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环境化学-第三章-水环境化学-第三节-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环境化学-第三章-水环境化学-第三节-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Co为有机化合物在正辛醇中的初始浓度 (g/ml), Vo为正辛醇相的体积(ml),
Cw为达到平衡时有机物在水中的浓度 (g/ml),Vw为水相的体积。
2017/3/28 19
2.标化分配系数(Koc)
Kareckhoff and Chiou 等曾广泛地研究 了化学物质包括脂肪烃、芳烃、芳香 酸、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等的辛醇- 水分配系数Kow和Koc以及有机物在 水中的溶解度Sw的关系,得到: Koc = 0.63Kow
2017/3/28
42
四、光解作用
污染物的光解速率依赖于许多化学和 环境因素,其中主要取决于太阳光的 辐射。地球上记录到的太阳辐射的最 短波长约为286nm,作为环境过程, 当然只关心有机物吸收大于286nm波 长的光后所产生的光解过程。
2017/3/28
43
光解作用 (II)
光解过程一般可分为三类:
2017/3/28 37
2017/3/28
38
水解作用
水解速率曲线呈U、V型,水解过程中的三 个速率常数并不总是同时出现,如当KN=0, 只出现点 I AB 如果考虑到吸附作用的影响,则水解速率常 数可写为:
K h K N W ( K A [ H ] K B [OH
])
W
2.标化分配系数(Koc)
从温度关系看,有机物在土壤中吸
着时,热墒变化不大,而活性炭上吸附 热墒变化大。因此认为,憎水有机物在 土壤上吸着仅仅是有机物移向土壤有机 质的分配机制。
2017/3/28 15
标化分配系数 (Koc) (III)
根据这一认识,可以在类型各异组分复杂 的土壤或沉积物之间找到表征吸着的常数, 即标化的分配系数Koc,以有机碳为基础 的分配系数
同Koc的相关性一样,lg(BCF)也与 溶解度相关。 根据上述方程,作者对虹鳟鱼又 得到下列相关方程: lg(BCF) = -0.802 lgSw - 0.497
n = 7 r = 0.977
2017/3/28 28
生物浓缩因子 (BCF)
上述结果是对较高等生物而言, 对占水体生物量大部分的微生物也 可获得类似的相关方程。
2017/3/28
4
吸附作用(adsorption)
吸附等温线非线性,并存在竞争吸附作 用,有放热现象。
Lambert 研究了农药在土壤-水间的分 配,认为当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0.5-40% 范 围内其分配系数与有机质的含量成正比
2017/3/28
5
吸附作用(adsorption)
Karickhoff 研究了芳烃和氯代烃在水 中沉积物中的吸着现象,发现当颗粒物 大小一致时 其分配系数与有机质的含量
2017/3/28 35
水解作用
改变 pH 可得一系列 Kh,作Kh-pH图可 得三个相应的方程: lg K lg K pH (略去KB KN项) 酸性 lg K lg K (略去 KA KB项) 中性 lg K h lg K B KW pH (略去KA KN项) 碱性
17/3/28 20
2.标化分配系数(Koc)
lgKow = 5.00 - 0.670 lg(Sw×103/M) (图p163)
根据这一关系,通过已知条件可 以计算有机化合物的 Kp 或 Koc。
(见p163)
2017/3/28 21
2017/3/28
22
3. 生物浓缩因子 (BCF)
有机毒物在生物群-水之间的分配称 为生物浓缩或生物积累。 生物浓缩因子(KB)定义:
直接光解
化合物直接吸收太阳能进行分解反应
光敏化反应
水体中天然有机物质(腐殖酸,微生物 等),被太阳光激发,又将其激发态的能 量转给化合物导致的分解反应
2017/3/28 44
四、光解作用
光氧化反应
水中天然物质由于接受辐射 产生了自由基或纯态氧中间体,
它们又与化合物作用。
2017/3/28
45
1. 直接光解
土-水的分配系数与溶质(有机化合物)的 溶解度成反比。
2017/3/28 11
2.标化分配系数(Koc)
有机物在沉积物(土壤)与水之间的分 配系数Kp
Cs Kp Cw
Cs、Cw表示有机物在沉积物和水中的 平衡浓度。
2017/3/28 12
2.标化分配系数(Koc)
为了引入悬浮物的浓度,有机物 在沉积物和水之间平衡时的总浓度 为CT ( µ g/Kg ) 可表示为:
2017/3/28
--- 有机化合物溶解态的分数
39
水解作用
两点值得注意的是:
此处讨论的计算方法是指浓度很低
