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3)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3)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一、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立意标新立意黯淡暗淡无光B.生色声色俱厉洪大规模宏大C.坚苦艰苦卓绝娇气骄气十足D.企求乞求施舍启示征稿启事(答案:A." 标新立意"中应该改“意”为“异”,“暗淡无光”中应该改“暗淡”为“黯淡”。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姜丽就是不太关心集体,每次班委有事找她帮忙,她总是找借口_____。

②强权者的贪欲是没有_____的,你这次满足了他,他下次会再来。

③在一些没有护堤常识的人看来,那细小的裂缝是_____的,报上去未免太大惊小怪了。

A.推托界限微不足道B.推托界线不足挂齿C.推脱界线微不足道D.推脱界限不足挂齿(答案:A。

“托”表示找借口,即用托词推掉责任,而“推脱”一词所表示的并不强调找借口。

“界限”一词强调了欲望没有限度,会不断地扩张,从而占领不该占领的领地,“界线”一词表示的是到了边界线就会止步。

“微不足道”强调了内心认为不重要,而“不足挂齿”则表示不愿放在嘴上,而心里不一定认为不重要。

)3.选出对词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 )A.斡旋:调解瘐毙:枪毙,处死静谧:安静届时:到时候B.泥牛入海:比喻一去不返贻笑大方:被四方的人耻笑不逞之徒:指心怀不满而捣乱闹事的人破矩为圆:把方的改成圆的C.唯利是图:唯,助词咸与维新:维,助词语焉不详:焉,语气词下车伊始:伊,助词D.夙兴夜寐:夙兴,早起祸起萧墙:萧墙,照壁,喻内部戮力同心:戮,杀匪夷所思:夷,平常(答案:C。

A 庚毙:在狱中病死 B 贻笑大方:被行家里手耻笑 D 戮力:合力)4.选出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A.王教授书房里的书真是汗牛充栋,应有尽有。

B.这些封建糟粕不名一钱,应统统仍进历史的垃圾堆。

C.你的工作出现了这么大的偏差,现在顾犬补牢,已为时晚矣!D.在法庭上,执法人员深文巧诋,终于让狡猾的罪犯低头认了罪。

(答案:A。

B不名一钱:不占有一文钱C顾犬补牢:顾犬,看见野兔,回头呼唤猎狗;补牢,丢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

比喻事虽紧急或出了差错,尚可及时设法补救。

D深文巧诋:苛刻地援引法律条文,用巧妙手段攻击诋毁别人。

贬义词)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春风一阵阵地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B.从牡蛎和某些棘皮动物中,可以提取抗癌物质,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被推广和发现,前途不可估量。

C.只有把计划付诸于行动,目标才能实现;否则计划就只是一纸空文。

D.在诺贝尔这共计只有6句话的自传中,“唯一愿望:不要被人活埋”这句话,最值得人们深思和回味。

(答案:D。

A项“月光、树影”“发出”“响声”搭配不当。

B项“被推广和发现”次序不当,应该改为“被发现和推广”。

C项删除“于”字。

)6.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我看谁也不能否认,这出戏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B.“有偿新闻”当受到严肃批评,这是极其错误的。

C.徐经理一走进瑞芳的办公室,马上给她拉到了靠窗户的小圆桌前。

D.他没有听从导师的建议,对论文的观点加以修改,影响了论文的水平。

(答案:A。

B项“这”指代不明,C项谁拉谁指代不明,D项“对论文的观点加以修改”到底是听了导师意见还是没有听,表述不明。

)7.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应填上的一句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了民族内部的不平等和民族之间的不平等,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建立,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新型的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随着共产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的界限终将消除,因此______________。

A.民族也是社会的范畴B.民族也是历史的范畴C.民族也是阶级的范畴D.民族也是时代的范畴(答案:B。

联系前一句的“长期”……“终将”等)8.下面哪一副春联与横批“政通人和”最匹配?A.举大事办好事群众满意举贤人荐能人百姓欢心B.政策归心图大志科技致富奔小康C.改革开放创伟业奋斗拼搏展宏图D.倡廉除腐四海康定肃贿清贪五湖平祥(答案:D。

A、B违反“避复”原则C不含“政通人和”意)9.艺术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不能完全正确解说罗丹这句话含义的一项是A.记得儿时吃蟹,父亲总是小心翼翼地抽出蟹螫的一对羽骨,把它们粘接在壁板上,竟成了一只翩然欲飞的玉色蝴蝶。

那时食蟹的滋味早已淡然,而这种别致的创造却至今令我神往,弃之即为朽骨,用之则成艺术。

B.看到南方人用稻草编的蒲团,麻绳编的提包,竹笋叶编的茶垫,毛竹做的笔筒,老树疙瘩削就的手杖;北方人用玉米皮编的壁挂,煤精雕的黑猴,碎皮头缝的老虎……无不感到由衷的喜悦:原来树根草皮等还能做出这样美的东西来!C.你是否留意我国旧式家具中常常镶嵌着大理石,那黑白相间的天然纹理,宛如最大胆的泼墨画家的即兴之作,或烟或云,或山或水,全由着你的神思遐想而童趣无穷。

