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理白族民居

大理白族民居


关键词:白墙、青瓦、绘画、诗词
白族民居-照壁
照壁又称“风水壁”,是白族民居中最显著的特色,白族照壁不仅建在家中,凡 是有空地,或是需要衬托景致、表达一定文化意义的地方,都可以建照壁。这些 照壁,有的颂扬功名,有的祈求幸福,有的驱邪避灾,也有的是赞美家乡风光。 村子 、寺庙、书院等一般也都有照壁 。照壁壁面用白灰粉刷,壁顶多覆盖灰瓦、 青瓦,偶尔也用琉璃瓦。瓦檐飞翘,极具动感。在雪白的照壁上,或绘壁画,或 题诗词,或镶精美的大理石屏。照壁脚底砌有花坛,种植茶花、缅桂等花木,花 坛底下放置盆景。照壁上的题字题诗,最能体现白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传统白族民居
代表:严家大院 严宅是清末至民国时期滇西著名商号“永昌祥”老板严氏的宅院,位于喜洲古镇 中心,是“一进四院”格局,又称“六合同春”。前边两院为“三坊一照壁”式 样,后两院中,前院为“四合五天井”,后院为“小四合院”。严宅共有大小房 屋110多间,走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小宫殿。严宅的建筑为青石铺地,全砖 木结构,画栋雕梁,是典型的传统白族民居。
建筑结构
关键词:土木结构、石木结构、石头、筒板瓦、双层重檐屋顶
白族民居多为土木结构或石木结构的三开间两层楼房。整座民居的左、右、后三 面都用一尺见方的石头砌成两米左右的墙基,其上用土基砌成墙体。有的地方 (如大理海东)土质较硬,夯成的土墙十分坚固。而大理海西一带,富产青石, 白族民居大都就地区取材,广泛采用青石为主要建筑材料,大理民间"大理有三宝, 石头砌墙不会倒"的俗语即指此。石头不仅用来打基础、砌墙壁,也可用作门窗头 的横梁,美观坚固。用石头作建筑材料,在大理由来已久。据记载,南诏的民居 建筑就是"巷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民居的屋面用筒板瓦覆盖, 前面重檐,形成前出廊的格局。木结构部分,屋架四柱落地,在排间之间和楼板 照面枋的下面,前后均有一根通穿木枋,称为"穿枋"。穿枋是白族木匠的一项杰出 创造,它把整幢房屋的排架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极强的抗震能力。木柱脚多设有 柱石,以防潮湿。在整幢民居中,双层重檐是主要的特点,科学实用。楼上的屋 檐下通常有一个平台,可以挂晒粮食,放置花木,同时可使阳光进入,适宜居住。 下层屋檐前伸,可以保护房屋的木结构部分不受雨淋,底下宽阔的台阶走廊则成 为全家人的重要生活空间。三开间的房屋中,中间为堂屋,装有堂屋内设有神龛,一般不住人, 一般仅作为接待宾客之用。两侧房屋住人,楼上房间通常作储藏室,人口较多的 家庭有时也住人。
白族民居装饰艺术
3、白族泥塑塑型多为龙凤、古瓶、花卉。照壁两边多塑鱼,以示稳固。其中,严 家民居泥塑最具特色。如大门两侧的香柱插座是白族传统泥塑图腾狮子,照壁中 央镶有大理石山水画,周围塑有传统民间传说“渔樵耕读”,展示白族人民的勤 劳和勇敢,也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人物原型。照壁两侧塑有“红梅报 春”、“松鹤延年”两幅大型泥塑图案,充分显示出白族民间的高超的雕塑艺术。 4、木雕艺术也广泛用于格子门、横披、板裾、耍头、吊柱、走廊栏杆等,尤以格 子门木雕最为显眼。门窗特别是主房堂屋的格子门,多为云木、红椿、楸木、云 杉等名贵木材,一般雕上金鸡宝贵、喜上眉梢、麒麟呈现祥等民间吉祥图案,多 为透雕或圆雕。其中又以剑川木雕最为有名。
现代白族民居
现代白族民居将 玻璃等材料融入 传统白色粉墙、 黛色的瓦、飞檐 翘角当中
参考案例:大理感通别墅 大理感通别墅位于大理古城与下关新城之 间的七里桥感通寺旅游专线,背靠苍山, 面向洱海。总占地约500亩,东西长约 1200米,南北宽约300米。大理感通别墅 为苍山坡地别墅,坡度约12度,沿感通寺旅游 专线平行莫残溪两侧顺势而建。 规划建造368栋(套)别墅,包括单体别墅 及联排别墅。占地面积:333500平方米 , 建筑面积:65757平方米,容 积 率 0.27 , 绿 化 率 72%,建筑类别:板楼 、低层
