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机械设计总复
习重点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同济机械学院《机械设计》复习要点
一、机械设计中的强度问题 1、几种稳定循环变应力 (1)变应力参数
最大压力 m ax σ 最小应力 min σ 应力幅 2
min
max σσσ-=a
平均应力 2
min
max σσσ+=m
应力比(循环特性) m ax
m in
σσγ=
(2)对称循环变应力:max min σσ-=、max σσ=a 、0=m σ、1-=γ (3)脉动循环变应力:0min =σ、2
max
σσ=a 、2
max
σσ=
m 、0=γ
(4)静应力
2、变应力下的强度条件
(1)不同循环次数N 时的疲劳极限
当0N N 时 N m N K N
N ⋅==γγγσσσ0
当0N N 时 γγσσ=N
(2)同一循环次数,不同应力比(循环特性)γ时的疲劳极限
已知材料的机械性能1-σ、0σ(σϕ)、s σ,可作出(材料的极限应力)γσ的简图 (σK )零件的极限应力图 应力比:C =γ时 平均应力:C m =σ时 最小应力:C =min σ时 例:
二、机械传动 A 、带传动
1、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
受力分析:0212F F F =+ e F F F =-21
αv f e F F =2
1
1201-=+=ααv v f f ec ec
e e F F F F 1
1
202-=-=αv f ec ec e F F F F
1
1
20lim
+-==ααv v f f ec f e e F F F
应力分析:拉应力 弯曲应力 离心拉应力
2min σσσ+=c 11max b c σσσσ++=
运动分析:
2、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3、带传动的设计:
4、张紧装置:定期张紧装置自动张紧装置张紧轮的布置例:P164习题8-1、8-2
B、齿轮传动
1、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
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胶合、齿面磨料磨损、齿面塑性变形2、设计准则
3、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对齿轮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为齿面要硬、齿芯要韧 锻钢、铸钢、铸铁、非金属 4、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1)受力分析: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2)计算载荷:βαK K K K K V A = (3)齿轮强度条件: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条件、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条件 (4)讨论:
1)接触应力与接触强度 2)弯曲应力与弯曲强度
3)齿形系数 ↓↑→F Y z
4)提高齿轮接触疲劳强度的措施:几何参数d 、b 、材料[]H σ 5)提高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措施:几何参数m 、b 、材料[]F σ 5、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1)斜齿轮强度计算的特点:当量齿轮 计算特点 (2)受力分析:力的分解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3)斜齿轮的强度条件
尺寸相同时: 斜齿轮承载能力大于直齿轮 外载和材料相同时: 斜齿轮尺寸小于直齿轮 6、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1)直齿圆锥齿轮强度计算的特点:当量齿轮 计算特点 (2)受力分析: 力的大小 主、从动轮上力的关系 力的方向 7、齿轮设计中有关参数的选择原则 (1)材料与热处理方式 (2)精度等级 (3)齿数 (4)齿宽系数 (5)模数 (6)分度圆螺旋角 例:P236习题10-1、10-7 8、蜗杆传动
蜗杆传动的类型及其特点:
主要参数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材料及热处理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
蜗杆传动的效率和热平衡计算
例:P272习题11-1
三、轴系零、部件 1、滑动轴承
(1)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计算准则
