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要素随海拔高度变化(衡山)
——13级地理科学2班4组
一、实习任务
1.实习目的与任务概述
通过攀登衡山进行实地考察和相关数据收集,并且进行记录与拍照,使用通风干湿表和空盒气压计对于每一个选点的气压和气温进行数据记载,并对于选点的海拔、经纬度和测量时间做出简单记载。
在下山回到基地之后对于所登记数据进行汇总,做出相应的图表,最后进行分析总结出其规律。
2.实习时间:2014年11月22日
3.实习路线
衡山基地——介石林——半山亭——慈爱亭——铁佛寺——湘南寺——南天门——天王殿——祝融峰
4.实习仪器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1)实验仪器:滴管,蒸馏水,通风干湿表,空盒气压计,GPS
(2)实验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①通风干湿表:
a.温度计的水银柱:检查通风干湿表温度计的水银柱是否
连接。
b.仪器精度:检查2支温度计的读数是否一致,其差值不
超过0.2℃。
c.测量时应选在空旷的地方,且人应远离仪器。
d.读数时,视线与水银柱刻度平行。
②空盒气压计:
a.挤压气囊时,气压不应高于106kpa。
b.测量时,应将空盒气压计水平放置。
③
④
二、实习内容
11月22日上午八点,在熊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登山,进行气象实验。
测量内容如下表:
间修正值为0。
湿表编号354号,在-20℃~+32.5℃之间修正值为0。
由以上图表可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数据测量可得,气压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小。
随着的海拔的上升,单位面积垂直上方空气柱的体积逐渐减少,也就是说气压将
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减小。
(2)总体而言,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降低。
但在基地测量中,因为清晨气温尚未完全回升,在基地出现不同于其他点的低温。
在介石林和半山亭的测量中,由于太阳逐渐升起气温开始回升,半山亭的温度稍高于介石林,但是高幅不大。
另外,在南天门和祝融峰,因为人流量比较多,气温测量有一定误差,但是总体上来说,气温都是遵循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的规律的。
(3)在上山过程中,相对湿度随海拔升高总体是呈下降趋势。
其中,在介石林中,所测量地区位于林荫树下人迹罕至之处,太阳辐射弱,湿度有一个超出规律的变化。
同理,在铁佛寺和湘南寺的测量中出现相关波动。
但总体上,随时间接近正午,太阳辐射增强,气温上升,大气饱和水汽压增大,空气的相对湿度下降。
三、实习总结
今天我们在熊老师和郭老师的带领下,攀登上南岳最高峰祝融峰。
我们熟悉掌握了通风干湿表和空盒气压计的使用方法,同时总结出气压和气温以及相对湿度与海拔变化之间的相关规律。
一路上我们一边实习一边记载,在野外实习收获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在人生经历中也受益匪浅。
这是衡山野外实习的最后一天,也是我们实习过程中最为印象深刻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