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第三章规划总论第四章开发条件分析第五章指导思想与发展战略第六章项目性质与形象定位第七章市场分析与营运第八章项目建设第九章安全系统规划第十章生态环境保护第十一章开发建设与效益分析第十二章发展的对策与措施第十三章技术指标与投资效益第一章项目概述总论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的文明进步,城市的高速扩张,物质生活及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城市钢筋混凝土中激烈竞争生活的人们有了放松身心、静心休闲,亲近自然的需求,旅游观光、宗教信仰、敬佛拜佛已成为人们一种高雅的消费方式。
在新的潮流下,发展宗教、旅游及相关事业已成为一种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事业。
随著时代进步,为配合弘化的实际需要,现代寺院则增设有教室、会议室、谈话室、贵宾室、书报室、图书馆、美术馆、展览馆、托孤院、安养院、医疗所、停车场等。
现代佛寺以设备来代佛宣化,以设备来加强教化的功能。
可见无论古今,佛教对修道、研究、退休养老均极重视;也就是说,从佛教的建筑中可得知佛教重视生活与世间的关系。
**寺采用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方式。
总体规划:**寺宗教场所区、素食养生园、慈恩养老园、佛医养健康生态养生谷,托孤院、**寺少林武术学院、窑窟泥雕万佛谷和禅修闭关谷等,总占地约60亩,总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
(一).项目名称;**寺恢复重建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县**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三).项目建设地址;**市**县朝阳村(四).建设内容及规模;**寺恢复重建项目中心区总占地约30亩,规划面积60亩。
总投资约2.35亿元人民币。
土地来源及性质为划拨。
总规划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
宗教场所区是本项目重点实施的前期工程,建设内容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万佛殿、金刚舍利塔、地藏殿、伽蓝殿、药师殿、西方三圣殿、祈福殿、僧寮、居士楼、五观堂、念佛堂、景区道路、绿化、景观、水电、广场、停车场、及配套辅助设施等。
前期工程完成并开放使用后,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及市场需求进行后期开发,同期开发建设素食养生园,慈恩养老园、佛医养健康生态养生谷,托孤院、**寺少林武术学院、窑窟泥雕万佛谷和禅修闭关谷等,总占地约60亩,总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
(五).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寺修复扩建项目资金来源主要为慈善机构、慈善家、十方信众捐赠的善款。
项目建设周期:建设周期5年,即2017年8月至2022年7月。
(六).环境保护、消防措施环境保护:**寺修复扩建项目对原生态环境破坏极小,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我们将设置垃圾回收设施对垃圾进行回收,素食养生园加工所产生的有害废气,将安装排气管,经过滤后再排放;对生活污水安装过滤回收装置,过滤回收后用于绿化灌溉;卫生间修建化粪池进行处理。
同时,我们还将大量培植人工森林,对景区内进行绿化,使景区内具备优良的环境。
消防措施:严格消防设施的建设,狠抓消防措施,注重对消防人员的培训,消防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必须接受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及教育,增强消防意识,达到一级防火标准。
(七).组织形式**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宗教事务条例》及《**市宗教事务条例》的相关规定成立项目建设和管理机构,负责项目建设和开放使用后的各项工作。
(八). 编制条件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家《宗教事务条例》;《**市宗教事务条例》;《**市土地利用规划》;《**市城乡建设规划》;**寺1:1000原始地形图;根据上述依据,围绕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及实施的可能性等开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范围为:⑴、分析项目及周边的情况和问题。
⑵、根据地块现状和主要控制点,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调查地块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及其特征,提出建设规模和主要技术标准。
⑶、计算项目主要工程数量,估算工程投资。
⑷、进行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⑸、根据资金和建设条件,提出工程实施方案及项目的建设工期安排。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背景;根据国家形势发展和习主席提出的“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力量、国家有希望。
”的指示要求,并贯彻落实习主席强调的“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
在加快硬件建设的同时,更要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把文化的力量融入到经济发展中,在经济发展中推进文化发展,全面推进文化大都市建设。
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
”的指导精神,将在**朝阳沟西沟遗址原址上恢复重建历史古寺**寺。
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的文明进步,城市的高速扩张,物质生活及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城市钢筋混凝土中激烈竞争生活的人们有了放松身心、静心休闲,亲近自然的需求,旅游观光、宗教信仰、敬佛拜佛已成为人们一种高雅的消费方式。
在新的潮流下,发展宗教、旅游及相关事业已成为一种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事业。