(<10-6mol /L),而且溶于水的那部分有 机物,大多数情况下,悬浮的或油溶的
有机物水解速率比溶解有机物要慢得多。
2017/3/28
40
水解作用
实验室测出的水解速率可引入野外实 际环境进行预测,只要水环境的pH和温度 与实验室一致。如果野外测出的半衰期比 实验室相差5倍以上(pH、t 一致),那么可 以断定,在实际水环境中其他的过程如生 物降解,光解或向颗粒物上迁移改变了化 合物的实际半衰期。
2017/3/28
9
分配作用(partition)
颗粒物从水中吸着有机物的量, 与颗粒物中有机质的含量密切相关, 而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含 量的比值称为分配系数(Kp)。
2017/3/28
10
根据上述讨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 土壤有机质中,并经过一定时间达到分配平 衡。 在溶质的整个溶解范围内,吸附等温线都是 线性的,与表面吸附位无关,与土壤有机质 的含量(SOM)有关。
2017/3/28 17
标化分配系数 (Koc) (IV)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得到Koc与 辛醇水分配系数Kow以及与有机物 在水中溶解度的关系。 Kow—化学物质在平衡状态时在 辛醇中的浓度和水中浓度之比。
2017/3/28
18
2.标化分配系数(Koc)
K OW C CW
K OW COVO CW VW CW VW
2017/3/28
47
水环境中光的吸收作用
因此,辐射到水体表面的光强随 波长而变,特别是近紫外部分,由 于大气臭氧层吸收大部分近紫外光 (290- 320nm)使光强度变化很大, 透过的这部分紫外光往往使许多有 机物发生光解。
2017/3/28
29
二、挥发作用(略)
挥发作用是指有机物质从溶解态转向 气态的过程。挥发速率与有毒物的性 质和水体特征有关
有机污染物的挥发速率( c / t )及 挥发速率常数( Kv )的关系:
C / t K v C
2017/3/28 30
三、水解作用(简述)
有机毒物与水的反应是X-基团与OH-基 团交换的过程:
2017/3/28
34
水解作用
则水解速率常数为
RH K h [C ] K A[ H ] K N K B [OH ] C
Kh K A H
KN
K B KW H
KA、KB、KN分别表示酸性、碱性催化和中性 过程的二级反应水解速率常数,可以从实验求 得。
K OC KP X OC
Xoc表示沉积物中有机碳的质量分数
2017/3/28
16
2.标化分配系数(Koc)
若进一步扩展到考虑颗粒物大小影响
K P KOC [0.2(1 f ) X
] S
OC
fX
f
OC
f 表示细颗粒(d<50μm)质量分数, Xsoc、 Xfoc 分别表示粗、细颗粒组分 有机碳的含量
1 分配理论
吸着(sorption)指有化合物在土壤
(沉积物)中的吸着存在,可以用二种机理 来描述有机污染物和土壤质点表面间物 理化学作用的范围。
分配作用(partition) 吸附作用(adsorption)
2017/3/28 3
吸附作用(adsorption)
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土壤矿物质对有机 化合物的表面吸附作用,或干土壤矿物 质对有机化合物的表面吸附作用。 前者靠范德华力,后者是化学键力,如氢 键、离子偶极键、配位键、π键等。
环境化学
主编 戴树桂
第三节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2017/3/28
1
第三节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取决于有机污染物的自身性质和环境 水体条件 迁移转化主要方式有: 吸附、挥发、 水解、光解、生物富集、生物降解等
2017/3/28 2
一、分配作用(吸附与解吸)
CT CS CP CW
Cp 表示单位溶液体积上颗粒物的浓度 (kg/L) 。
2017/3/28 13
2.标化分配系数(Koc) (II)
CT K PCPCW CW
CT 表示单位溶液体积中颗粒物上和水
中有机物质量总和,水中有机物浓度为:
CT CW K PCP 1
2017/3/28 14
有机体在生物体某一器官内的浓度 与水中该有机物浓度之比,用BCF或 KB表示。
2017/3/28 23
生物浓缩因子 (BCF)
测量技术上的麻烦:
化合物的浓度因其他过程如水解、 微生物降解、挥发等随时间而变化; 生物体中有机物的扩散速度(慢)以 及体内有机物的代谢作用,使平衡难 以到达。
2017/3/28 24
RX H 2 O ROH HX
在水体环境条件下,可能发生水解的 官能团有烷基卤、酰胺、胺、氨基甲酸脂 羧酸脂、环氧化物、腈、磷酸脂、 磺酸脂、 硫酸脂等。