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互联网概述
分组交换
3.标准化网络
●时 间:20世纪70年代后期~90年代初。
●主要特点:开放、标准化。 ●关键技术:OSI网络层次模型 ●主要应用:Internet
传输数据 应用层
接收数据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物理层
网络传输介质
1983年,ARPA和美国国防部通信局研制成功 了用于异构网络的TCP/IP协议 。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利用ARPAnet发 展出来的TCP/IP 的通讯协议,在5个科研教 育服务超级电脑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NSFnet 广域网。
◆第一阶段:计算机网络诞生 ◆第二阶段:分组交换的计算机网络
◆第三阶段: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
◆第四阶段:高速、综合、移动的计算机网络
1.计算机网络诞生
●时 间: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末。
●主要特点:面向终端、面向最终用户。
●关键技术:线路控制器、多路线路控制器、前置 处理机
●主要应用:MIT林肯实验室为美国空军设计的SAGE 半自动化地面防空系统,美国航空公司与IBM共同 研制的SABRE-1飞机订票系统。
广域网的主要特点
长距离: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是跨 越城市,甚至是联通全球的远距离连接。
低速率:一般情况下,广域网的传输速率是以 Kbps为单位的。随着技术的发展,传输速度能达 到Mbps,当然费用也大大提高了。
高成本:相对于城域网、局域网来说,广域网的 架设成本是很昂贵的。
城域网的主要特点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简称CNNIC)
是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于1997年6月3日组
建的管理和服务机构,行使国家互联网络信
息中心的职责。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一种将处在不同的地理位 置且相互独立的计算机或设备,通过通信介 质和网络设备按照特定的网络协议相互连接 起来,利用网络操作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 从而实现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的一种信息系 统。
NOS ):Windows 2003、UNIX和LINUX等。
网络协议:TCP/IP、IPX/SPX、NetBEUI等。
应用服务软件:Lotus Notes、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等。
互联网的接入方式
ISDN接入
ADSL接入 Cable
Modem接入
局域网接入
广播网络的三种类型
点对点网络
www服务器 PSTN
E-mail服务器
拓扑结构
拓扑学是几何学的一个分支,拓扑学首先把实体 抽象成与其大小、形状无关的点,将连接实体的 线路抽象成线,进而研究了点、线、面之间的关 系; 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 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 间的结构关系; 计算机网络拓扑主要是指通信子网的拓扑构型; 拓扑设计对网络性能、系统可靠性与通信费用都 有重大影响。
计算机网络是由两个或多个计算机通过
特定通信模式连接起来的一组计算机, 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网络硬件系 统和网络软件系统组成的。
计算机网络硬件组成
网络服务器
网络工作站
网络适配器(网卡)
连接线(传输介质) 通信连接设备(Modem、交换机、路由器等)
计算k Operating System,
●主要应用:新一代因特网、网格计算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
1987年,我国通过拨号线路与国际互联网 (Internet)连通电子邮件服务,实现了与欧洲 及北美地区的电子邮件通信功能。钱天白教授发 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 1990年11月28日 ,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正式注册 登记了中国的顶级域名CN 。并且从此开通了使用 中国顶级域名CN的国际电子邮件服务,从此中国 的网络有了自己的身份标识。
4.高速、移动的综合网络
●时 间:20世纪90年代至今
●主要特点:高速、综合性、移动。
●关键技术:宽带技术、WWW ●主要应用:Internet、移动互联
5.下一代网络
●时 间:正在进行时
●主要特点:智能化、综合化
●关键技术:软交换、IPv6、光通信、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诞生时,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1954年出现了“线路控制器”使更多人能够使用 计算机。 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了“多重线路控制器”和 “前置处理机”。
2.分组交换网络
●时 间: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中后期 ●主要特点:资源共享、分散管理、分组交换、采 用专门的通信控制处理机、分层的网络协议。 ●关键技术:分组交换 ●主要应用:Internet的前身——ARPANET
练习题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的英文缩写
是( )。 A:CERNET B:CHINANET C:UNINET D:CNCNET
(
)是我国Internet主干网的管 理机构。 A:CSTNET B:CHINAGBN C:CERNET D:CNNIC
按照数据传输方式分类
广播网络 (Broadcasting Network) 网络中的计算机或设备通过一条共享的通信介质进行数 据传播,所有节点都会收到任何节点发出的数据信息。这 种传输方式主要应用于局域网中。广播网络中有三种传输 类型:单播、组播和广播。
点对点网络 (Point to Point Network) 网络中的计算机或设备通过单独的链路进行数据传输, 并且两个节点间都可能会有多条单独的链路。这种传播方 式主要应用于广域网中。
互联网体系结构
主讲教师:李传杰
第一章 互联网概述
本章目标
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组成
了解:互联网的接入方式 了解:互联网的典型应用 了解:下一代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自从计算机网络从1954年初见雏形以来,共经历 了4个主要的发展阶段,现在正处于第四阶段,并 朝着更加智能的方向发展。
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
通信子网完成信息分组的传递工作,每个通信节 点具有存储转发功能。 资源子网包含所有由通信子网连接的主机,向网 络提供各种类型的资源。
网络的分类
按照地理范围分类
按照管理方式分类
按照数据传输方式分类
按照拓扑结构分类
按照地理范围分类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 LAN);
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
计算机网络=资源子网+通信子网 1.资源子网
硬件资源(主机、终端、I/O设备等)、软件资 源、数据资源等,负责全网数据处理业务,向网 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
2.通信子网
传输介质(电缆、光纤、无线电波等)、通信 设备(交换机等),承担全网的数据传输、转接、 加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 MAN);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
局域网的主要特点
短距离:0.1~25km,可以是一个建筑物内、一个 校园内或办公室内。 高速率:4Mbps~10Gbps,从早期的4Mbps、十兆、 百兆发展到现在的千兆、万兆,而且现在还在不 断向前发展。 高可靠:由于距离很近,传输相当可靠,有极低 的误码率。 低成本:相对于城域网、广域网来说,局域网架 设成本是很廉价的。
1992年6月,在日本神户举行的INET’92年会上,中 国科学院钱华林研究员约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国际联网部负责人,第一次正式讨论中国连入
Internet的问题,但被告知,由于网上有很多美 国的政府机构,中国接入Internet有政治障碍。
1993年3月2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租用 AT&T公司的国际卫星信道接入美国斯坦福线性加 速器中心(SLAC)的64K专线正式开通。专线开通 后,美国政府以Internet上有许多科技信息和其 它各种资源,不能让社会主义国家接入为由,只 允许这条专线进入美国能源网而不能连接到其它 地方。尽管如此,这条专线仍是中国部分连入 Internet的第一根专线。专线开通后,国家基金 委大力配合并投资30万元,使各个学科的重大课 题负责人能够拨号连入高能所的这根专线,几百 名科学家得以在国内使用电子邮件。
城域网是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 络;
城域网设计的目标是要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 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连的需求; 实现大量用户之间的数据、语音、图形与视频等 多种信息的传输功能; 城域网在技术上与局域网相似。
局域网与广域网
局域网
(LAN)
与 广域网
(WAN)
按照管理方式分类
1994年4月20日,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
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
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