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

网络交际中的网络语言构成特点及交际功能刍议徐玮(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876)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语言正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语言方式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网络语言使用的环境具有特殊性,网络交际的参与者也有着独特的角色特征。

网络语言在构成上主要有谐音、缩略、图符语和文符语并用等方式,在网络交际中具有直观快捷、省时高效和标识个性等交际功能。

关键词:网络语言;网络交际和网络语境;构词原则和特点;交际功能在当今信息时代中,网络交际正随着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而逐步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崭新的强势传播媒介,网络不仅扮演着高效通信工具的角色,同时还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一种特定文化现象和生活方式,并广泛影响和渗透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这种背景下,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并在特定的网络交际体系中普遍使用并蓬勃发展。

“网络语言”是指网民在互联网上进行沟通和交流﹑进行信息处理时采用的一套有别于现实生活用语的交际符号系统,一般被归类为非标准语言(non-standard language),它有着自己固定的使用环境﹑使用对象和语用功能。

“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网络时代出现的跟网络有关的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是指自称网民﹑他称网虫的语言”。

[1](P 244)现在研究学者提及网络语言时多指“网上通用的语言,是一种新的语体,网络语言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现在一般指后者”。

[1](P 244)一网络交际和网络语境分析1网络语言交际和网络语境的特殊性: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会依据不同的交际目的采用不同的交际方式,将语言符号组成连贯的语篇,以完成某个或某几个交际功能。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篇的使用与交际环境密切相关,语篇的选择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即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

作为一种崭新的语言交际方式,网络交际的社会功能和交际功能同样受着这两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网络交际利用网络作为传播媒介,交际参与者多采用在线聊天的方式进行实时交流,这比另一种在同一时段内多为单向的电子邮件交流方式更接近于日常生活中人们面对面的言语交际,即一来一往、实时双向的对话方式。

分析和研究这一网络交际过程的实质就必须考虑其交际内容、交际参与者的角色及其相互关系、交际的媒介以及语篇内部的上下文(co-context)等环境因素。

Halliday[2]提出:从语言的使用角度看,影响言语交际的情景语境中有三个因素最为重要,即语场(field)、基调(tenor)和方式(mode),又称三个语域变体(register variables)。

语场指的是正在发生的交际活动的性质,语言谈及或描述的是什么;基调指的是交际的参与者,他们的基本情况、特点、地位、角色以及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是正式、随便还是亲密等;方式是指语言信息的传播方式,比如是书面还是口头。

语场、基调和方式,这三个语域决定了交际的内容、交际双方的关系和交际的方式。

由于网络聊天多以实时同步的方式发生和进行,参与者又有着不同于日常会话交流的角色特征,在交际过程中,参与交流者在同一时间内既接受信息又发出信息,通过键盘输入文字进行“键”谈,形成了交流者互不见面的以文字图符等为传播媒介的特殊虚拟语境,产生了特殊的交际效果。

2 网络交际参与者的角色特征首先,交际参与者的身份具有隐蔽性和模糊性。

由于网上聊天的双方或多方无法见面(视频聊天除外),参与者的身份往往是隐蔽的,有一种距离产生的朦胧美,参与聊天的人们并不需要真名实姓,参与者可以取各种各样的网名,而这些网名的形式和数量完全自定。

一个网民可以有多个网名,构成方式可以加入数字或符号,如“007, shouting, Big potato, Gladiator”等等。

这些名字有的是为突出个性而标新立异,有些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性别”以引起“异性”的注意(网络聊天性别也可以自定)。

第二,交际参与者的年龄结构具有特殊性。

目前,网络交际参与者的年龄结构多为20---30岁之间,这一年轻化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使用网络语言时求新、求异、求变的特色,从而释放自我、张显个性。

比如网民把漂亮的年轻女孩成为“美眉”,相貌一般的称为“恐龙”,把网友见面后因为失望而中断联系叫作“见光死”,把在网上浏览、查找信息称为“冲浪”等等。

同时,在网聊中谈话内容也主要集中在年轻人所关心的友谊、爱情、学业、时尚、旅游、游戏等话题上。

第三,交际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不固定、随意和多变的特点。

由于网际交流多在一种非正式的情景语境下进行,参与者身份也相对隐蔽,因此交际参与者话语的责任感较弱,可以暂时脱离日常会话中“得体”、“礼貌”等原则的约束,也可以谈论道德、隐私、身份、地位等敏感话题。

另一方面,在网络交际中交际者没有了上下级、长晚辈、亲疏等关系的限制,在语言的运用上还体现出私语性和口语化的特点。

二网络语言构成原则和用语特色虽然网络交际语境具有特殊性,网络言语行为的随意性也使得网语五花八门、无所不有,但总结分析网语的构成方法和用语特色,仍会找到以下一些规律性的网语规则。