院落布局
关键词:三坊一照壁 1、大理白族的民居的建筑形式大都为两层楼结构的“一正两耳”、“两
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和“走马转 角楼”等类型的三合院、四合院和重院,在大理坝子,"三坊一照壁"最为 常见,并以其特有的建筑风格,成为白族建筑艺术的代表形式。
2、"三坊一照壁"是由三幢三开间房屋和一个照壁加围墙组成的院落。中间
为正房,两侧为耳房,正房对面的北侧留出大门,正中立一堵照壁。
3、"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结构的民居建筑,比"三坊一照壁"更为庞大
复杂。所谓"四合五天井",是以四幢楼房为主组成的院落,两幢楼房的交 接处另建一座小耳房和一个小天井,加上中间的一个大天井,共有五个天 井,故名。"六合同春"则是两个院落前后相连,每幢楼房之间,以及楼上 楼下,都有走廊全部连通,因此又有"走马转角楼"之名。由于这两种民居 结构庞大,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一般家庭无力建造,因此这两种民居 建筑主要只分布于白族地区经济最为发达的下关和喜洲两地。
白族民居-大门
关键词:飞檐串角、斗拱重叠
门楼是院落的大门,它综合采用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和 青砖等多种装饰材料和手段,是一座飞檐串角、斗拱重叠的综合性艺术建筑。它 的枋、檀、椽、梁纵横交错,结构精巧,雕刻玲珑剔透,彩绘图案明快优美。整 个门楼富丽堂皇,古朴和谐,均衡对称,美观大方,富有立体感。
建筑朝向
关键词:东西朝向 1、大理是个多风地区,每年出现大风日数既多,风力又强。在与 自然作斗争中,白族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常年多是偏西 的风向,他们就将主房的布局坐西向东,门窗都开在向东那面,风 从屋后吹来,自然不易进入室内。 2、“正房要靠山,才能坐得起人家”的思想至今影响着一辈人。大 理地处由北向南的横断山脉帚形山系形成的山谷坝子,依山傍水, 必然坐西向东。主房按东西轴线布置房屋,重院则按照南北轴线深 入
白族民居装饰艺术
关键词:绘画、木雕、泥塑、 "粉墙画壁"
1、白族的民居建筑,之所以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不仅体现在民居的建筑结构本 身,还体现在与民居相关的各种装饰、绘画、雕刻、诗文等方面。白族的民居建 筑,十分强调建筑的艺术性。整个民居都精心进行艺术装饰。白族一切建筑,包 括普通民居,都离不开精美的雕刻、绘画装饰。木雕多用于建筑物的格子门、横 披、吊柱等部分。卷草、飞龙、蝙蝠、玉兔,各种动植物图案造型千变万化,运 用自如,更有不少带象征意义的,如“金狮吊绣球”、“麒麟望芭蕉”、“丹凤含珠”、 “秋菊太平”等等情趣盎然的图案作品。白族木雕巧匠们还特别擅长作玲珑剔透的三 至五层“透漏雕”,多层次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都表现得栩栩如生。 2、“粉墙画壁”也是白族建筑装饰的一大特色。墙体的砖柱和贴砖都刷灰勾缝,墙 心粉白,檐口彩画宽窄不同,饰有色彩相间的装饰带。以各种几何图形布置“花空” 作花鸟、山水、书法等文人字画,表现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情趣。
村镇特点
关键词:广场、戏台、本主庙、风水照壁、风水树、水井 白族村镇内一般都有广场、戏台、本主庙等。民房相互毗连,沿街 巷修建。如果村中有多个姓氏,同姓的人家一般都分布在同一街巷。 村镇入口处建有风水照壁,并种有一至两棵枝叶繁茂的大青树作为 风水树。村内有若干口水井,有的人家则在自家庭院中凿有水井。 在大理,苍山十八溪水注入洱海,沿途所经村寨多将支流引入作为 生活用水。青瓦白墙的白族村寨如珍珠般分布在苍山洱海之间,有 如人间仙境,又如世外桃源,田园风光令人陶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