D.莲的地下茎逐渐肥大就长成藕。

南宋杨万里的《藕》诗中赞美它“外面看来真璞玉,胸中雕出许玲珑。

”后句是指藕中的管状孔道。

藕折断时有丝,常为人们称奇,人们也以藕断丝连来比喻情意绵绵,虽断未绝的样子。

唐代孟郊诗有“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

后来,“藕断丝连”便成了一句成语。

(答案:D。

所举杨万里的例子没有突出从藕本身发现的理趣,不能解说对美的发现。

)10.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二月》——柔石——现代——小说B.《牡丹亭》——王实甫——元代——戏剧C.《麦琪的礼品》——杰克·伦敦——美国——小说D.《伪君子》——莫里哀——英国——戏剧(答案:A。

B项作者是明代汤显祖,C项作者是欧亨利,D项莫里哀是法国戏剧家。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6题东吴四英将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因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

自古将帅,未尝不矜能自贤,疾胜己者,此诸贤则不然。

孙权初掌事,肃欲北还,瑜止之,而荐之于权曰:“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

”后瑜临终与权笺曰:“鲁肃忠烈,临事不苟,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肃遂代瑜典兵。

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蒙遂亦代肃。

蒙在陆口,称疾还,权问:“谁可代者?”蒙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无复是过也。

”逊遂代蒙。

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

虽更相汲引,而孙权委心听之,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

(《容斋随笔》)11.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而孙权委心听之/委身为贾人妇(委)B.若以代瑜/若入前为寿(若)C.吴之所以为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D.临事不苟/苟以天下之大(苟)(答案:A 。

意思是舍弃。

B的意思分别为如果和你,C的前一句中表原因,后一句中表对象,D的前一句中意思是马虎,后一句为假使。

)12.与“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吾属今为之虏矣B.不拘于时,学于余C.泪牧以谗诛 D.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答案:D 。

非被动句。

)13.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因本于策、权之雄略(于) ②而荐之于权曰(于)③为威名将(为) ④吕蒙为寻阳令(为)A.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同相同B.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不同C.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D.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相同(答案:B。

四句中的词语分别解释为从、向、成为、是)14.“与国为存亡之臣”在文中的意思是( )A.(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是和国家一起存亡的大臣。

B.(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是为了国家存亡的大臣。

C.(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对国家来说,是有他们国家就存,失去他们国家就亡的大臣。

D.(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是有了他们就存,失去他们就亡的大臣。

(答案:C。

)15.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东吴四英将“相汲引”的一组是 ( )①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②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③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④肃忠烈,临事不苟,若以代瑜,死不朽矣⑤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⑥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A.①④⑤⑥B.①②⑤⑥C.②③④⑥D.②④⑤⑥(答案:A。

)16.对本文说明的道理归纳得不正确的是:( )A.孙策、孙权雄才大略,纳贤举才,能用人。

B.东吴四英将互相引荐,更相汲引,巩固了东吴的政权。

C.东吴君臣团结一致,方能“奄有江左,亢衡中州”。

D.曹操、刘备、关羽等人在东吴受挫的原因是不如东吴会用人。

(答案:D。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7—20题。

细菌的抗药性是怎么产生的呢?人们在研究中发现,凡是抗药菌株繁殖起来的后裔,都同样具有抗药能力。

有人说这是获得性遗传最好的证明,因为细菌在接触抗菌素的过程中,不断地适应这种环境,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抗药能力。

有些人则不同意这种看法。

可是要判断孰是孰非,却并非易事。

要测验一个细菌是否具有抗药能力,就必须使它接触药物,可一旦接触了药物,又难以断定其①抗药性是接触药物后产生的呢,还是早就存在着的。

以后人们采用“影印培养”的方法弄清了问题的真相。

请以抗链霉素细菌的研究为例:把原始培养皿(不含链霉素)上的细菌,不改变位置地接种到另一个含有链霉素的培养皿上,根据其②中存活下来的抗药性菌株,便可在原始培养皿(从未接触过链霉素)上找到同类细菌。

研究清楚地证明,抗链霉素变异株的确是事先已经存在,和接触药物无关,药物仅仅起着选择作用罢了。

现在一般认为:生物的任何性状都有自发变异的可能,其③特点是变异方向“漫无边际”,其④中有些可能导致了抗药能力的增强。

在正常情况下,这类新菌株没有特殊表现,但在普遍采用抗菌素的条件下,它们就可能成为现实环境中的一代骄子!17.对文中“其”字指代的对象,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其①指接触药物后没有死去的被测试细菌B.其②指含有链霉素的培养皿C.其③指生物性状的自发变异D.其④指变异方向“漫无边际”的特点(答案:D。

指“自发变异的可能”。

)18.对“影印培养”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方法解决了第一段中提到的抗药性测验必须用药的问题,实现了无药测验。

B.用该方法接种后,原始培养皿与带药培养皿上细菌分布的位置及数量完全相同。

C.用该方法,细菌由于经过了原始培养皿的培养,有些便能在带药皿中存活下来。

D.用该方法,可以判定并找到从未接触过抗菌素、却具有抗药能力的细菌。

(答案:D。

)19.对文中信息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有人”的观点是:细菌的抗药能力是在接触到抗菌素后逐渐产生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