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为中兴财务分析

华为中兴财务分析

从财务角度,利用2011-2015年年报数据对华为和中兴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

2015年,华为的销售收入为3950.09亿元,中兴的销售收入为1001.86389亿元,从2011 年到2015年,中兴和华为的差距越来越大,华为营业规模远超中兴。

2011-2015年中賢华酋总资产眾模对比虫位:千元
净利润比值从5.20倍扩大至9.87倍。

2011-2015年间,中兴的营业利润最高值为2011
年的42.95亿元,净利润最高值为2015年的37.4亿元。

2012年,中兴的营业利润为-50.0
2亿元、净利润为-26.05亿元,为历史最差利润状况。

2012年,史立荣将中兴经营策略调
整为“以利润为中心”,利润状况略有改善。

相比之下,华为保持年年盈利、平稳增长。

2015年,中兴与华为营业利润差距超过450 亿元、净利润差距超过3300亿元。

利润水平的比较,足见中兴、华为造血能力的差距。

■华为
2011-2015华为中兴各项营运能力指标比较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资产负债率中兴75.05% 78.93% 76.39% 75.25% 64.14% 华为65.80% 66.40% 64.70% 67.70% 68.00%
流动比率中兴 1.33 1.13 1.25 1.25 1.41 华为 1.55 1.60 1.67 1.44 1.42
速动比率中兴 1.09 0.98 1.05 0.95 1.12 华为 1.30 1.39 1.45 1.18 1.13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华为和中兴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基本正常,但华为公司明
显高于中兴公司,说明中兴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弱于华为公司,但尚不存在财务风险。

从长期
偿债能力上看,华为公司和中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大小适中,二者相差不大,华为公司基本
略小于中兴公司。

资产负债率低表明企业承担的风险较小,财务成本较低,偿债能力较强,企业采取稳健的经营政策。

2011-2015年华为中兴各项盈利能力指标比较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净资产收益率中兴0.09 / 0.06 0.10 0.09 华为0.18 0.21 0.24 0.28 0.31
销售净利率中兴「0.03 / 0.02 0.03 0.04 华为0.06 0.07 0.09 0.10 0.09
销售毛利率中兴:0.30 0.24 0.29 0.32 0.31 华为0.37 0.40 0.41 0.44 0.4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华为公司的各项指标都远远高于中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华为公
司2015年要高于中兴公司22个百分点,说明华为公司资产利用效果好于中兴,利用资产创造的利润多余中兴,盈利能力强于中兴,经营管理水平高于中兴。

在盈利指标中,从销售毛利率来看两者基本相差10个百分点,这说明华为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期
间费用的承受能力要强于中兴,说明华为的成本控制潜力很大,如果成本控制得好,毛利率
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从财务报表披露上看,销售毛利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Sin gleRAN ”
2011-2015华为中兰利润情沉对比单位:千元
战略与产品创新。

从以上四个指标来看,中兴的盈利能力明显低于华为。

经过多年的比拼,华为与中兴显然已不属同一量级。

中兴帅印易主后并未扭转与华为差距持续扩大的局面,与华为在营业规模、总资产规模、利润水平及资产质量的差距达到了历史最大。

差距从何处来?中兴又是如何被华为甩在后面的?我们将选取两项指标进行比较,管窥
其中奥妙。

1.市场结构:国际市场差距扩大
从这五年的数据看,中兴的国内、国际收入占比较为均衡,约有一半来自国内市场,另外一半来自国际市场。

华为营业收入的国内、国际收入占比较为稳定,源自国内市场的占比
不高于45%,国际市场的收入不低于55%。

相比之下,中兴的国际市场收入比例连年低于华为超过10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中兴在国际市场收入远逊华为。

2.技术研发:研发支出费用
从上图可以看出,华为花了很大的心血在技术研发上,虽然两者都是技术密集型企业,但还是华为研发费用率更高。

1998年后,华为根据《华为基本法》中制定的“研究开发政
策”、“研究开发系统”等规定,开始了从技术跟进、产品模仿,向创新和改进的转变。

华为实施“领袖型战略”,不单纯注意市场需求,还注意竞争对手的攻防转换,强调高投入高壁垒形成的绝对技术领先。

而中兴技术战略其实秉承了其“牛文化”温和宽容的企业文化特征,研发的核心要点在于适应成熟的市场,未必都是绝对市场领先的高新技术,明显是一种防守
型的技术发展战略。

中兴公司存在的不足
⑴ 盈利能力不足。

中兴的销售净利率低于华为,说明中兴的资产和所有者权益的盈利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因此中兴应加强管理,保证其规模的扩大与资产的盈利能力平衡发展,进而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

(2)短期偿债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兴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低于华为,说明中兴的短期偿债能力弱于华为。

虽然中兴的融资能力、商业信用很好,且两个比率也基本达到了
一般要求,但复杂的经济环境、激烈的竞争都有可能使其陷入财务危机,因此中兴依然应重
视其短期偿债能力并使其进一步提高华为存在的不足
加强利用财务杠杆。

华为的财务政策相对于中兴来说,更稳健一些。

华为具有良好的信
用,及较强的融资能力,因此,可以加大财务杠杆的利用,通过投资来满足资金的需求,以获得更大的盈利,并实现股东权益的最大化。

华为在2009年财报中首次披露股权结构,华为控股是100%^员工持有的私营企业,创
始人任正非持股约1.4%。

任正非指出,“20多年来,我们基本是’利出一空’的,形成了15万员工的团结奋斗”。

在分权问题上,任正非是谨慎的:在中央集权的基础上,层层有序分权,口号是“充分授权,严格监督”,所以华为坚持集权。

华为独特的机制造就其“狼性” 的企业文化基因及超群的竞争力。

尽管近年来,中兴也实施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但员工覆
盖面不超过5%在公司股权制度的影响下,二者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高下立分。

而中兴组织体系构架是典型的团队管理,实施矩阵式管理和团队管理。

面对华为的强势竞争,中兴似乎已避其锋芒。

近年,中兴根据自身资源特点进行一系列战略调整,逐渐避开与华为在通讯市场进行正面较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