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系统主要技术简介

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系统主要技术简介

3. 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系统主要设备和技术介绍.1 TD-SCDMA标准的提出与形成.2 TD-SCDMA系统概述.2.1 TD-SCDMA系统主要技术性能概括地讲,TD-SCDMA系统的主要技术性能有:1. 工作频率: 2010~2025MHz2. 载波带宽: 1.6MHz3. 占用带宽: 5MHz (容纳三个载波,即1.6MHz×3)4. 每载波码片速率: 1.28Mcps5. 扩频方式: DS , SF=1/2/4/8/166. 调制方式: QPSK7. 帧结构:超帧720ms, 无线帧10ms8. 子帧: 5ms9. 时隙数: 710. 支持的业务种类:* 高质量的话音通信* 电路交换数据 (与当前GSM网络9.6Kbps兼容)* 分组交换数据(9.6~384Kbps,以后达到2Mbps)* 多媒体业务* 短消息11. 每载波支持对称业务容量:每时隙话音信道数:16 (8Kbps话音,双向信道,同时工作;也可以用两个信道支持13Kbps话音)每载波话音信道数:16×3=48 (对称业务)频谱利用率: 25Erl./MHz12. 每载波支持非对称业务容量:每时隙总传输速率:281.6Kbps (数据业务)每载波总传输速率:1.971Mbps频谱利用率: 1.232Mbps/MHz13. 基站覆盖范围:在人口密集市区: 3~5Km (根据电波传播环境条件决定)在城市郊区;适当调整时隙结构可达到10~20Km (与FDD制式相同)14. 通信终端移动速度:基于智能天线和联合检测的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经过仿真,通信终端的移动速度可以达到250km/h。

15.具有良好的系统兼容性:* 支持与GSM/MAP、CDMA/IS-41核心网的连接* 支持与GSM系统间的切换及漫游* 具有与WCDMA(FDD 或TDD)相同的高层信令及网络结构* 支持核心网向全IP方向发展3.2.2 TD-SCDMA主要技术特点及优势根据ITM-2000的技术规范,为满足ITU规定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基本要求我们在TD-SCDMA系统中使用了许多国际上最新的先进技术,达到最大的系统容量、最高的频谱利用率、最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最好的性能价格比,以适应以后发展的非对称数据业务、宽带多媒体和话音业务的需要。

从而使TD-SCDMA系统与其它3G标准相比较,无论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3.2.2.1 TD-SCDMA系统采用的先进技术归纳起来,TD-SCDMA系统的先进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智能天线(Smart Antenna)智能天线是由一个天线阵、一组相关射频收发信机和先进的基带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所组成。

采用波束成形技术,为每一条码道提供一个天线波束。

其优点:* 提高接收灵敏度* 降低系统内部的干扰* 增加系统容量* 降低发射功率* 克服多径干扰联合检测(Joint Detection)将一个时隙中传输的多个用户信号与多径信号一起处理,精确地解调出各个用户信号,较好地解决了码间干扰和用户干扰问题。

TD-SCDMA综合使用联合检测和智能天线技术,以达到系统性能最佳。

接力切换(Baton Handover)TD-SCDMA系统可以获得移动台用户的位置信息,准确地将移动台切换到新的小区,实现无缝切换功能,避免了软切换中宏分集所占用的大量无线资源及频繁的切换,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和效率。

同步CDMA(Synchronous CDMA)同步CDMA要求上行信道信号必须同步,网络控制移动台动态调整发往基站的发射时间,使上行信号到达时间保持同步,保证上行信道不相关,降低码间干扰。

从而提高了系统容量,降低了接收机的复杂度。

低码片速率(Low Chiprate)* 采用1.28MHz码片速率,是UTRA/TDD码片速率的1/3,有利于和UTRA/TDD系统兼容。

* 硬件容易实现,降低成本。

* 单个载波占用1.6MHz带宽,带宽窄便于灵活安排。

利用以后将要空置出的第二代频谱开展第三代业务,能够有效地利用频谱资源。

* 在5MHz频带内可安排三个载波,用DCA方式保证各个邻近小区可提供不同的非对称业务。

多时隙TD-SCDMA (Many Timelots TD-SCDMA)按照上、下行链路所要传输的数据量和干扰最小的原则,动态按需分配时隙,便于传输不对称业务,有效利用信道资源。

可变扩频系数TD-SCDMA (Spread spectrum of variable coefficient) TD-SCDMA系统遵循IMT2000 RTT 中CDMA的规范,采用直接扩频CDMA,根据传输信号速率的变化,扩频系数可以为1、2、4、8和16。

自适应功率调整(Adaptable Power Control)TD-SCDMA系统的上、下行链路采用了功能完善的功率调整(开环和闭环)技术,能有效地将干扰信号限制在最小范围之内,显著地提高系统容量。

