理发展状态 中年期的生理发展的表现
社会地位及复杂的心理社会因素,也参与了整个病理过程,对围绝经期综合征 所出现的时间和反应的程度都有重要的影响。 加强围绝经期的心理卫生和保健工作:加强宣传和教育,维护心身健康。围绝 经期是每一个体生命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它的出现属于自然生理现象,
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但是由于围绝经期的个体心理比较脆弱和不稳定,容易发
心理健康的概念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义,一般认为心理健康是以积极的、有效的、 平稳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自然环境以及自我内环
境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功能,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
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二、健康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标准
斯基的文化历史理论等。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八阶段理论。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二、健康与心理健康
健康的概念 健康: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不同时期,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不尽相同。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指一个人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
个方面皆健全。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二、健康与心理健康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二、老年期的心理健康问题
适应退休生活,享受老年生活 退休综合征的表现 退休综合征的应对:把退休看作是成功生活历程的一部分;坚持学习,活到老,
学到老;培养和坚持各种兴趣爱好,做到“老有所乐”。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二、老年期的心理健康问题
正确面对疾病和死亡 疾病和死亡是老年期的重要主题 普及死亡教育,关心老年生命质量 调动社会资源,帮助老年人渡过难关
醒,情绪易波动。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一、青少年时期心理健康
青少年期的心理健康 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 保持情绪稳定
预防性意识困扰
消除心理代沟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二、青年期心理健康
青年期的生理心理特点 青年期的生理特点:生长发育已成熟,脑的形态与功能已趋成熟。 青年期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趋于完善,情绪情感丰富、强烈,但欠稳定,
第三章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目
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儿童期心理健康
第三节 青少年与青年期心理健康
第四节 中年期心理健康
第五节 老年期心理健康
掌握
心理健康的概念;儿童、青少年与青年期的心理特点;儿童期、 青少年与青年期的心理问题;中年期与老年期的心理问题。
熟悉
心理发展的理论;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中 年期及老年期的心理特点。
康的维护与促进;儿童、青少 年与青年期的生理特点;影响胎儿期发育的因素;中年期及老年 期的生理特点。
第一节
心理发展与心理概述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一、人的发展与生命周期
人的发展与生命周期的概念 人的发展:有两层涵义,其一是指人类种族在地球生物种系发生中的有关过 程;其二是指个体从生物学受孕到生理死亡所经历的一系列的生命阶段。
育运动,保持身心健康。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二、中年期的心理健康
处理好家庭中各种关系
适应家庭的变化、调整夫妻感情 适应亲子关系的变化、保持良性互动 关心父母、妥善解决其养老事宜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二、中年期的心理健康
顺利渡过围绝经期
正确认识围绝经期:围绝经期综合征是由生理内分泌的改变引起的,另外家庭、
很大的个体差异和可塑性。
发展是获得与丧失的结合:任何发展都是新适应能力的获得,同时包含着已 存在的部分能力的丧失。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一、人的发展与生命周期
心理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理论众多:包括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精神分析论,埃里克森的心理 社会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华生的心理发展刺激反应论,维果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一、中年期的生理心理特点
心理功能继续发展 中年人的认知特点: 中年人积累了较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思维能力达到较高 水平,因而善于做出理性的分析,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年人的情感和意志特征: 中年人情绪趋于稳定,较青年人更善于控制自己的情
绪。做事具有更强的目的性,意志坚定,百折不挠,是事业上最容易成功的阶段。 中年期个体的个性特点: 中年人的个性稳定,风格突出,自我意识明确。个体通 常了解自己的才能和所处的社会地位,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建立稳定的社会关系, 并努力排除干扰,追求自己既定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