1谐音(1)字母谐音由于互联网最早发源于美国,计算机技术也主要来自西方,网络语言也因此受到以英语为主的西方国家语言的影响。

比如用CU表示See you 再见,thx(thanks)表示谢谢,HRU(How are you)表示你好吗,OIC表示我明白了“Oh, I see”, BUX表示Bucks(俚语,美钞,美金),Kool表示酷Cool等等。

(2)汉字谐音除了英语中的字母和发音谐音之外,网民还利用汉语拼音创造出了一批“汉语拼音字母词”,有些已经在网络交际中被普遍接受、认同和使用。

如GG (哥哥),JJ(姐姐),DD (弟弟),MM(妹妹,美眉),PLMM(漂亮美眉),用大虾(“大侠”)指资深网虫,有戏谑之义,斑竹(“版主”)表示网络版面的负责人。

(3)数字谐音在互联网上,许多数字可以利用谐音的特点构成词语或句子,常见的有:W8(wait+eight 8)等吧, B4表示before以前, Some1指Someone有人,Face2Face表示Face to Face面对面,886指拜拜喽、再见,7456表示气死我了,5211314就是我爱你一生一世,5555……则表示呜呜……,哭声,9494 表示就是就是等等。

2 缩略为了节省时间减少打字,加快信息交流速度,出现了大量缩略型(abbreviation)网络用语。

现在网友中流行的缩略词有这样一些类型。

上一节提到的谐音词也可以看作是缩略型的一种,它是同音之间的相互代替,比如U代替了You, C代替See, 4代替for等。

另一种非常流行的是单词缩略,尤其是首字母词(initials),类似于电报用语,它是由每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合在一起而构成的,例如GA代表Go ahead(干吧),TIC代表Tongue in Cheek(虚情假意),KISS代表Keep It Simple, Stupid(简单一点,蠢货),MORF表示Male or Female(是男还是女),E-Me表示Email Me(用电子邮件写信给我),MOTOS表示Member of Opposite Sex(异性成员),MOTSS表示Member of the Same Sex(同性成员)等;还有一种常见的是由几个单词的缩略构成的类型(clipped words),即要么省掉前面的几个字母,要么省掉后面的字母,或者省掉中间的字母,或者从单词中挑出几个字母,例如CHK代表Check(支票或检查),ENF表示Enough(足够),PPL表示People(人们),SRI表示Sorry(对不起),THRU表示Through(通过)等。

此外,还有一种缩略后再混合(Blending)的单词类型,如人尽皆知的E-mail表示Electronic mail(电子邮件),Donno表示don’t know(不知道),mailbot 指的是mail robot(邮政机器人),interpedia表示internet encyclopedia(因特网百科全书),infowindow指information window(信息视窗)等。

3 图符语和文符语(1)图符语图符语多见于网络交际中网民用图画或符号来传递信息、表达个人喜怒哀乐等感情的会话过程中。

常用的有表示笑脸的:)或:-),B-)表示戴着眼镜的人笑,:-D表示哈哈大笑,:-〈表示悲哀,:-O表示惊讶,:-@表示尖叫,:-0表示唱歌,:-Q表示吸烟,如果在以上图符的左边眼睛换成数字8则表示戴眼镜的人,后面加上数字8则表示系着围巾或飘带的美眉。

(2)文符语文符语是指在交流者在虚拟语境中进行实时交谈时,还常在尖括号〈〉放进自己说话时的伴随动作或表情的说明和描写,比如〈grin〉〈g〉表示笑,〈shake〉指摇头,〈nod〉指点头等。

此外,在电子邮件或某些用户新闻网的文稿中符号“^”、“_”和“*”常被加在某些词的下方起强调突出这些文字的作用,例如This is really_great_. I’m * really *sorry about posting your phone number. 再如常见于网络帖子中的SO.02(two cents, 两分钱)表示“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形象生动的图符语和文符语的使用,增添了网络交际中的亲切感和人情味,拉近了交际参与者之间的相互距离。

它们虽然只能算作副语言范畴,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但它们的出现却极大丰富了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活跃了交际气氛,有效发挥了辅助交际的作用。

4 译化词这种构词方式主要是指汉语中出现的有关英语网络词汇的音译词,在一定的使用范围内已经为网民所接受并运用在日常的会话交际中,例如把电子邮件Email译作伊妹儿,Java 技术称为娇娃,Windows 98被叫作瘟酒吧,调制解调器Modem说成猫,下载Download称为荡(多作动词),hacker说成黑客,网络主页homepage称作烘胚鸡或烘胚姬等。

5 旧词新义和新词新义网络是一个全新的交流空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虚拟平等的语言环境里,一些词语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比如nerd指电脑鬼才,buggy software指到处是毛病的软件,不可靠、不稳定的软件,buggy就是由臭虫(原指钻进食物和家具内部进行破坏的臭虫)引申出的新义,指因设计疏忽而遗留在软件中的漏洞或隐藏在文件中使软件或操作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程序错误,再如carpetbagger一词原指美国内战后经济复苏时期的北方投机商、暴发户,现在在网语中多用来贬称那些想利用互联网陡发横财的投机分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