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层管理核心能力
— 21 —
• 领导是影响的艺术或过程 ,以便一群人能心甘情愿的奋斗, 领导是什么 并朝向某种组织目标。领导者劝导追随者为某些目标而奋
斗,而这些目标体现了领导者及其追随者共同的价值观和
动机、愿望和需求、抱负和理想。
权威与威权
• 如果家中有一个不愿意听话而捣蛋的儿子,那么,就等于 家里多了一个没有领导力的老爸。杰克· 韦尔奇说:停止管 理学会领导。因为没有愿意被人管,更没有愿意接受权威 主义,人们更乐意相信与追随自己崇拜的对象,也就是先 有威后有权,不是先有权后威。
3、角色变化
——在内容上,从做业务到管理; ——在实现方式上,从野牛型到雁群型; ——在工作方式上,从个性化到组织化; ——在关系上,从感情关系到事业关系;
— 20 —
——在目标上,从个人目标到团队目标;
——在工作力度上,从守成到变革; ——在管理方式上,从指挥到授权 。
经理人角色的
7大变化
从技术走向管理,从管理走向领导
职级客户 职场中的VIP客户 职能客户 职场中的种子客户 工序客户 职场中的链条客户
— 10 —
职业生涯的顺风车
职业生涯的裁判
给时间 给空间
职业生涯的推手
我的客户是谁?
给态度
6、问题定律:问题就是机会
公司的问题,就是你晋升的机会; 客户的问题,就是你销售的机会; 自己的问题,就是你成长的机会; 同事的问题,就是你建立人脉的机会; 老板的问题,就是你赢得信任的机会; 对手的问题,就是你变得更强的机会。 抱怨问题—职场晋升的最大杀手; 回避问题—唯一的收获就是平庸; 发现问题—个人发展的机会之窗; 解决问题—职场晋升的绿色通道。
1、全面深入了解企业和员工
— 25 —
• 你是否亲自参与企业的运营? • 你是否深入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和员 工心理? • 你是否会问一些尖锐或一针见血的话, 迫使手下思考问题,探索答案? • 深入实际 VS 表面文章或蜻蜓点水; • 一针见面 VS 光面堂皇或空话套话; • 走动管理 VS 指手划脚或走马观花。
• 你是否提拔真正有执行力的员工?
6、通过教练提高下属的能力和素质
— 30 —
• 你是否常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递 给下一代领导者? • 你是否把与下属的会面看成是一次 次指导他们的机会? • 你是否仔细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向 他提供具体而有用的反馈?
7、了解你自己,展现出勇敢、决断、务实的性格
— 31 —
第 14 页
1、管理误区
①喜欢抓具体的业务工作 下属“闲得慌”
— 15 —
②个人英雄式好大喜功
③不善于、不习惯做计划 ④布置工作不明确 ⑤把布置当作完成 ⑥救火现象普遍 ⑦把员工素质作挡箭牌 ⑧关心事远比关心人多
下属“内心空虚”
下属“无头苍蝇” 下属“六神无主” 扮演“一号摇控员” 扮演“王牌消防员” 扮演“首席推责官” 扮演“最大浪费官”
— 11 —
当我们正确地面对「问题」,能提升我们的能力。
7、决策定律:
企业决策往往是逻辑推理,而非少数服从多数表决的行为。
— 12 —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 而不危也;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兵众孰强? 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量,一切皆没有意义。
重视贡献:强调的是责任,讲究的是结果!而非职权!
2、执行定律:用结果说话
•完成差事:领导要办的办了→对程序负责 •例行公事:该走程序走过了→对形式负责 •应付了事:差不多就行→对苦劳不对功劳负责
— 5—
结 论:完成任务≠执行 执行是有
结果的行动
3、责任定律:拥抱责任、锁定责任
— 1—
主讲:蒋小华
中高层管理核心能力提升
过渡页
— 2—
TRANSITION PAGE
从优秀到卓越的
7
大定律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2 页
谁是管理者?
— 3—
在一个现代的组织里,如果一位知识工作 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负有贡献 的责任,因而能实质的影响该组织的经营能力 及达成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包括: 知识工作者、经理人、专业人员。 优秀的管理者最常自问:“若要大幅度地 提高组织效率,我到底能作些什么贡献呢?” 多数管理者都将自己管辖的那点事看得过重, 他们很担心本单位或上级会让他们“吃亏”, 特别在乎自己“应该享受”的一些权力,导致 行为无效。
人们为什么对责任敬而远之?
— 6—
企业 老板投 入货币 利润 员工投 入能力 报酬 能力
责任是一种“压力”,责任是一种“约束” 责任是一种“负担”,责任是一种“累赘” 组织危机的症结在于责任缺失!责任缺失 的根源是员工趋利避害的人性未能得到合 理引导。
拥抱责任
责任缺失,关键问题在哪?