佛教文化在人类文化发展和进步中独具不容忽视的地位,弘扬佛教文化和发展佛教事业在一定范围内对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佛教事业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是大乘菩萨的行愿,也是佛教事业的宗旨精神。
国家提出宗教事业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佛教事业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作用。
里村位于**省**县县境西北部,紧临大运公路,因其为古晋国大夫里克故里,故名为“里村”,是里村镇政府驻地所在。
村域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盛产小麦、棉花及红提葡萄,近年来,畜牧业发展较为迅猛。
**县城西北约11公里的高显镇里村西沟。
距丁村南部12公里。
1956年发现,同年7月和1983年先后进行过两次小型发掘。
1956年7月贾兰坡等对其进行调查发掘,获石制品172件,计有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和石球等。
根据地层、动物化石以及石制品的特点判断,其文化性质与丁村文化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据考,唐朝年间,在西沟遗址北侧曾建有一寺院,名**寺。
寺旁有一通往京城驿道。
**寺历史悠久,**寺始建于唐,清代曾两次重修并扩建,寺院壮观宏伟,南北长约60米,东西宽40米,占地2400多平方米。
由前大殿3间,东西廊房各3间,后大殿5间,后宫一间等15间房舍构成。
殿房都建在高台上,大殿的高度在20米以上。
在前殿前的高台上,有一棵与寺院同期的古槐,3人合抱其树干还抱不过来(古槐中间腐朽成洞,在洞中又长出一幼槐),树冠直径达13—15米,其上乌鸦窝就有几十个之多,加之寺院附近大树参天,几千只乌鸦在此栖息,每天日落前成群乌鸦从四面八方向这里云集,群鸟共舞,万鸦共鸣,形成自然界一大奇观。
前殿正中塑有弥勒佛,两侧有哼哈二将,前殿至后殿通过东西廊房相连,后大殿正中塑有西天如来佛爷等三座佛像,两侧有十八罗汉神像,前后大殿之间的天井立有雕龙石碑数座,上面载有寺庙初建碑文。
后宫塑有南海观音菩萨像,旁有善才童子(红孩儿),甚为壮观。
**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生态环境较好,环境清幽,气候宜人,是诚心敬佛净心,休养生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恢复重建**寺将遵循顺应自然,合理布局,以绿色生态为根本,因地制宜的原则,把**寺打造为“天人合一、人天感应”的佛门圣地;成立景点建设、管理机构,采用先进的寺庙管理理念,使**寺的有利资源得到最好的开发和利用。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县位于**省**盆地南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11°24′-111°37′,北纬35°33′-35°51′。
北依太行山余脉塔儿山、乔山、垆顶山,西傍汾河同襄汾河为界;南隔中条山余脉紫金山与绛县为邻;东和翼城县接壤;西同侯马市毗连。
县境南北长29.5千米,东西宽15.4千米,总面积437.9平方千米。
总人口23万人(2004年)。
**县南、北部为山区,东部绵岭延亘,其馀大部分是平川盆地。
北部主要山峰有塔儿山、乔山、露顶山等,海拔都在1100米以上,其中以塔儿山为最高,海拔1477米。
南部山区为紫金山,海拔也在千米以上。
境内盆地是**盆地的一部分,地势平坦,水源充沛,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盛产麦棉烟叶,是**省主要粮棉产区之一。
河流以浍河为主,常年流水,另有滏河、黑河、均为季节性河流。
较大泉水有温泉、沸泉等。
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年均气温12.7℃,一月零下4.5℃,七月26.4℃,年降雨量600毫米,霜冻期为十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190天。
**县有耕地37.59万亩,农作物以粮、棉为主,烟叶是**名产。
植桑养蚕业有很大发展,现有桑园千馀亩,年产蚕茧达4万斤以上。
经济效益;现在**周边信教群众占总人口的10%有5万多人,没有宗教活动场所,信众资金流向外地,修复寺庙还可以解决信教群众的养老问题。
将**寺建成晋西南区域性的佛教圣地,通过宗教场所区佛教事业凝聚人气,带动旅游及素食养生产业的发展,从而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寺修复扩建项目投资建设规模较大,无论是在建设期或运营期,都能解决当地人员就业,带动地方佛教事业及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使当地农民尽快脱贫致富,提前进入小康生活。
随着该项目的建成开放使用,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将十分巨大。
第三章规划总论**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寺庙遗址现今犹存,并拥有大量信众,由于历史原因及岁月波折,现寺庙已毁,无法满足广大信众进行宗教活动的需要,在**县政府、里村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前期建设规划将在原寺庙占地约12.5亩的基础上扩大用地范围,进行修复建设。
**县**寺修复扩建项目,以**寺修复扩建为中心,采用“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总规划用地面积约为60亩,土地来源及性质为划拨,总规划建筑面积 26000平方米。
(一)前期建设规划宗教场所区是本项目重点规化实施的前期工程,前期工程占地约30亩,建筑总面积26000平方米,建设内容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万佛殿、金刚舍利塔、地藏殿、伽蓝殿、药师殿、西方三圣殿、祈福殿、僧寮、居士楼、五观堂、念佛堂、景区道路、绿化、景观、水电、广场、停车场、及配套辅助设施等。
整体规划效果样图寺庙主体部分包括牌楼、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观音阁、原殿、万佛殿、六合楼等及小流通处、客堂、方丈室、西净等附属建筑。
中建间或道路、绿化带、广场等辅助设施。
寺庙主体总占地面积6200㎡左右。
从山下沿路而上,先经过**寺牌楼。
牌楼采用琉璃牌楼。
主体结构为路面基石基础上筑砌6~8尺的砖壁,壁内安喇叭柱、万年枋为骨架。
砖壁上辟圆券门三个,壁下为青、白石须弥座,座上雕刻着各种风格的艺术图案。
壁上的柱、枋、雀替、花板、揩柱、龙凤板、明楼、次楼、夹楼、边楼等用黄、绿二色琉璃砖嵌砌,造型威严壮观。
牌楼及山门样图钟鼓楼样图牌楼后方为山门。
山门整体高9米,宽14.5米,由并列的三扇门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