由于在TDD模式中上、下行链路工作在同一频点,使开环功率控制具有较好的性能和效果,也为智能天线技术带来了方便。

3.2.2.2 TD-SCDMA系统与FDD相比较的主要优势由于TD-SCDMA系统使用了以上诸多的国际先进技术,使其性能优势全方位的得以体现。

概括地讲,主要有:完全遵循IMT2000 RTT中CDMA TDD模式的标准提供3G系统所要求的8Kbps~2Mbps的各种业务频谱利用率高,是GSM的10倍以上采用TDD模式,不需要成对频率就能组网,频点配置灵活,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频带非常适合于支持对称与非对称数据及IP业务,可灵活配置上、下行时隙切换点,系统容量大,是FDD的2倍以上系统抗干扰能力强,小区间以及小区内干扰小,适合于在大、中城市的市中心(覆盖半径3~5K m)和郊区使用(覆盖半径与FDD相同),尤其适合于大、中城市及人口密集地区传输IP等不对称业务通信终端的移动速度可达250K m /h既符合与IP核心网最终构成全IP的3G网络,也适合于当前从GSM向3G系统平滑过渡的演进方案经济性能好,基站设备费用(按每个用户计算)比GSM低20~50%,比其它3G FDD的基站低20~30%。

一个用户,多码传输信道动态分配具有最大的容量体积比,一个仅占1/3标准机架的TD-SCDMA基站设备提供的容量,相当于两个标准机架的GSM 基站设备的容量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方便用户业务升级低功耗 ,同等距离下最小的发射功率。

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组网灵活,按照用户实际需要和容量大小,可以提供各种类型基站* 单扇区,单载波基站:即最简单的基站,支持1.6MHz的单载波,提供一个全向或扇区覆盖。

* 单扇区,3载波基站:支持3个1.6MHz载波,用5MHz带宽提供全向或单扇区覆盖。

* 3扇区,3载波基站:这是最大容量的基站,使用3个120。

的扇区天线,在每个扇区提供3个1.6MHz载波,占用5MHz带宽,可供上万个手持机使用。

具有良好的系统兼容性:* 支持与GSM/MAP、CDMA/IS-41核心网的连接* 支持与GSM系统间的切换及漫游* 具有与WCDMA(FDD 或TDD)相同的高层信令及网络结构* 支持核心网向全IP方向发展.3 TD-SCDMA系统结构作为一个完整第三代移动通信IMT-2000的标准由主要两个部分构成(见图3.1):核心网络(CN)和无线接入网(RAN)。

从最近的发展趁势和研究情况表明,3G的核心网络最终将是IP网。

有关IP核心网标准的最后确定可能在2002年。

所以目前主要考虑IMT-2000 RTT标准,也就是所谓的无线接入网(RAN 或RNS-Radio Network Subsystems)。

它由无线网络管理控制器(RNC)、无线基站子系统(Node B)和用户终端(UE)所构成。

在无线接入网中主要有Iu系列标准接口和Un 系列标准接口。

由于IP技术的快速发展,Iu 系列标准接口的定义将在2001年底左右确定。

因此,当前主要讨论空间接口Uu 。

图 3‑1 3GPP UTRA 网络结构3.3.1 TD-SCDMA的空间接口UuTD-SCDMA空间接口的基本结构和3GPP提出的结构完全相同(详细见图3.2)。

它是一个标准的三层结构,由物理层、链路层和无线资源控制层所组成。

在TD-SCDMA系统中,此Uu接口的第二和第三层是3GPP和CWTS融合后的标准,它既能支持3GPP的FDD和TDD系统,也能支持TD-SCDMA系统。

图3.2 TD-SCDMA空间接口的结构示意图..2 TD-SCDMA的帧结构帧结构是决定物理层很多参数和程序的基础。

TD-SCDMA的物理信道为4层结构:超帧、无线帧、子帧和时隙,如图3 .3所示。

一个超帧长720ms,由72个无线帧组成,每个无线帧长10ms(TD-SCDMA和W-CDMA TDD都是以10ms作为一个无线帧)。

对于TD-SCDMA系统,由于采用了智能天线而对其帧结构必须进行优化调整,为了随时(每5ms)掌握用户的位置,进一步将每个无线帧分为两个5ms的子帧,从而缩短了每一次上下行周期的时间,尽快地完成对用户的定位(而W-CDMA TDD 为了与FDD系统兼容,将每个无线帧分成15个相同的时隙,与FDD相同)。

从图中看出,将每一个子帧再细分为7个业务时隙(TSo~TS6)和一个隔离时隙(包括下行导引时隙DwPTS、上行导引时隙UpPTS和保护时隙GP)。

切换点(Switching Point)是上、下行时隙之间的分界点,通过切换点的变动可以调整上下行时隙的数量比例,以适应传输各种业务(对称与不对称)的需要。

其中TS0必须是下行时隙。

它与隔离时隙之间有一个切换点,为规定切换点。

而TS1在一般情况下是上行时隙。

随着TD-SCDMA 与W-CDMA TDD之间干扰分析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该时隙在遇到干扰时有可能停止发射,而由下一个时隙(即TS2)承担数据发射。

时隙TS2~TS6既可以是上行时隙,也可以是下行时隙,根据所传输的业务(对称与不对称)种类来决定。

中间由一个可变动的切换点将上、下行时隙隔开。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是全部用来传输对称的话音业务,则要占用一个业务时隙传输信令信息。

还应该注意,当多小区共址时需要保证相同的收发切换点,即各个小区业务的对称性必须一致。

关于TD-SCDMA帧结构中的主时隙和DwPTS、UpPTS、GP的长度,以及它们之间的保护时间,详细参见图3.3。

对于TD-SCDMA,由于采用智能天线进行波束赋型的需要,在每一个子帧里都设有专门用于上行同步的UpPTS和用于小区搜索的DwPTS。

关于UpPTS和DwPTS的结构见图3.3。

其中DwPTS包括32chip的GP和64chip的SYN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