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我公司的设备点巡检、维修、保养,降低设备故障,提高生产效率,更好的保障生产经营工作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遵循“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即车间岗位工人作为第一负责人负责设备点检;负责协助设备维修、保养;负责验收维修、保养质量;车间负有本车间所辖设备全面管理责任。
岗位工人必须做到“三好”、“四会”。
1.三好,即:管好设备、用好设备、修好设备;2.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生产部代表公司行使设备管理职能。
特种设备的报检、取证等由安环部负责。
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的培训、取证由行政部负责。
备品备件由生产部负责申请并采购。
二、细则1、设备的点巡检1.1岗位工人严格按车间管理细则对设备进行点检,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班长,由班长通知机修工到达现场对设备进行维修、维护、保养,岗位工人必须给予协助。
1.2机修工每天不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并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当班岗位工人协助、监督,班长及岗位工人检查保养质量。
1.3机修工要认真巡检设备运行及保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原始记录。
1.4如需停机维修、保养的,必须断电并在控制箱或配电柜挂牌警示,以防止他人误启动设备造成事故。
1.4设备点巡检内容:1.4.1电气设备重点巡检以下部位:1.4.1.1电气安全装置、断路开关、各种行程开关、油水继电器等,每班按时进行认真的实际操作试验,确保灵活可靠,否则不准开车。
1.4.1.2电机温度、电流、电压、声音、轴承温度、电机震动等是否正常,及时处理,不得带病运转。
1.4.1.3电气开关、保险丝、电缆、插销等,是否完整无损,有无跑电、缺相等现象,实行自动控制的设备是否灵敏可靠。
1.4.1.4电器柜、控制箱等箱门必须关闭,不得敞开;箱内电气元件是否积灰。
1.4.2润滑系统主要巡检下列事项:1.4.2.1润滑管路是否畅通无阻,油压是否合乎规定,给油量是否合乎要求,油环是否转动,润滑情况是否良好,有无新出现的渗油、漏油点。
1.4.2.2人工注油部分是否做到及时、不缺油:油量、油质是否合乎规定,有无使用脏油、废油现象。
1.4.2.3油箱的油量、油质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按时注油保持润滑良好。
1.4.2.4开放式齿轮是否按规定方式和油量进行注油,有无干磨擦现象。
1.4.2.5滑动轴承的温度是否保持不超过60℃,滚动轴承的温度不超过70℃。
1.4.3液压系统巡检项目:1.4.3.1油压是否在规定的压力范围内,有无超压或降压问题。
1.4.3.2液压管路是否有泄漏点或堵塞现象,各种液压阀动作是否灵敏。
1.4.3.3液压制动装置是否有迟缓不灵活现象。
1.4.3.4轮与轮是否平行,有无歪扭不正或丢转现象。
1.4.3.5机器内部是否有不正常的声音和震动产生。
1.4.4 传动系统巡检内容如下:1.4.4.1联轴器工作是否良好,联接螺栓有无松动现象。
1.4.4.2轴和轮(包括齿轮、卷筒、皮带轮等)的配合处是否有松动或裂纹等现象。
1.4.4.3传动带有无过松和过紧现象,开放式齿轮啮合情况是否良好。
1.4.4.4轮与轮是否平行,有无歪扭不正或丢转现象。
1.4.4.5机器内部是否有不正常的声音和震动产生。
1.4.5机体与基础部分的巡检事项:1.4.4.1设备的基础螺栓有无松动或折断。
1.4.4.2机体与水泥基础有无震动或倾斜现象。
1.4.4.3机体各联接处螺栓有无松动,有无渗油、漏油现象,结合处是否有微动或严重的跳动。
1.4.4.4减速箱的盖、体结合是否良好。
1.4.4.5有无裂纹变形、磨漏、冻坏等。
1.4.4.6有无刮伤、砸伤、极度磨损等降低精度和强度问题的产生。
1.4.4.7有无因缺油、缺水造成的缺陷。
2、设备维护保养要达到以下四项要求:2.1整齐:即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
设备零部件及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路完整。
2.2清洁:即设备内外清洁无油垢、无碰伤,各部位不漏油、水、汽、电,设备四周无垃圾。
2.3润滑:即要按时加油,油质符合要求,各润滑器具、油毡、油线、油标保持清洁,油路畅通。
2.4安全:即严格执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维护规程,合理使用、精心维护,安全无事故。
3、润滑保养应按设备维护、保养标准要求加入标准油(脂),严禁浪费,必须保证润滑装置和加油器具清洁,不同型号的油(脂)不得混用,严格执行润滑四定制度:3.1. 定点:确定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保持其清洁与完好无损,实施定点给油。
3.2. 定质:按照设备规定的油脂牌号用油,润滑材料及掺配油品必须经检验合格;润滑装置和加油器具保持清洁。
3.3. 定量:在保证良好润滑的基础上,实行日常耗油量定额和定量换油,做好废油回收退库工作,治理设备漏油现象,防止浪费。
3.4. 定期:按照设备规定的周期加油,添油和清油,对储油量大的油箱,应按规定时间抽样化验,视油质状况确定清洗换油,循环过滤及抽验周期。
4、润滑保养标准:4.1减速机:检查齿轮油外观,颜色均一,不混浊,透明度好为合格,如发现油脂发黑,黏度低,及时更换中负荷工业齿轮油(夏季用320#,冬季用220#),正常情况下6个月更换。
加油面:①油标尺以上下刻线中间为准;②透明观察孔以看到油面为准;③一般观察孔以观察孔流出润滑油为准。
4.2轴承及轴承座:检查轴承及轴承座内黄油是否有氧化变硬情况。
从注油孔注油,以轴边冒出油为准,其它以装到轴承内腔全部空间的1/2—3/4为准。
4.3空压机保养以设备厂家规定的零配件、润滑油运行时限为准。
4.4托辊润滑以看到明油不下滴为准。
5、特种设备管理5.1特种设备是指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危险性较大的设备。
我公司特种设备包括压力容器及管道、起重设备、工程车辆(装载车、叉车)。
5.2根据我公司实际情况,特种设备的管理由健康安全环保部和机动基建部进行管理,具体职责划分如下:5.2.1安环部负责特种设备的档案、检验、培训、安全事故应急措施和救助预案的制定等安全管理。
