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学高三地理限时训练考试范围:必修二前三章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5分)(2020届湖南长郡中学测试)老少比是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在这个点以上的人口数与以下的人口数相等)的那个人的年龄。
下图是某国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该国20世纪60年代的人口增长状况大致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读图可知,该国2010年后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数量萎缩B.人口老龄化C.人口平均年龄下降D.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3.由于年龄中位数的变化,以下产业受影响较大的是( )A.电子装配业 B.汽车制造业C.金融服务业 D.文化创意产业(高考经典题)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5.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读浙江省2000年和2016年省外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每百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情况折线图。
读图,完成6~7题。
6.2016年,浙江省外流入人口中( )A.男性人口仍占多数B.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40~44岁C.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降低的趋势D.迁入人口性别比呈更不平衡趋势7.与2000年比,2016年中青年女性人口大量流入,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工程建设B.交通运输C.家庭婚姻 D.产业结构(2020届江西临川一中测试)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图a和图b分别示意我国不同地区在2001~2010年和2011~2016年两个不同时间段的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户籍人口年均增长率和小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8~10题。
8.2001~2016年,造成东部地区小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由负转正的主要原因是( ) A.受生育政策刺激,生育率提高B.外来人口随迁子女到当地上学C.受周期性人口生育高峰的影响D.小学教学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9.2001~2016年,东北地区小学人数的变化情况反映该地区劳动力( )A.需求规模减小B.受教育水平下降C.短缺情况加剧D.抚养比显著下降10.2001~2016年,中部地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之差缩小的原因最主要是( )A.中部承接产业转移 B.中部落户政策放松B.C.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D.东北人口迁入中部(2020届天津耀华中学测试)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图a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图b示意该城市地租变化。
读图回答11~12题。
11.若该城市功能区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A.西风;自西向东 B.西北风;自东向西C.东南风;自东向西 D.东风;自西向东12.图b 中曲线最能反映图a 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2019年全国卷Ⅱ)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
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
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13~15题。
13.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 )A .海港规模大B .沿长江分布C .集聚长江口D .行政等级较高 14.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A .均衡性B .边缘性C .集中性D .对称性15.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 A .空间位置邻近 B.发展模式相同 C .城市性质相似 D.产业部门接近(2020届河南郑州一中测试)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合理的房价收入比标准为4~6之间。
下表为全国40个不同等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统计表。
据此,完成16~18题。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一类城市 12.95 11.66 12.70 14.44 13.63 12.69 13.26二类城市 10.55 9.25 9.45 9.88 9.56 8.93 9.08 三类城市 10.6610.2311.0311.9110.9510.2310.7916.一类城市房价收入比最高,其原因可能是( )A .居民收入水平低B .人口密度大,用地紧张C .城市交通便利D .外来农民工较多 17.我国不同等级城市房价收入比最合理的是( ) A .一类城市 B .二类城市C .三类城市 D .都合理18.为促进我国第三类城市房价收入比合理化的有效措施是( ) A .改善基础设施 B .加快城市化进程 C .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提高居民收入 D .减少农民工进城数量 (2020届湖南长郡中学测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拟建住宅区和道路都合理的是( )A .N 、①B .M 、②C .Q 、③D .P 、④ 20.现代城市居民出行越来越多地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公共自行车悄然兴起,蓬勃发展。
工作日的6:00和17:00下列地点停放的公共自行车最多的分别是( ) A .a c B .b c C .c d D .b(2020届河北衡水中学测试)耦合协调度是反映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协调程度的指标,耦合度越高,城市环境质量越好。
图1为大连市2000~2011年城市化率变化图,图2为大连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图。
2009年大连市提出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生态宜居城市的步伐不断加快。
据此,回答21~23题。
21.2000~2011年,大连城市化的特点是( )A .一直加速发展 B.前期速度快,水平高 C .处于较低水平 D .后期水平高,速度趋缓22.大连城市化速度加快且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阶段是( )A .2000~2003年B .2003~2004年C .2008~2009年D .2010年以后 23.图示时期大连城市化速度与城市环境质量的关系主要受( )A .城市职能变化影响B .城市产业结构变化影响C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影响D .城市经营管理理念影响(2019年江苏卷)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
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
读图,回答24~25题。
24.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A .10~15千米B .15~20千米C .20~25千米D .25~30千米25.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①地下水位上升②地表气温升高③生物多样性增加④地表径流增多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020届河南郑州一中测试)随着我国农业人口大量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乡村“空心化”现象日益突出。
基于此,我国多地行政部门规划提出“合村并居”的理念,即在适当的位置选地,建设高密度村居,采用增加绿地、广场以及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来对冲高密度建筑的负面影响,以此来营造绿色、宜居的现代化场所。
下图示意某地区“合村并居”景观。
据此,完成26~27题。
26.“合村并居”的理念,限制了乡村的(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C.用地规模 D.人口流动27.“合村并居”的实施,可以( )A.优化乡村用地结构B.降低人口密度C.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D.促进乡村竞争(2020届华南师大附中测试)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地处天山东段博格达峰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农业种植面积达20万亩,农业资源丰富。
奇台县旱作农业系统是天山北麓“靠天收”农业生产的典型,以旱作种植业为主,涉及林业、畜牧业和副业等农业类型。
近年来,奇台县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优质大麦、小麦之乡。
下图为奇台县地理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28~30题。
28.奇台县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B.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D.地处背风坡,流沙侵蚀少29.当地农事最繁忙的时段是( )A.2~4月 B.5~9月C.9~12月 D.12~次年2月30.奇台县为改善农业“靠天收”的状况,可采取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B.开垦荒地,扩大作物种植面积C.兴修水库,改善灌溉条件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2019年海南卷)下图示意我国中部平原地区某村庄的土地利用情况。
该村将不同位置的农用地按人口进行均分,图中①②③④分别示意某农户分到的地块。
该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
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
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中。
据此,完成31~33题。
31.该农户分到的地块中,最便于种植蔬菜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32.该农户不购置大型农用机械种植农作物,主要原因是该农户的地块( )A.形状规整 B.地形差异小C.分散细碎 D.距离村庄近33.农用地向种田专业户集中后,该村( )A.农产品商品率提高B.农用地面积减少C.农产品种类多样化D.农产品质量下降(2020届重庆巴蜀中学测试)创意农业是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
近些年,北京郊区创意农业发展迅猛,出现了“植物迷宫”景观农业、“波龙堡酒庄”产业融合、“平谷桃”产业链开发、“公园式”主题农业开发等创意发展模式。
据此,完成34~35题。
34.北京郊区创意农业发展的共同区位条件是( )A.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C.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D.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35.北京郊区发展创意农业可以( )A.降低农业生产成本B.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C.缓解北京人口压力D.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二、非选择题(共3题,70分)3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❶。
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1)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❷。
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
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❸,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