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会计核算方法培训课件(ppt 36张)
会计核算方法培训课件(ppt 36张)
由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统称为权益,上式又可表示为 资产=权益 即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企业无论发生怎样的经济 业务,都不会破坏会计恒等式的平衡关系,只可能引起企 业资产、企业负债、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变化情况归 纳如下: (一)等式两边同时增加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的基本概念
此节讲述的主要内容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中国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二)西方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二、会计的定义 三、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核算职能 (二)监督职能 四、会计的特点
第一章Hale Waihona Puke 总论第一节 会计的基本概念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是由于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 的 (一)中国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会计的萌芽阶段: 1)伏羲时代的“结绳记事”; 2)黄帝时代的“刻契记数”。 2、西周时代: “会计”一词应运而生。对会计的描述,“零星算之为计, 总合算之为会”。西周时代对一日、一旬、一月、一年的会计, 三年一次的大计,已有较明确的要求。
2、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 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通常可以分为营业成本和期 间费用两部分。P9 3、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主营 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四个概念。
四、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以称净资产。包括企业 所有者对企业的投入资本(实收资本或股本)、企业的资 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二)核算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1、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 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分为主 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两种。
1、资产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 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 来经济利益。资产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P8
2、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
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 长期负债。P8
3、宋代: 产生了“四柱清册”记账法,形成了“旧管(期初结 存 数)+新收(本期收入数)-开除(本期支出数)=实在 (期末结存数)”的平衡关系,奠定了中式复式记账法 的理论基础。 4、明、清时代: 民间商业企业发明和采用了“龙门账”,以“进(收 入)-缴(费用)=存(资产及债权)-该(负债及业主投 资)”作为试算平衡公式,计量盈亏,分别采用双轨制 的盈亏计算方式,双方相等时称为“合龙门”。清代末 期又发展出“天地合账”,对任何经济业务均在账簿中 记录两笔,既登记来账,又登记去账,以核实其来龙去, 成为名副其实的复式记账法。
资金运动全过程的核算与监督,不仅依靠对动态过程 的核算与监督,而且还应依靠对资金运动在某一瞬间相对 静态的核算与监督,即资金运动的结果。
三、会计对象要素
会计对象要素,简称会计要素,它是对会计对象的基 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内容的具体化,也是设置账户和编制 会计报表的基本依据。 (一)核算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二)西方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古希腊、古罗马:有了反映经济业务的记录。
2、中世纪:复式簿记才产生。
3、15世纪末—19世纪:是复式簿记在欧洲大陆传播时期。
4、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会计理论和会
计实务也取得了惊人发展。
二、会计的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 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 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5、20世纪:
2)30年代我国掀起了改良中式簿记的运动,出现了中
式簿记与西式簿记并存的局面;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行业又创造、运用了收付
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制定了一系列的会计制度;
4)1993年7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
业应采用借贷记账法;
5)1999年10月31日修订、2000年7月1日施行《中华 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我国会计工作的法制建设进 入了一个新阶段; 6)2000年颁布了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初步实 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接轨。
二、会计对象具体内容
价值运动就是资金周转,它可分为静态表现和动态表 现两种。
(一)动态表现 1、资金的筹集:1)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 2)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资金
2、资金的循环、周转:
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
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成品资金——货币资金
3、资金的退出: 1)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在一定条件下要退回(股利) 2)借入资金到期后要偿还 (二)静态表现
第二节
会计的对象
此节讲述的主要内容
一、会计一般对象
二、会计对象具体内容
(一)动态表现 (二)静态表现 三、会计对象要素 (一)核算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二)核算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四、会计等式
第二节 一、会计一般对象
会计的对象
会计对象: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的客体。 也可以表述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三、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有: (一)核算职能 也称会计反映职能。它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 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 对象(或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 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二)监督职能
也称控制职能。它是指会计人员地进行会计核算的同 时,对特定对象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以上两项职能关系密切,两者相辅相成: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基础,没有会计核算就无从进行 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继续,只有严格地进行 会计监督,会计核算所提供的数据资料,才能在经济管理 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作为统一的主要计量单位; 2、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经济业务; 3、严格地以合法的原始凭证作为核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