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普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2由上级医生负责评价与核对住院诊疗(药物,手术/介入、康复)计划/方案的适宜性,并记入病历。
3.应用临床实践指南和临床路径指导临床诊疗工作;应用临床路径使诊疗流程标准化
4.加强对急救药品及器材的管理,抢救设备、设施齐备,完好,急救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5.加强护理缺陷管理,制定并实施不良事件报告和管理制度。
1、病区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2、普通患者入院后由当班就医师和护士接诊,并根据病人病情确定初步诊疗和护理计划,并在2小时内执行。
3、危急重病人入院后医生和护士立即进行初步评估,立即通知上级医师到达现场处置病人,确定初步诊疗方案,并立即执行。
1 普通病人应在48小时内有主治医生评估结果及诊疗方案,72小时内应有副主任医师评估结果及诊治方案,并逐步实施。
1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报告及时准确并有登记。
2严格遵照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到指定隔离室诊治,并做好必要的隔离和消毒。
3 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门诊病人就医特点以及疾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4所有工作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并做好自我防护。
1.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省级以上(含省级)继续教育项目的能力。
2.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省级以上(含省级)学术组织人委员以上职务。
1、科室严格执行《门诊医疗工作管理规定》,服从门诊部统一安排。
2 门诊医师按时上班,坚持专家门诊,不套排,不随意停诊,不随意顶替,更不允许进修生,实习生上门诊
3 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门诊会诊制。
6.按照医嘱要求观察病情,根据卫生厅《病历书写规范要求》进行记录。
7.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加强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五、患者服务与持续改进(50分)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2.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3患者投诉与纠纷处理。
4患者及其家属教育与沟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卫技人员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6、护士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7、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红包。
8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重点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内容包括: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处方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转科、转院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临床药事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等。
普外科(六病室)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评价指标
评价要点
评价方法
分值
一、科室管理(50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
5、建立卫生专业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七、医院感染防控与
持续改进(100分)
1.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规章和规范、常规,制定
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各项
规章制度。
2.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开展耐药菌株监测
3.病区医院感染防控。
4教育与培训
八、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150分)
1.实行手术分级管理、确保手术质量。
2.实行围手术期质量控制,规避手术风险。
2.积极做好术后教育、功能锻炼和随访,努力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九、专科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100分)
1.腹腔镜下诊断和治疗。
2.三级医院评审技术指标。
3.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质量控制。
3.“医疗技术综合指数”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2、所有在科室职业的医生、护士均已注册。
3、职业医生、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6.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二、门诊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100分)
1.依据工作量及需求,合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提高门诊确诊能力,保证门诊诊疗质量
2 门诊医疗文书书写规范。
3 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和报告制度,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三. 病区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200分)
1 由具备执业资质的医生,护士,按照制度,程序与病情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规范的服务。
5 就诊环境管理。
6.患者评估
六、患者安全目标与持续改进(50分)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的身份。
2.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分及术式发生错误。
3.提高用药安全。
4、建立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5.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发生,防范与减少压疮发生。
6.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
4对门诊医师“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有具体的监督措施。
5做好等待就诊病人出现病情变化的抢救方案和急救措施(有突发意外紧急情况的处理预案及完整抢救物品配备)。
6副高以上职称门诊所占比例>60%
7在病人外出检查未归时,,医生不能擅自离岗。
1 门诊病例书写规范,符合要求 。
2 门诊处方及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符合要求
2危重病人应成立相应抢救小组,并由副主任医生及以上职称者担任组长,随时记录病人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在72小时内不能确诊的患者,科室应进行疑难病例讨论,确定诊疗方案,并加以实施。
4. 急诊手术必须请示二线医师,查看病人确定治疗方案,方能执行。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
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那办法》,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1.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医疗救助方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