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指导——的童年(公开课教案)

作文指导——的童年(公开课教案)

作文指导:的童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拓开“的童年”的写作思路
2、训练开门见山式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循序渐进法,剖析写作思路,逐层深入文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唤醒学生心中对童年的特有情思
教学重点:如何将真情真事完整地再现出来
教学难点:如何在平凡的事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虽然你们刚刚结束了自己的童年生活,但是,我相信,在你们心中,在我们每个人心中,一定都会保留我们对于童年的美好回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用手中笔,抒写自己的童年。

二、浮现画面,理顺情感
1、同学们,听到“童年”二字,你们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想起哪些事呢?
教师示例:老师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说起童年,我的脑袋就会像放映机一样,浮现出一个又一个的画面:
和小伙伴在水库边放牛——欢快热闹;
跑到林场里去偷黄花梨——紧张;
半夜三更去上学,一路上装鬼吓人——刺激;
夏天的晚上,躺在院子里的竹床上数星星——安静祥和;
多雨的春天,后山上突然冒出很多的蘑菇——新奇;
大雪时节,书桌上一碗热腾腾的红薯——温暖
2、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回忆:
游戏、亲人、朋友、学习、大自然、季节、天气等
3、将这些事情或画面用简短的语言记录下来
4、在浮现出这些画面或事情的同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把你的感受写在一旁。

三、确定情感,定格画面
1、在所有回忆的画面中,哪一个画面最清晰,在所有的感受中,哪一种感受最强烈,那么,就把他作为最主要的描写对象,也就是将作文的主题定下来了。

2、根据主题,将题目补充完整
比如老师,书桌上那一碗热腾腾的红薯,给我的记忆最深刻,感受最强烈,所以我选择最后一个画面作为主体,将作文题目补充为:暖暖的童年
四、再现画面,融入情感
接着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手中笔,将画面再现出来,将情感抒发出来。

但是,我们如何将当时的情境完整地再现出来呢?
1、首先,在构思时必须将自己的身心完全放入回忆和联想的环境氛围中,借此产生真切入微的体验
2、其次,要产生真切入微的体验,就必须加入细节
小银币实验演示什么是细节
例: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3、我们的回忆往往会伴随着某首歌、某种气味、某种触感或味道而产生,在写作的时候,要把这些都再现出来,综合地调动触觉(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嗅觉(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视觉(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味觉(花里带着甜味儿)、听觉(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成天嘹亮地响着)等多种印象,立体地反映当时的环境、气氛。

4、以景显情
(1)、根据情感抒发的需要去选景、写景
如: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雨(烦闷)
明媚的阳光,多彩的鲜花(愉悦)
(2)、应用不同情感色彩的词去写景
如:风,冷飕飕的(忧伤)
风,轻轻的,柔柔的(快乐)
五、写作要求:
1、选择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2、写真事,抒真情
3、采用开门见山的写法
4、字数不少于5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