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力等级与风速的关系

风力等级与风速的关系

风速和风力等级
一、概述
空气的称为风,空气作水平运动时,即有方向,也有速率。

风能促使干冷空气和暖湿空气发生交换,是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

地面风向用十六方位表示。

风向十六个方位正北、北东北、东北、东东北、东、东东南、东南、南东南、南、南西南、西南、西西南、西、西西北、西北、北西北。

根据方位可目测风向
二、风速风向的测量
空气运动产生的气流,称为风。

它是由许多在时空上随机变化的小尺度脉动叠加在大尺度规则气流上的一种三维矢量。

中测量的风是两维矢量(水平运动),用风向和风速表示。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最多风向是指在规定时间段内出现频数最多的风向。

人工观测,风向用十六方位法;自动观测,风向以度(°)为单位。

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移动的水平距离。

风速以米/秒(m/s)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最大风速是指在某个时段内出现的最大十分钟平均风速值。

极大风速(阵风)是指某个时段内出现的值。

瞬时风速是指三秒钟的平均风速。

风的平均量是指在规定时间段的平均值,有三秒钟、二分钟和十分钟的平均值。

人工观测时,测量平均风速和最多风向。

配有自记仪器的要作风向风速的连续记录并进行整理。

自动观测时,测量平均风速、平均风向、最大风速、极大风速。

三、风速定义
风速是三维向量,在一个较大尺度而有组织的气流上随时空作小尺度而不规则的波动。

地面风普遍是以方向和速度的两个数值来说明的二维水平向量。

地面风通常是用风向标和风杯表或式风速表来测量。

四、风速规定
由于受到摩擦力的影响,风速会随着高度上升而增加。

故此,为风速表安放於空旷地区定下了一个标准高度。

风速表安放於平坦而空旷地区的标准高度是离地面10 米。

空旷地区是指风速表与任何障碍物相距不少于该障碍物10倍高度的范围。

1、量度单位风速:
米/秒(m/s)
公里/小时(km/h)
海里/小时(knots)
2、换算因子:
1米/秒[s] = 3.6公里/小时[h] = 1.944海里/小时
1公里/小时[h] =0.278米/秒[s] =0.540海里/小时
1海里/小时[h] =0.514米/秒[s]= 1.852公里/小时
风向:风向界定为风来自的方向,并从地理上的北方开始顺时针方向量度。

方位点(例如:北、东北、东、南、西)方位点(例如:北、东北、东、南、西) 角度(例如:360o, 045o, 090o, 180o, 270o)。

风向和风速也会影响生物的活动。

例如在当风的地方,空气流动速度较快,环境中水份的流失速度会增加,于其中活动的生物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如形成防止水份流失的特别构造。

五、风力等级划分
风力等级表-风力等级划分
风力
等级陆地地面物体征象
海面波浪/浪高
(米)
相当风速
公里/时米/秒
0静,烟直上。

平静/小于10~0.2
1烟能表示风向。

微波峰无飞沫/1-50.3~1.5 2人面感觉有风,树叶微动。

小波峰未破碎/6~111.6~3.3
3
树叶及微技摇动不息,旌旗
展开。

小波峰顶破裂/12~193.4~5.4 4
能吹起地面灰尘和纸张,树
的小枝摇动
小浪白沫波峰/20~285.5~7.9 5
有叶的小树摇摆,内陆的水
面有小波。

中浪折沫峰群/29~388.0~10.7 6
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
举伞困难。

大浪到个飞沫/39~4910.8~
7
全树动摇,迎风步行感觉不
便。

破峰白沫成条/50~6113.9~17.l 8
微枝折毁,人向前行感觉阻
力甚大。

浪长高有浪花/62~7417.2~20.7 9
草房遭受破坏,大树枝可折
断。

浪峰倒卷/75~8820.8~24.4 10
树木可被吹倒,,一般建筑物
遭破坏。

海浪翻滚咆哮/89~10224.5~28.4
11
陆上少见,大树可被吹倒,
一般建筑物遭严重破坏波峰全呈飞沫/
103~
117
28.5~32.6
12陆上绝少,其催毁力极大。

海浪滔天/
118~
133
32.7~36.9 13
134~
149
37.0~41.4 14
150~
166
41.5~46.1 15
167~
183
46.2~50.9
184~
16
51.0~56.0
201
202~
17
56.1~61.2
2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