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通讯稿的要求【篇一:通讯稿的基本要求】通讯稿的基本要求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1.基本特点:(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
2.基本要求:简短,精悍,能对一次事件或活动能进行及时,清楚的报道。
3.种类介绍:(1)按内容分,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目前涉及到的)、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2)按形式分,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
4.写作要求第一,主题要明确。
有了明确的主题,取舍材料才有标准,起笔、过渡、高潮、结尾才有依据。
第二,材料要精当。
按照主题思想的要求,去掂量材料、选取材料;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写进去。
第三,写人离不开事,写事为了写人。
写人物通讯固然要写人,就是写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也不能忘记写人。
当然,写人离不开写事。
离开事例、细节、情节去写人,势必写得空空洞洞。
第四,角度要新颖。
写作方法要灵活多样,除叙述外,可以描写、议论,也可以穿插人物对话、自叙和作者的体会、感受,既可以用第三人称的报道形式,也可以写成第一人称的访问记、印象记或书信体、日记体等。
通讯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反映,诸如正面、反面、侧面、鸟瞰、平视、仰望、远眺、近看、俯首、细察??角度不同,印象各异。
若能精心选取最佳角度去写,往往能使稿件陡然增添新意,写得别具一格,引人入胜。
5.格式要求(1)正标题居中,三号字体,加粗。
(2)正文字体大小为四号或小四,不加粗,正文字数勿少于400字。
(3)开头两个缩进,不用空格。
云中讯(通讯员 xx)要加粗,后不用空格直接接着写,整个“云中讯(通讯员 xx)”中只有“通讯员”和“xx”中间加空格。
6.模板标题以活动和主办单位直接为题第一段云中讯(通讯员 xx)时间、主办单位、事件、地点、出席领导、情况概况第二段事件的具体描述(1.领导发言,突出重点。
2.活动大概内容、突出事件特色)第三段事件取得的成效以及活动意义的总结(简明扼要)7.注意事项:(1)通讯稿的目的可以参看活动的活动目标,主题即为活动的主题或口号等(2)对于活动类通讯稿,活动的参加人物可写可不写;对于讲座类通讯稿,出场人物必须写,且需要按出场人物的重要性,依次按顺序排列。
(3)新闻稿开头出现的有关人物或机构的名称,一定要写详或写全,不可略过。
(4)在一些通讯稿中,如出现的人物有主客体之分,往往要将其分开。
(5)在一次事件或活动中,首先弄清楚具体的流程,在活动结束后,对活动的大致内容能进行复述,对于一些具体的细节,则在过程中做较详细的纪录。
(6)尽量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描述,切记即便你是参与者,也不可出现“我们”等的字样,以免笔者身份的变化引起读者思想的跳跃。
(7)对于记叙型通讯稿,要注意过程中的详略,可在最后进行小结。
(8)对于中间内容的报到,可以进行适当的次序颠倒或删减,但不能用于一些流程性很强的新闻中。
(9)结尾要以精炼为主,一般常用到的有四种结尾:①自然式结尾,即对活动结尾的描写作为通讯稿的结尾,一般用于一些会议、活动等,具体表现为以人物对会议的总结,或者对具体活动结尾的描写做结尾。
②评论式结尾。
即对所报道的事件发表个人评论作为结尾。
③总结式结尾。
即对所报道的内容在最后进行总结,或发表个人感悟。
④内容报到式。
即对活动本身所包含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一般用于一些活动本身包含活动,或者活动中包含一些不易被轻易理解的东西的新闻。
a.评论式结尾与总结式结尾在很相近,并一定程度上可以通用,区别在于结尾的立场,评论式应以客观的角度展开,总结式是以主观的角度报到的。
b.通讯稿结尾不管是站在怎样的立场,不能出现“我认为”,“我觉得”等的字样。
【篇二:通讯稿具体要求】通讯稿培训1.主标题:鲜明,有概括性,对仗工整(加粗、宋体、小三)如组织齐相聚,招新放异彩2.副标题:即事件(字体同上)如——记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党团与学生组织介绍会3.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4.字数要求:看时间长短,一个半小时以上的会议700字一个小时的会议500——600字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400——500字5.正文宋体小四,首行缩进两字符,一点五倍行距。
6.具体怎么写①开头一段主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简介,简明扼要。
②中间具体写整个事件的具体情况,最好分成两段,内容过少或过多可自行安排。
连接事件要注意要用连接词,可以借鉴英语,连接词不要太低级,不要一直用然后,之后,以后,接着。
③结尾写事件的成功,事件本身的意义和它的效果,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切记不要有主观感受。
7.主要参与人的职称和人名一定不能错学部主任陈红教授、学部党委书记严冬生老师、学部副主任戴礼兴教授、姚建林教授、程振平教授、党委副书记、学部副主任王美珠老师、学工办主任司马文华老师团委书记黄郁健老师、学工办副主任俞仁琰老师、14级辅导员李睿老师。
8.学部通讯稿比较重要的例如教师交流会、元旦晚会等重大的会议、活动,有除了辅导员以外其他人员参加的都必须认真确认到场职称。
