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互感电路(电路基础冯澜版本)

5互感电路(电路基础冯澜版本)

互感系数:M 12
U 12 = I 2 jωM 12
U 21 = I1 jωM 21
• •


M 21 M (单位:亨利H)
M L1 L2
互感系数M的大小取决于互感线圈之间的相对位置、线 圈的几何形状和匝数,与电流大小无关。 耦合系数k互反映互 感线圈的耦合程度:
k=
0 ≤ k ≤1
5.1.2互感电压同名端及互感电压方向判定 1.互感线圈同名端的判定 假定从两个互感线圈自身的某标注端同时通入电流, 各线圈中的自感磁通与互感磁通方向相同(总磁通增 强),那么这些标注端称为同名端(同极性端)。 相对于另一端而言,各线圈中的自感磁通与互感磁 通磁通方向相反(总磁通减弱),称为异名端。 一对同名端,用相同的符号标出,如: "" "" " " 同名端总是成对出现的,若有两个以上的线圈彼此都 存在耦合时,同名端应一对一对地加以标记,每一对 须用不同于其它端钮的符号标出。
I 1 jωM 解得各线圈电流: I 2 = Z 22 + Z L


U1 I1 = Z 11 + Z r


其中反射阻抗:
(ωM) Zr = Z 22 + Z L
2
当二次侧回路闭合时, 由于互感电压的作用产生了二 次侧电流,该电流又反作用于一次侧回路产生互感电 压,从而增加了一个二次侧回路反馈给一次侧回路的 反射阻抗。反射阻抗的性质与二次侧回路等效阻抗的 性质相反。
常用的同名端判定方法: (1)当线圈绕向明确时,可用右手螺旋定则判定。 (2)当线圈绕向不明时,可用直流法判定: 根据电路中的直流电源极性连接、开关状态、 电压表极性连接及其正反偏各项情况作综合判定。
2. 互感电压方向的判定
(1)互感电压的参考方向与产生该电压的电流参考方向 相对同名端一致。 (2)随时间增大的电流从互感线圈任一端流入时,就会 在另一线圈中产生一个相应同名端为正极性的互感电压。 确定互感线圈同名端后, 便可不必画出它们的实际绕制 方向。在电路图中,可用电感元件的符号来表示,但要 注明它们之间有互感M,并标明同名端。
5.2 互感电路分析
5.2.1互感线圈的连接 1.互感线圈的串联 顺向串联:互感线圈的异名端连接在一起
• • • • •
U = U 11 + U 12 + U 22 + U 21
• • • •
= I jωL1 + I jωM + I jωL2 + I jωM = I jω( L1 + L2 + 2 M )
2.理想变压器 限定条件: (1)忽略铁心线圈外的漏磁通,即一次线圈产生的磁 通全部穿过二次线圈。 (2)忽略铁心线圈的铜损和铁损,即线圈电阻为零、 铁心内无涡流和磁滞。 (3)当铁心线圈的二次侧开路(空载)时,一次侧没 有互感电压作用。 理想变压器中铁心线圈的互感作用被理想化为全耦合, 能实现没有损耗的能量传输。 主要功用:实现电压变换、电流变换和阻抗变换
5.3.1空心变压器 建立一次侧回路、二次侧回路的 电压方程:
- U 1 + I 1 Z11 - I 2 jωM = 0 I 2(Z 22 + Z L ) - I 1 jωM = 0
其中:Z
11
• •



= R1 + jωL1
是一次线圈本身的阻抗 是二次线圈本身的阻抗
Z 22 = R2 + jωL2
互感消去法:
分析互感电路,基尔霍夫定理、正弦的相量法等仍适 用,与一般的正弦电路的不同点是,在有互感的支路 中必须考虑由于磁耦合而产生的互感电压。
5.3 变压器
变压器是利用磁耦合将电源能量或信号传送到负载的 电气设备。 变压器的互感线圈(绕组)绕在同一个芯子上,连接 电源的线圈,称一次线圈(或原方线圈、初级线圈) ;连接负载的线圈回路,称二次线圈(或副方线圈、 次级线圈)。 空心变压器的线圈绕在非铁磁性材料(导磁能力很差) 芯子上;理想变压器的线圈绕在理想铁磁性材料(导 磁能力无限)芯子上。
Ls - Lf 互感系数: M = 4
2.互感线圈的并联
同侧并联:同名端并接
L1 L2 - M 2 Lt = + M + ( L1 - M) //(L2 - M) = L1 + L2 - 2M
异侧并联:异名端并接
L1 L2 - M 2 Ly = -M + ( L1 + M) //(L2 + M) = L1 + L2 + 2M
5.3.2理想变压器
1.铁心线圈 (1)铁磁性材料的磁性能:磁化、去磁、磁滞
(2)铁心线圈的损耗:线圈铜损、铁心铁损
(3)铁心线圈的电压: 自感磁通链
ψ = NΦ = NΦm sinωt
dψ = 2πfNΦmsin( ωt + 90° ) 自感电压 u = dt
电压有效值
U=
2πfNΦm 2
= 4.44 fNΦm
电压变换
U 1 N1 = =n U2 N2 I1 N 2 1 = = I 2 N1 n
Z1 ZL N1 2 2 =( ) = n N2
电流变换
阻抗变换
理想变压器的三种变换关系,在一定误差范围内也能 近似地适用于实际变压器。
第五章 互感电路
5.1 互感线圈概论
5.1.2互感线圈参数及互感电压 感应电动势:当穿过线圈的磁 通发生变化时,线圈中会产生 电动势。 电感线圈的自感电压:电感线 圈因自身通入交变电流而在本 身线圈上产生感应电压。 电感线圈的互感电压,是电感 线圈因自身通入交变电流产生 的磁通还穿过相邻线圈而在相 邻线圈上产生感应电压。
d 现象
自感 现象
1.自感电压
dψ11 di1 u11 = = L1 dt dt dψ 22 di2 u 22 = = L2 dt dt
U 11 = I 1 jωL1 U 22 = I 2 jωL2
• •


2.互感电压
dψ12 di2 u12 = = M 12 dt dt dψ 21 di1 u21 = = M 21 dt dt

Ls = L1 + L2 + 2M
反向串联:互感线圈的同名端连接在一起
U = U 11 - U 12 + U 22 - U 21
• • • •





= I jωL1 - I jωM + I jωL2 - I jωM = I jω( L1 + L2 - 2M )

Lf = L1 + L2 - 2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