(2)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基本理论 1)压力油膜形成的原理 2)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方程 一维雷诺方程
306h
h h v dx dp
-=η 讨论一:形成流体动力润滑(形成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 由
306h
h h v dx dp
-=η 1)两工作表面必须形成收敛的楔形间隙 若0h h =,则
0=dx
dp
2)两工作表面必须有一定的相对运动,且V 方向是从大口到小口 3)间隙中必须连续充满具有一定粘度的润滑油
无粘度→各油层无速度→两板间油无流动→不能形成油膜压力
讨论二:径向滑动轴承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过程
(3)承载能力计算公式P C vB
F 2
2ψη=
1)当轴承结构(d ,B ,ψ,χ,η,v )确定
由P C d B ⇒⎪⎭
⎪
⎬⎫χ,则可计算承受多大的径向载荷F
2)计算F vB
C P ηψ22
=
由χ⇒⎪⎭
⎪
⎬⎫P C d B ,则可计算承受径向外载荷F 时,要多大的()χψ-=1min r h
3)主要参数的选择 相对间隙r r R -=
ψ、宽径比d B 、偏心率r
R e
-=χ、 最小油膜厚度()χψ-=1min r h
4)热平衡计算
2、滚动轴承
(1)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向心轴承、推力轴承、向心推力轴承(2)滚动轴承的代号:基本代号
(3)滚动轴承的类型选择
1)载荷的大小、方向和性质
2)其它:转速、旋转精度、调心性能、装拆方便、价格
(4)滚动轴承的尺寸选择
(5)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1)轴系支承的结构形式:
双支点各单向固定
一支点双向固定、另一支点游动
两端游动支承
2)轴系支承设计的两个特殊问题
(6)滚动轴承的疲劳寿命计算
1)寿命计算公式
2)轴承的当量动载荷:考虑实际工况,引入载荷系数
f
P
3)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轴向载荷
F的计算
a
4
)轴承寿命计算步骤
例:P338例13-1、13-2
3、轴 (1)轴的类型 (2)轴的强度计算
1)按扭转强度计算(初估轴径)
3
0n
P A d ≥ 2)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一般轴)
将T 产生的扭剪应力转化为对称循环变化来考虑()22T M M ca α+=
[]1-≤=
σσW
M ca
ca 3)按安全系数校核计算(重要轴)
[]S S S S S S ca ≥+=
2
2τστ
σ []S K S m a ≥+=
-σϕσσσσσ1 []S K S m
a ≥+=-τϕτττττ1
考虑应力集中、绝对尺寸、表面质量及强化措施对轴疲劳强度的影响
(3)轴系结构设计 例:P383习题15-4、15-6
四、机械连接 1、螺纹连接 (1)螺纹副的受力 1)螺纹副的效率:()
v ϕψψ
η+=
tan tan
三角形螺纹效率低、用于连接,矩形、梯形、锯齿形螺纹用于传动。
2)螺纹的自锁条件:v ϕψ≤
三角形螺纹v ϕ最大,自锁性好,用于连接 细牙螺纹螺距p 小,升角ψ小,易满足自锁条件 (2)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
螺栓连接 双头螺柱连接 螺钉连接 紧定螺钉连接 (3)单个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 1)松螺栓连接:[]σπσ≤=
4
21d F
2)受横向载荷的紧螺栓连接: 普通螺栓连接:f F
K F s =0 []σπσ≤=4
3.1210d F ca 铰制孔用螺栓连接 螺栓杆受剪:[]τπτ≤=
4
2
0d F 杆与壁受挤压:[]
p p h d F
σσ≤=0 3)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连接:
螺栓和被连接件的受力与变形
螺栓所受总拉力2F =工作拉力F +剩余预紧力1F 总拉力F C C C F F m b b ++
=02 剩余预紧力F C C C F F m
b m
+-=01
减小总拉力变化幅度
若工作拉力变化:0~F ;则总拉力变化: 0F ~F C C C F m
b b
++0
减小b C ;增大m C 强度条件:[]σπσ≤=
4
3.1212
d F ca 保证连接的紧密性:剩余预紧力01 F (4)螺栓组连接设计
受力分析: 例:P92例题,P101习题5-5 (5)防松措施
防松的根本问题:防止螺旋副在受载时发生相对转动 摩擦防松 机械防松
破坏螺旋副运动关系防松 2、键连接 (1)平键连接
键的剖面尺寸b 、h 按轴径d 从标准中选取 键的长度l 根据轮廓宽度确定
(2)花键连接特点3、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