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注塑技术工及作原理
分流道设计由于本成型由 2个相互垂直的浇注系统同时注射不同型腔, 所以 2个型腔分别根据浇注形式布置不同的流道系统。
旋转顶出机构原理根据塑件结构特点,这里采用先顶出再旋转的型腔互换步骤。
由于这种成型方法特殊,模具整体结构呈中心对称,只是镶体和本体的型芯和型腔不同, 流道也不对称。
模具上分布有 4个定模导柱、 2个回转板导柱。
整副模具采用一模 2个本体和 2个镶体的布局。
本模具的特点是不需要专设顶出油缸, 通过自身的机构可以充分利用注塑机的顶出油缸来实现旋转体的推出和塑件的顶出。
并由斜块锁紧机构承担旋转体的重量,避免导柱受力。
该推出旋转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开模到合理距离。
向前顶出轴套 2,带动弹压挡块 4向前运动。
由于拉簧 1处于受拉状态,所以旋转轴 22不会向前推出。
弹压挡块 4向前运动,带动推板 a 向前运动, 推板 a 上的顶杆推动推板 b ,推板 b 带动推杆顶出塑件。
油缸推出距离为 20mm 。
弹压挡块 4继续向前运动,就会碰到斜楔块 7,斜楔块 7挤压弹压挡块,并使其向上运动,直到脱离轴肩。
此时由顶杆外的弹簧使推板a 复位。
同时推板 b 也在复位弹簧 19和限位螺栓 21的共同作用下复位。
油缸推出距离为 30mm 。
顶出轴套 2再向前运动,带动旋转轴向前运动, 由旋转轴带动动模和动模固定板向前运动, 直至可旋转位置。
油缸推出距离为 120mm 。
油缸 10启动,带动齿条,再由齿轮齿条配合带动旋转轴 22,通过键传动,带动动模和动模垫板
一起旋转。
旋转角为 180。
顶出轴套 2回程,通过螺栓 3带动旋转轴及旋转机构复位,并由导向机构导向,斜块定位。
合模,进行物料充填。
模具工作的复杂程度和精密度都大大提高了, 所以相应的设备成本昂贵,模具设计复杂、精密,成型工艺控制难度增加。
与国外相比, 国内双色注塑技术的应用还有待发展, 随着国内塑料成型技术的不断发展,塑料双色注射成型技术必将被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