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热学与传质学》教学大纲

《传热学与传质学》教学大纲

《传热学与传质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英文名称: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and Heat Transfer
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3、课程学时:总学时48,实验学时4
4、学分:3
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工程流体力学
6、适用专业:石油工程
7、大纲执笔:油气储运教研室李永杰
8、大纲审批:石油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
9、制定(修订)时间:2006.11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研究热能传递与能量转换规律的学科,是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热能与机械能的转化规律,热能的合理利用。

热能的传递原理与规律、换热设备的热工计算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推导问题简化问题的能力,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的宏观研究方法及特点,掌握工程热力学
与传热学的基本概念:
2.掌握工程热力学的两个基本定律,能正确分析能量转换与守恒关
系,对热能的可用性有基本的认识,了解合理用能的原则
3.能依据热能过程的特征,分析计算过程的功量与热量。

掌握理想气
体的基本热力性质与计算方法。

4.掌握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的原理与工程常见条件下的简化、计
算。

5.理解传热过程及传热系数,能计算传热量,并能指出增大或减小传
热量的基本方法。

6.了解常用换热器类型,并能进行换热器的一般热力计算。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2.(一)理论教学:
1.基本概念及定义(2学时)
掌握基本概念:热力学系统;热力学的状态及基本状态参数;平衡状态:状态方程;热力过程的准静态过程;准静态过程的功;热量;热量和功的类比;热力循环。

重点:建立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及定义
难点:准静态过程的功;热量:热量和功的类比。

2.热力学的第一定律(6学时)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闭口系统能量方程式;稳定状态稳定流动能量方程;焓;轴功;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应用举例。

重点:能量守恒方程式与应用
难点:焓参数的应用。

3.理想气体内能、焓、熵和比热(2学时)
掌握理想气体内能和从理想气体的比热;理想气体的熵:了解理想气体混合物。

重点:理想气体状态参数变化量的计算。

难点:理想气体的熵变计算。

4.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4学时)
掌握热力过程分析概述:定容过程;定压过程:定温过程;定熵过程;多变过程。

重点:各热力过程中功量与热量、状态参数的计算。

难点:多变过程的计算分析,图示。

5.热力学第二定律(4学时)
掌握热机循环与制冷循环:热力学第二定律,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卡诺循环。

卡诺定理;了解热能的可用性。

重点: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判断过程方向性的定律
难点:热能的可用性分析
6.熵(4学时)
掌握状态参数熵的计算,了解不可逆过程熵的产生;理解孤立系统熵增原理;系统的作功能力与不可逆损失。

重点:掌握熵增原理,判断过程方向
难点:熵变计算与系统作功能力损失计算
7.气体的流动(4学时)
掌握稳流气体的基本方程;喷管流动基本特性;气体的流速与临界流速;气体流量与喷管尺寸计算;理解喷管效率;了解绝热滞止。

8.压气机的压气过程(2学时)
掌握压气机的压气过程;活塞式压气机的压气过程;多级压缩;理解压气机效率。

重点:掌握压气机的理论分析计算
难点:压气机的图示分析
9.传热学概述(2学时)
理解热力学与传热学的联系;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10.导热的基本定律及稳态导热的分析计算(8学时)
掌握导热的基本概念及定律;导热微分方程式;一维稳态导热。

重点:平壁、筒壁稳态导热计算
难点:筒壁稳态导热计算
11.对流换热原理与分析(4学时)
理解对流换过程简介,边界层的概念;对流换热系数的确定方法;量纲分析;对流换热模型实验和教据的综合法。

重点:对流换热过程分析
难点:量纲分析
12.流体无相变相时对流换热的分析计算(2学时)
掌握流体的管道内作强迫对流时的换热。

流体外绕壁面作强迫对流时的换热,流体自然对流时的换热。

重点:各条件下准则关系式的应用
难点:经验公式的正确应用
13.传热过程与换热器(4学时)
掌握传热过程的分析计算:换热器概述;间壁式换热器的热力分析计算;了解换热器的性能评价。

重点:传热过程分析计算;换热器热力计算
难点:换热器热力设计。

(二)实验教学:按照实验大纲要求
五、考试考核办法:闭卷笔试
六、教材及参考书:
(一)教材:
《热工理论基础》郝玉福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参考书:
1.《工程热力学题型分析》清华大学,朱明普编著
2.《传热学习题集》J.P.霍尔曼编著
3.《工程热力学》,曾丹书等合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4.《工程热力学》吉林工业大学,华自强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5.《传热学》山东工业大学,俞佐平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七、其它:
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