责任是否锁定?责任会不会跳来跳去? 责任人越多,个体的责任心就越下降。 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
1、价值定律:才而不财非才也
働与动
• 丰田的“働”是带有智慧的“动”:儿童们 买了动物园的门票并都集中在熊的笼子前时, 熊在儿童面前表演的“动”就是“働”。如 果没有客人来看,它怎么“动”都毫无价值。
— 4—
人财与人才
• 无论你拥有多么渊博的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 如果不能为组织创造价值或增加资源的产出
对客户和供应商,更没有什么“个人
意见”,只有“公司意见” 。 四个维度:对上级代表下级;对下级代表上级,对同僚代表内部客户, 对外部代表公司。
2、角色错位
— 19 —
四 传声筒
此类中层,可有可无。
高层问这个问题解决了吗,中层经理 就立刻打电话问下属,然后再把下属的 回答告诉上司,在我们交谈的半个小时, 两个电话一直响不停,这位中层说不好 意思,太忙了。其实我感觉这个中层并 没有做到实质性的工作,他只是充当一 个传话筒的的工具。
2、角色错位
— 16 —
一 土皇帝
如一方诸侯或小国之君
过分看重自己的级别,优越感强烈,自
我感觉良好,喜欢被称为“某总”;
用级别看待遇,不问所付出几何,但求 其待遇要符合级别; 官僚作风严重,喜欢搞“一言堂”,什 么都是自己说了算,不懂得也不重视发 挥团队的智慧。 认为自己在本部门比上级更具有专业权
4、工作重心
不但要让员工们抱有梦想,而且还要拥抱它、实践它。 深入到员工们中间,向他们传递积极的活力和乐观精神。 以坦诚精神、透明度和声望,建立别人对自己的信赖感。 坚持不懈提升团队,每一次邂逅都作为评估、指导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的机会。 有勇气,敢于做出不受欢迎的决定,说出得罪人的话。 以好奇心、甚至怀疑精神来监督和推进业务,保证自己提问带来员工的行动。 勇于承担风险、勤奋学习,亲自成为表率。 懂得欢庆。
取得拥戴和支持,需要提高领导力,而不是做“民意代表”。
2、角色错位
经常会看到或听到有的中层经理说:
— 18 —
三
自然人
把自己当成普通员工
“刚才我说的这些,只代表个人意见。”这 也是中层经理的角色误区之一。对上司而言, 你可以代表整个部门的意见,也可以是你个 人的意见。值得注意的是,部门意见一定是 部门内部讨论后形成的意见,而不是根据部 门私下议论而形成的意见。 对上司发表个人意见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同级或下属说“只代表个人意见” 是不合适的;
— 7—
猴子管理法 僵化制 首问制 复命制
4、晋升定律
• 没有牺牲就没有团队,没有利它就没有利己; • 当你成为领导以前,成功只与自己成长有关; • 当你成为领导以后,成功与别人的成长有关;
— 8—
4、晋升定律:
— 9—
退
•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
前。在功劳面前退到后面,会让属下创造“功劳”;在能干面前退到
• • •
你是否容忍与自己相左的观点? 你是否注意公司伦理,超越自己的情绪? 你是否不够强势,姑息表现很差的员工?
— 32 —
谢谢
4
我们是不是需 要这样一个决 策?
在鼓励大家提出 见解的同时,也 会要求大家深思 他的见解
有时候不做任 何新决策,可 能是最好的决 策
•如果利益远大于成本及风险,就该行动 •行动,或不行动;切忌只做一半或折中
过渡页
— 14 —
TRANSITION PAGE
从管理到领导的
4
项注意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有效的决策 1
决策不是从收集 事实开始的,而 是从个人见解开 始的
— 13 —
2
通过决策前反 馈,考虑每一 种可能的方案 决策绝对不是 寻求意见的一 致,而是以互 相冲突的意见 为基础
3
运用反面意见 唯有反面意见才 能保护决策者不 致沦为组织的俘 虏。反面意见本 身是正式决策所 需的“另一方案 。反面意见可以 激发想象力
— 22 —
节页
Chapters page
— 23 —
领导者的七项基本行为
— 23 —
领导者的七项基本行为
— 24 —
1. 全面深入了解企业和员工 2. 实事求是
3. 设定明确的目标并排出优先顺序
4. 持续跟进,直至达成目标 5. 赏罚分明,重奖业绩优秀人员
6. 通过教练辅导提高下属能力
7. 了解自己、展现出勇敢、决断、务实的性格
2、坚持以事实为基础
— 26 —
• 你是否知道员工和下层主管都常常有 意地掩盖事实?
• 你是否可以确保在组织中进行任何谈 话的时候,都把“实事求是”作为基 准? • 客观依据 VS 夸夸其谈或含糊其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