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贞丰县白层中学潘仁军教学目标:
1、明确与孩子沟通的重要作用,懂得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2、家长应该做什么?
3、家长应该怎么做?
教学重点:
1、家长应该做什么?
2、家长应该怎么做?
教学对象:
七八九年级学生家长
教学方法:
实例感染、谈话讲授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60分钟)
教学过程:
尊敬的各位家长,下午好!
十分荣幸和大家一起探讨家庭教育问题,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服务,首先让我代表学校对各位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我校参加这次家长学校活动,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行动表示衷心地感谢。
各位都是中学生家长,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但我们对孩子却拥有着同样的爱,我们都愿意把最好的奉献给孩子。
在座的各位家
长,大都过三十岁,从年龄段上说,你们都是新时期、拥有新思想的父母,我想各位对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也一定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方法和经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父母都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是真的达到我们预期的教育目的了吗?
渴望儿女成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望,在竞争日趋剧烈的今天,我们的家长为孩子的教育成长操碎了心,结果却不一定称心如意,往往事与愿违。
然后教好这些“小皇帝”、“小公主”?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今天,我们就上面两个方面问题与大家要一起探讨。
一、家长应该做什么?
家长们都盼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中龙凤,孩子也是家长们的门面,但家长们一定知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将会影响孩子,也就是说,家庭教育的质量取决于家长的素质,好的家长才能培养出好的孩子。
那么家长们应该做什么?才能当好家长呢?
1、家长们要给孩子以身作则
俗话说“欲教子,必先正其身”,也就是说:家长们,要禁止子女不要、不能做哪样事?首先家长自己就不要、不能去做;要求子女做什么事情?首先家长要先去做。
家长一定要给子女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就是对子女进行无声息的习惯培养,这点很重要,而家长和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模范,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2、注重第一次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第一次做好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就越容易做好;如果第一次做错了,后面就越容易做错。
许许多多孩子养成的种种坏习惯,都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错了,家长也没有及时去纠正,导致后来一错再错,最后导致不可逆转的现象。
3、不要有例外
人的行为习惯和所具有能力不是一两天养成的,而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阶段,这个过程的起点非常之重要,正向教育家陈鹤琴老师指出:养成好习惯难上加难,养成坏习惯又特别的容易。
所以,有些能力和好习惯从小就需要培养,给子女一个足够的空间,让子女一边成长一边经历不同的事物。
然而,对于正在成长阶段的孩子来说,容易受到外面因素环境的影响,养成一个坏习惯往往仅需几分钟,甚至更短。
所以、家长要有良好的习惯和道德修养,在言行上做好孩子的榜样。
好习惯是成功的必要条件,那么凡是我们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不打麻将,不无节制地看电视,言行文明,尊敬老人……) 父母是子女最早接近之人。
不论父母自身是否意识到,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
因此,父母不仅需要具备科学和家教知识,还要处处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为子女树立榜样,率先垂范。
如果家长自己整天沉湎于电视节目中,而要使孩子信奉读书比看电视更重要,更有益处,这实在
是难为了自己的孩子。
父母具备了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才能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当一个孩子表现良好时,我们常说:“这孩子家教真好!”家教代表你教育子女的态度,也让我们从孩子的言行举止中,看到父母的真实的一面。
有些家长由于自己的道德修养不好,他们往往因为一些小事儿吵架、打骂,在生活上互不关心,家务事互相推诿,对孩子的教育紧一阵、松一阵,对孩子的态度时好时坏,家长之间对孩子的教育和要求不一致,爷爷奶奶一个样,爸爸妈妈一个样,还有的家长行为不端,喝大酒,耍大钱,性格孤僻、骄横,不求上进。
家长道德修养不好,甚至行为不轨,子女往往形成很多不良品德,长大走上邪路。
可见家长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对孩子的影响有多重要。
二、家长该怎么做?