5.3特种设备使用的主要规定5.3.1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向安全技术监督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并取证。
5.3.2特种设备要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内容如下:5.3.2.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及安装技术文件资料。
5.3.2.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检记录。
5.3.2.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5.3.2.4特种设备及其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4特种设备的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5.4.1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监督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上岗。
5.4.2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维修活动需取得质量监督部门的许可资格,安装、改造、维修前应到质量监督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5.4.3特种设备需经质量监督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5.4.4特种设备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30日,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5.4.5安环部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助预案。
5.5压力容器及管道管理5.5.1设备的验收:5.5.1.1压力容器在安装前必须经过质量验收,并随带规定的技术资料,安装质量必须符合《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的有关规定。
5.5.1.2压力容器在启用前必须向安全、技术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取得《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后,方能投入运行。
5.5.1.3压力容器必须建立完善的技术档案。
5.6压力容器使用维护与保养:5.6.1设备操作人员需经过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安全、技术部门颁发的合格证,方能独立操作。
5.6.2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并做好设备运行和交接班记录。
5.6.2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必须加强压力容器的日常维护,进行定时、定点、定线、定项的巡回检查。
若发现异常现象,及时进行调节处理。
5.6.3压力容器的安全阀、压力表、液面计、温度计等安全附件应齐全、完好,符合有关法规的规定。
5.7起重机械管理5.7.1起重机械的验收5.7.1.1选购起重机械时,必须选择有起重机械制造资质的生产厂家的产品,产品必须附有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督检验合格证。
5.7.1.2起重机械的安装、检修,应选择有资质的单位承担,若自行安装修理,必须申请取得安全认可证书后方可进行并由专人负责监督。
5.7.1.3起重机械安装竣工后,须经安全、技术部门进行安全技术监督检验。
检验合格,取得起重机械准用证后,方可投入运行。
5.7.2使用运行管理5.7.2.1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市安全技术部门签发的安全操作证。
5.7.2.2操作人员应严格按《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设备,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5.7.2.3生产部及时建立起重机械技术档案,其内容包括:设备出厂技术文件、安装修理记录和验收资料,安全技术监督检验报告;使用单位应建立起重机械使用维护保养、检查和检修记录,事故记录台账等。
5.7.2.4使用中应加强对各重要部位,部件和安全装置的检查,及时修理或更换。
(1)钢丝绳的断丝、磨损、变形、形态等应符合安全要求。
(2)吊钩应无裂纹,明显变形、磨损等缺陷。
(3)滑轮与护罩应完好、转动灵活。
(4)制动器应安全可靠,安装与制动力矩符合安全要求。
(5)极限位置限制器、电气保护装置、缓冲器、各类防护罩、护板等完备可靠,安装符合要求。
(6)安全标志与消防器材配备齐全,各种信号装置、照明设施符合安全规定。
(7)根据设备使用的频繁程度来确定检查周期,一般由专业人员每月必须检查一次,每三个月至半年维保,每一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
在月检、年检中凡不符合要求的均应立即维修、整改或更换零部件。
5.7.3起重机械的安全检验5.7.3.1安全检验即是进行技术鉴定,包括技术文件和性能鉴定(静负荷试验和动负荷试验)。
5.7.3.2对于大修、改造的起重机械,完工后应进行检验。
5.7.3.4由安环部根据安全、技术监督局要求对公司起重设备进行报检并取证。
6、备品备件管理6.1生产部负责备件的计划、采购、验收工作,对入库备品备件的质量、规格、型号、数量等负责,仓库凭验收人签字的送货单办理入库并负责保管管理工作。
6.2仓库需做好备品备件的出、入库及台账,仓库保管员要及时对到货备件进行验收记账,账页要按设备、备件名称、材质、规格、生产厂家、数量、单价、总价登记,做到出入平衡,并于每月20日填报一次备件动态表。
6.3生产部应随时掌握备品备件的储备、消耗情况,及时补充。
7、设备事故管理7.1设备事故按影响生产时间和损失大小分为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一般事故和设备故障。
7.2特大设备事故。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称为特大设备事故:7.2.1设备事故直接损失费在30万元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