注意措辞和表达,并及时交给责编,由责编将通讯稿发给黄老师审核再发到新媒体。
注意:收起你的文艺,收起你的同情心和感悟力,收起你的主观感受。
通讯稿需要的是客观,每一次你参加的会议和活动,你都不是你自己,而是一个第三方、旁观者,跳出你是当事人的圈子去写发生的和你所看到的。
通讯稿中要减少了、啊、呢、吗等语气词,不能出现我,我们!!!!!不要写流水账,语言简洁精炼,会议通讯稿正式一点,活动通讯稿的写作气氛要和所办活动的主题相契合,如萃取白鹭园烧烤,就可以写的活泼生动些,语言千万不要晦涩难懂。
拍照:照片需要拍到主要人物,包括主讲人和学生,多个讲解人的都要拍。
前方左右各45度、集体照、人必须是完整的、横幅和字幕一定要完整的、照片要突出会议或活动主题,照片要有质量,不能用手机拍,注意画面感。
若是萃取内部的活动,如萃取元旦晚会、白鹭园烧烤等则需要拍的生动活泼点,注意特写和抓拍。
照片第一要配合通讯稿用,第二要保留留念,所以可以生动一点,注意这种集体活动一定要拍集体合照。
学部元旦晚会通讯稿则需要多拍一些,从元旦晚会的彩排到最后的演出都需要萃取拍照写通讯稿,注意每个节目拍几张,每次至少要拍三张质量高可以用的照片,正式晚会的时候注意拍主持人、诺贝尔奖、节目等重要环节,需要多拍些,还要拍谢幕照片,各组织、各工作人员合照、后台工作人员照片,进场排队时候的场面,辅导员等接待来宾领导的照片,礼仪等工作人员照片。
【篇三:通讯稿格式与写作要求】通讯稿格式与写作要求写好通讯,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选好典型,确立主题;其次不论是人物通讯还是事件通讯,都要把人物写好;第三要安排好结构,常用结构一般有纵式、横式和纵横结合式三种,此处不作详细介绍,如有需要请查看大汉民族网络相关文章。
通讯稿通讯的概念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2.通讯的特点一般来说,通讯有四大特点:(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
3.通讯的种类(1)按内容分,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2)按形式分,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
4.通讯的写作第一,主题要明确。
有了明确的主题,取舍材料才有标准,起笔、过渡、高潮、结尾才有依据。
第二,材料要精当。
按照主题思想的要求,去掂量材料、选取材料;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写进去。
第三,写人离不开事,写事为了写人。
写人物通讯固然要写人,就是写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也不能忘记写人。
当然,写人离不开写事。
离开事例、细节、情节去写人,势必写得空空洞洞。
第四,角度要新颖。
写作方法要灵活多样,除叙述外,可以描写、议论,也可以穿插人物对话、自叙和作者的体会、感受,既可以用第三人称的报道形式,也可以写成第一人称的访问记、印象记或书信体、日记体等。
通讯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反映,诸如正面、反面、侧面、鸟瞰、平视、仰望、远眺、近看、俯首、细察……角度不同,印象各异。
若能精心选取最佳角度去写,往往能使稿件陡然增添新意,写得别具一格,引人入胜。
5.常见通讯简介与实例(1)人物通讯严师?慈父?名医——记酉阳县浪坪乡评议村小民师喻登智吴建平采访乡村教师——酉阳县浪坪乡评议村小民师喻登智,乡亲们异口同声地称他:是名医、似慈父、更是严师!1975年,喻登智接过教鞭,在评议村小的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20年。
如今,他已由血气方刚的毛头小伙变成了鬓角染霜的“小老头”,可他痴心无改,无怨无悔。
说他是名医,不是因为他有多高超的医术,而是因为他一直坚持义务为学生和乡亲们治疗疾病。
评议村地处酉阳、黔江、彭水三县结合部,离乡所在地也有近20公里。
这里缺医少药。
刚当上民师时,学生们因营养不良,常生病。
喻登智买来一些医学书籍,在认真教书的同时挑灯自学,掌握了儿科推拿术,并学会了用中草药治疗简单的疾病。
一次,学生谢光玉在课堂上呕泻不止,当即休克。
喻老师用学到的知识紧急施救,使谢光玉终于苏醒过来。
家长闻讯赶来后,感激之泪涌出眼眶,连称喻老师“恩人”。
为备足常用药品,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在外出开会时尽可能多买些西药,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山里采中草药。
他爱生如子。
三年级学生胡世淑学习用功,成绩优良,可连续几天没到校上课了。
喻老师在家访中得知,其父病故后家庭难以维持生计,只好不读书了。
喻老师鼻头发酸,眼泪禁不住往外流。
他当即决定免去胡世淑的学费,并保证供给她课本和学习用品,使即将失学的胡世淑重返校园。
问及20年中喻老师究竟为多少学生资助过书费和学费,他说:这点小事不足挂齿。
他抓校风、学风十分严格。
有人对坚持升国旗不理解,他认为“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有人认为学生搞义务劳动是“不务正业”,他说这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劳动的习惯”。
学生的红领巾没戴好,他帮助纠正,甚至脸未洗干净他也帮助洗净。
乡亲们还说喻老师是真正的“以校为家”。
学校教学条件差,没有教具,所用的直尺、三角极、圆规、量角器及体育器材都是他亲手仿制的。
课桌凳、门窗坏了,他亲手补修。
房上的瓦片被大风揭了,他亲自上房检修。
他说这样可节约点钱,多资助几个失学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