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
【关键词】帕金森病中医治疗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缓慢发生的选择性的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丧失和纹状体多巴胺含量减少,导致锥体外系的一系列症状,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徐缓、体位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外伤和强烈的精神刺激为常见的诱发因素。
此病好发于50~60岁之间的老龄人,男性多于女性,少年发病少见。
大多缓慢发病,渐渐发展。
病程可逾数年甚至数十年。
1阴虚动风
滋阴熄风。
大定风珠加减。
干地黄15g,白芍20g,麦冬10g,五味子10g,甘草6g,麻仁10g,生龟板20g,生牡蛎30g(先煎),生鳖甲10g,阿胶15g(烊化),鸡子黄1枚。
方中以阿胶、鸡子黄滋养阴液熄内风,生白芍、干地黄、麦冬以滋阴柔肝,壮水涵木;生龟板、鳖甲滋阴潜阳,牡蛎平肝潜阳,麻仁生养阴润燥,五味子味酸收敛真阴,与炙甘草相配,又酸甘化阴。
若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可加黄柏、丹皮以清热降火;若震颤重者可加钩藤、天麻、僵蚕、全蝎平肝熄风;兼有血滞者加桃仁、红花、赤芍、地龙祛瘀通络。
2血虚动风
养血熄风。
四物汤合止痉散加减。
川芎15g,丹参15g,当归20g,熟地黄15g,白芍20g,阿胶15g(烊化),全蝎10g,蜈蚣2条。
方中熟地黄、阿胶滋阴养血,当归补血养肝,白芍养血柔肝,川
芎、丹参活血养血;全蝎、蜈蚣熄风通络。
震颤甚者,可酌加白僵蚕、天麻,以平肝熄风;失眠者加生龙齿、炒枣仁,远志以养血安神;大便干结者可加肉苁蓉,当归、首乌,以养血润肠通便;如舌边见瘀斑者,可酌加赤芍,红花以活血化瘀。
3肝阳化风
平肝熄风。
天麻钩藤饮加减。
石决明30g,钩藤15g,杜仲20g,天麻15g,川牛膝20g,栀子15g,夜交藤20g,朱茯神15g,僵蚕10g,全蝎10g,竹沥15g,胆南星10g。
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生石决明平肝潜阳,以加强熄风之效;僵蚕、全蝎、胆南星熄风止痉;川牛膝引血下行;栀子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不致上扰;杜仲补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竹沥清热化痰。
若阴虚症状明显可加用女贞子、黑芝麻、枸杞子补肝肾;若震颤较重加用生牡蛎、磁石以重镇潜阳。
4脾虚动风
益气(补血)熄风。
醒脾汤加减。
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陈皮10g,半夏10g,甘草6g,天麻15g,全蝎6g,僵蚕10g,胆星10g,木香6g,薏苡仁20g。
方中以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益气健脾渗湿,半夏燥湿化痰,天麻、胆南星、钩藤、僵蚕、全蝎熄风通络,木香行气,甘草调和诸药。
若血虚者加当归、白芍、熟地、川芎以养血和营;若兼有血瘀者,可加红花、桃仁、鸡血藤以活血通络;若痰多,胸闷,恶心呕恶,纳
呆者,可加石菖蒲、远志以豁痰宁心。
5痰热动风
清热化痰熄风。
导痰汤加减。
半夏10g,陈皮10g,茯苓20g,枳实15g,甘草6g,制南星10g,天麻20g,全蝎10g,黄连10g,天竺黄20g。
方中以半夏燥湿化痰,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陈皮理气燥湿祛痰,胆南星伍半夏燥湿化痰之力增强,枳实配陈皮以增强行气化痰之功;黄连、天竺黄以清热祛痰,天麻、全蝎熄风通络;甘草调和诸药。
若热象者加菊花、黄柏、夏枯草以清肝热;若震颤重者加生龙骨、生牡蛎、地龙、石决明以平肝熄风;若大便秘者酌用大黄、瓜萎仁、麻子仁以润肠通便。
6风痰阻络
祛风化痰通络。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半夏15g,白术10g,天麻15g,陈皮10g,茯苓15g,胆南星10g,僵蚕10g,全蝎5g,钩藤15g,生牡蛎30g(先煎),珍珠母30g(先煎),甘草5g。
方中以天麻、钩藤、僵蚕、全蝎熄风通络,生牡蛎、珍珠母以平肝潜阳;半夏燥湿化痰,白术、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陈皮理气化痰,胆南星以治风痰。
若肢麻震颤,头摇甚剧,可加菊花、秦艽、生石决明以清肝熄风;若大便秘结者加瓜蒌仁、火麻仁以润肠通便;若热盛风动者,可加羚羊角以清热熄风;若痰多,胸闷昏眩,恶心呕吐,肢麻震颤,不知痛痒,舌胖边有齿痕、苔厚腻,脉沉滑、或沉弦者、可加煨皂龟、礞石以涤痰导滞,通窍去垢。
7瘀阻脑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