1、要讲究教育方法和艺术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得到家长的指导、帮助。
家长只有掌握了家庭教育的方法,懂得孩子在不同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懂得儿童教育的方法和规律,才能为孩子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有针对性的帮助。
因此,家长平时应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读书、看报等途径,有意识地加强家教理论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教育的盲目性,乃至错误的认识和做法。
比如现在的家庭教育中有一部分家长是用物质刺激和棍棒威胁来教育孩子的。
这类家长在给孩子制定规则时,总是随心所欲,心情好时,用物质来诱导孩子;心情烦躁时,又以暴力相逼。
这样做,不仅不会使孩子养成正确的规则意识,反而会破坏亲子关系。
这个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家长要给孩子设立规则,应该让孩子明确,这是他不得不遵守的事情。
让他从内心体验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观察、研究孩子,摸索、创造教育孩子的经验。
有些父母本来经过学习可以为孩子的成长做一些好事,但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不愿下功夫学习教育孩子的知识、或者有错误认识,想当然的教育孩子,而错过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孩子有了问题以后,费了很大的劲去纠正孩子的某一个问题,却由于方法有问题,认识有错误而白费心力,适得其反。
现在在初中出现问题的学生家长体会最深,说起来对孩子的教育后悔莫及。
最令父母懊悔不已的不是努力没有收到成效,而是应作的努力没有去做。
2、多与孩子沟通
初中孩子普遍会与家长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沟通障碍:上网,交友(早恋),学习成绩;解决的方法有四个:父母要学会尊重、理解孩子,学会赞赏和鼓励孩子,学会倾听孩子说话;同时批评要有方法。
据调查,超过三分之一的妈妈表示,自己对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好好学习”。
同时,超过八成的母亲毫不犹豫地表示,自己将
最多的精力花在了对孩子学习的监督上,可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并未见长。
父母要学会尊重、理解孩子,学会赞赏和鼓励孩子,学会倾听孩子说话,同时批评要得法。
现在很多家长费尽心机想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可与孩子交流的时候,常常是家长滔滔不绝地讲述,很少想到去“倾听”孩子说些什么。
在沟通时,要留时间、给机会让孩子讲话。
批评也要讲艺术。
通常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不问情由、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
建议家长,当孩子作了一些让你很生气的事情时,你可以对孩子说:“我现在很生气,但是,我知道你一定有你的原因,我冷静一下,你也思考一下,等我们平静一点再讨论吧”。
这样一来,孩子就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家长也有机会了解事情的真相。
3、创设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影响子女身心健康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家长要重视为子女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子女拥有一个温馨的家。
第一,父母和子女之间要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子女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自然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若父母经常吵吵闹闹,子女心理就会感到不安,产生压抑和焦虑等心理。
第二,父母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家中经常充满笑语和健康。
子女生活在充满欢乐和和谐的家庭中,自然而然就会消除心中的紧张和烦恼,放开心思和父母交流,身心才会得到健康成长。
第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因为这种关系,是子女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在这里,父母是教育者也是子女的好朋友,这样才能融入孩子的生活,使子女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名成员,受到关怀和尊重,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孩子,情绪平和、愉快,有话愿意和他(她)的好朋友(父母)交流,更容易懂道理,也更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四,不要随意干扰子女的学习,而是创建学习型家庭。
只要子女在学习,就不要随意去打断孩子的思路,给孩子一个安静而又快乐地学习环境。
关于学习,俗话说:“身教重于言传”,一个不爱学习的家庭,其子女也不会有学习兴趣。
父母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也给家庭营造了一种好学、向上的氛围。
父母的终身学习理念和行动,势必会对子女产生影响,为子女的学习兴趣带来了动力。
最后,配合学校、老师和社会对子女进行教育。
一个孩子成人,社会受益,人民受益,集体受益,邻里受益,但获得最充实、受益最大,还是父母和子女。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将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教育完美结合,缺少其中一个环节,子女是不可能走上成人之路。
所以,家长一定要主动配合学校、社会进行教育,以保证教育的一致。
三、总结
家长朋友们,今天的家长活动,到这已经接近尾声了,今天我们探讨的问题,不是家庭教育的全部,这只是冰山一角,但也是合格家
长必备的素质的一部分,我希望今天的家长活动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家长们在今后能不断学习家教理论,总结经验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
因为他们的出生给我们希望,他们的成长让我们的骄傲,让孩子德才兼备,让我们共同携手为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用爱心伴随他们一路欢笑前行!愿我们的孩子都拥有最美好的未来!圆满实现全体家长们的共同心愿!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